南充百姓希望“个性官员”李仲彬到南充来就任
个性官员”李仲彬上访户凌晨为他送别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6日06:18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人物点击
“做官,也仅仅是体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方面而已,绝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如果要削尖脑袋,成天只想到走门子、拉关系,搞非组织行为,为自己谋取官位,这样的人,民众是不会答应的,组织是不会答应的,我们绝不会让这样的人捞到半点好处。为官之任,还是‘自然’一点好,‘生态’一点好,当一个‘生态官’多好啊!这样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2月15日,李仲彬在巴中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说。
“在我任职期间……如果我们巴中广大民众不认同我、不支持我,我将主动引咎辞职!”
——李仲彬当选巴中市长时的就职演说。
“要坚决把那些说假话、玩虚招、摆花架子的人拉下来;要坚决把那些昏昏然、飘飘然混日子的人拉下来,要真正让那些投进‘三分球’的人吃香、有位。”
——李仲彬就选人用人上的风气问题说。
“谁要在森林上、植被上、原始森林上打主意,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我们就要坚决打击和处理。”
——李仲彬在强调要坚决打击破坏生态、植被和原始森林的人与事时说。
“在我任职期间……如果我们巴中广大民众不认同我、不支持我,我将主动引咎辞职!”这是李仲彬当选巴中市长时的就职演说,而事实是:李仲彬离开巴中那天的凌晨5点半,出现了出租车队自愿送别,甚至有上访户出现在现场向他告别。
李仲彬,这位52岁的原巴中市委书记,曾被媒体评价为“中国政坛的个性官员”、“铁腕治吏”。有关他的 “民主测评”、“碰硬精神”,以及对地方的贡献,也被很多人所提及。
“赶考”心态
“请大胆地给我打‘×’”
“请大家要大胆地给我打分,大胆地给我打‘×’!”
今年2月26日,李仲彬接受巴中市人大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对他的民主测评时呼吁。
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载有这样一篇有关李仲彬的新闻:“李仲彬连续第四年接受市人大代表民主测评”。报道的内容,是他于今年2月26日在巴中市二届人大七次会上,就2010年度工作接受巴中市人大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对他的民主测评。
“这一般人做不到!”昨日,巴中市政协副主席任小娟说,要知道,监督他的群体“涉及市上每一个角落”,不是市级机关的同志,而是来自基层、来自县区每一个乡的上千人。
据当地媒体报道,李仲彬曾对之所以这么做表态过:“我在新都工作时,年年都要接受民主测评。到巴中工作以后,我依然是年年接受民主测评。一是看看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二是要让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弄明白,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我们要对人民群众负责,我们就要‘赶考’。”
亲民书记
上访户凌晨为他送行
3月10日,李仲彬离开巴中那天,也就是省委组织部宣布他不当巴中市委书记,而拟任省司法厅厅长的那天。他没有告诉任何领导和群众他什么时候离开。
次日凌晨5点半,他离开巴中时,却有出租车司机自己组成了车队,静静地守在路边。任小娟听说,李仲彬离开时,出租车排成了长队,一直送他到巴中城郊的西华山隧道。送行的人群中,还出现了上访户的身影。“有一部分上访户,不知道是怎么知道的,就在那里等,(等到他后)也不再给他上访什么,而是就在那里送他……”
根据有关资料,李仲彬近几年的6个春节都是在巴中市度过,几年除夕都在巴中最偏远最贫困的山区乡村度过,每次他去了,老乡们都摆“坝坝宴”。
此外,任小娟还告诉记者:“他一件衬衣也许就几十块钱……基本上不召集干部到他家里一起吃东西,而是都在办公室一起吃。”
最大功劳
把巴中的山门打开了
任小娟主动提到了她眼中李仲彬的“最大功劳”。她说,李仲彬最大的功劳,是“把巴中的路,也就是我们的山门打开了。”她说,通过李仲彬多年的建设,巴中从全省少有的不通铁路、不通高速的市州,发展为既有高速公路,甚至还可能把高铁打通的巴中。
今年3月9日,在宣布李仲彬等人职务调整的巴中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有关领导这样评价李仲彬的工作:“短短几年,巴中从全省唯一不通铁路、高速公路的市,一跃成为全省在建高速公路密度较高的市……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6.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1倍,共偿还政府性债务24.2亿元。” 早报记者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