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究竟是民心工程还是以“环保”之名的污染?民众与政府部门出现了长久的拉锯
《中国新闻周刊》 本刊记者/刘刚 周华蕾 (发自广州 北京)
广州市城管委把它成立后的第一个局长接访日,留给了一群“散步者”。
11月23日,早上八九点,广州市城管委尚未开门,大门外已经聚集了数百人,排队领取入场的信访号码。他们有的戴着口罩,有的穿着自制的文化衫,手里高举白纸黑字的标语。
接访九点开始,议题围绕垃圾焚烧场展开。
接访进度缓慢。上午11点半,城管委的访单叫号数已达五百多号。
人流越聚越多,高峰时有逾千人在现场,他们喊口号,唱国歌,然后“散步”到旁边的市政府门口。与上访群众人数俱增的是警力,警方没有带武器,只是负责分隔人群。有人给警车贴上“反对垃圾焚烧”的标语。午饭时间,也有民众自发端了几笼包子,前来分发。
拥挤中,广州市政府通过喇叭要求现场选代表对话,民众一齐喊,“我们不要被代表”,“我只代表我自己”。
双方僵持到下午两点半,随着市政府门前的民众撤至人民公园,这一天的群体表达和平落幕,而垃圾焚烧场的拉锯依然未决。
“看来,我们是要打持久战了”,“散步”当夜,一位华南板块的业主说。
这一天,距离他们首次预见到“垃圾落脚”,刚好过了两个月。
垃圾逼身
2009年9月24日,广州市华南板块的30万业主们感到了不安。
这天,广州本地媒体《新快报》用两个整版,报道了番禺要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消息。
位于广州“南大门”的番禺,在由番禺县升级为广州的番禺区后,逐渐发展为广州新兴的成熟大型社区华南板块。这里与广州大学城仅一江之隔,栖居于此的,大多是广州的知识分子。
近年来,华南板块的身价一路上扬。但突然间,番禺垃圾焚烧厂的轮廓近在眼前,好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
网民“老朽”就是在9月24日的报纸上获悉“噩耗”的。从她自家阳台望出去,“就在山后面”的地方,按规划,将建造一座占地365亩、计划处理垃圾2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网民“老朽”是一名刚退休两年的机械工程师,也是广州市番禺区海龙湾小区一个普通的业主。
海龙湾是“华南板块”的楼盘之一,紧邻丽江花园――此次业主的维权中心。早在新闻见报前两天,在丽江花园的业主论坛“江外江论坛”里,要建番禺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广州市政府9号文就已被转贴了。
广州市城管委称,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背景,是番禺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面对每日2000多吨的生活垃圾,现有的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疲于应对,预计将于2012年填满封场。缘此,2006年,垃圾焚烧场初步选址于番禺大石街会江村。
面对垃圾焚烧发电知识的空白,未来垃圾焚烧厂周围的业主们和网民“老朽”一样,第一动作就是上网查阅资料。很快,他们发现了“二恶英”,这种由垃圾中的塑料制品焚烧产生的、难降解的、有“世纪之毒”之称的化合物,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
网民“老朽”用Google卫星地图测距,与焚烧发电厂项目相距不过3公里的,除了海龙湾,还有丽江花园、广州碧桂园等十个小区和街镇。
各种负面信息的汇集,让居民们越发不安。
9月底的一天晚上,在丽江花园一个房号“206”的房间里,网民“老朽”参加了第一次业主讨论,到场的十几名业主有退休人员、媒体工作者,也有做外贸生意和开工厂的,议题是遥遥在望的垃圾焚烧厂。
“新闻报道说国庆节就开工,大家都急得要命,”网民“老朽”记得当时的现场气氛很紧张,感觉天要塌下来了。206会议持续了1个多小时,但当时的会议结果,“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着北”。
知识分子维权
国庆后,业主们达成共识――维权到底。
10月4日,已经做了母亲的“海天一色”,接到了海龙湾3个业主的电话。他们信任她。去年,她曾作为维权代表,推动拆除建在海龙湾小区的中国移动信号发射塔。
“虽然我们一家可能明年就从小区搬走,但想到大家的热情和期望,我就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大家做点事。”“海天一色”说自己是“带着一种使命感和正义感在做事”。
10月16日,“海天一色”和一名业主草拟了一份倡议书,标题“坚决反对番禺大石垃圾焚烧发电厂,30万业主生命健康不是‘儿戏’”。
同日,江外江论坛首页,在显眼位置开辟出“垃圾焚烧发电厂专版”。
犹如一枚枚石子,发到业主手中的倡议书,很快在海龙湾小区和丽江花园里掀起波浪。此前不知情的业主纷纷响应。广州碧桂园、南国奥园也加入进来。
200个名额的QQ群很快被加入的业主塞满,一些网友不得不再建新群。几个业主代表走出网络,开始通过上访等传统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
10月23日,广州市环卫局每月例行的局长接待日。网友“海天一色”和网民“老朽”携带《反对兴建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意见书》和业主签名,相约来到广州市环卫局,“一个处长接待了我们,答应2个月内给回复”。
接下来的几天,包括负责环评的华南环科所、番禺区市政园林局、番禺区政府都留下了业主们的足迹。
同时,“海天一色”分别向广州各大媒体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乃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打电话,呼吁他们关注此事。
与传统途径表达诉求相呼应的是,一些小区居民自发行动,以行为艺术表达个人意见。
10月25日,几十位居民在洛溪百佳超市门口上演口罩秀:大家戴着写有“拒绝毒气”的口罩签名反对修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有居民还在背后打出横幅:“反对焚烧”“反对二恶英”。接着,印刷着“反对垃圾焚烧,保护绿色广州”的环保T恤和车贴面世。
后来,有一身穿环保T恤、头戴防毒面具、手举环保车贴的女子,现身广州地铁线路,“散步”达2个小时。这个网名“樱桃白”的女子被网友称作“史上最牛环保妹妹”。
被忽略的癌症村
业主们为未知的恐惧奔走呼吁,很大程度源自既成事实的“李坑”噩梦。
10月18日,海龙湾、丽江花园的业主代表,赶到30公里外的白云区太和镇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考察。这是广州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和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但现场走访感受到的臭气、废水污染,以及畸高的癌症数字,让网民“老朽”等人触目惊心。
起初,这里建的是李坑垃圾填埋场。不几年,永兴村的地下水就被污染了。水井抽上来的水出现异味和黑色沉淀。鱼大面积死亡,几百亩的池塘最后只得填平。
垃圾填埋场2004年封顶,之后,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来了。根据广州市城管委的数据,截至2009年9月30日,该厂共焚烧处理生活垃圾127万吨,平均每年处理34万吨,累计发电4亿多度。
垃圾焚烧厂2005年9月点火运行后,周边村民的抱怨有增无减。按规定,焚烧发电厂离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至少300米,但永兴村委会一位要求匿名的干部称,至少有10户在300米范围内,最近的是谢记娣一家,房屋离焚烧厂直线距离180米。
“每天早晨都需要扫地、擦桌,要不然,就会积满黑灰,窗户从来没有打开过”。而垃圾焚烧的臭味,有村民称,夜里甚至能把人从睡梦中熏醒。
村民最怕无风的日子,烟囱排出的烟尘散不开,就罩在村落的上空。村民们自此不敢端着饭碗去串门。
菜农袁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开始,用水渠里泛黄的水浇地后,蔬菜成片死亡。焚烧的灰尘到底有什么成分?水有没有毒?村委会数度要求广州有关部门检查或送检,皆无下文。
如果不是广州华南板块业主大炒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影响,永兴村估计还不会把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最近几年村里奇怪的癌症死亡现象联系起来。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根据永兴村委会提供的一份统计材料发现,1989年至2005年间,永兴村死于癌症的村民一共9人,1人死于呼吸系统癌症。
2005年1月1日至今,这组数据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短短4年间,这个8000人的村庄,先后有42人因癌症死去,时间集中在2006年以后,死于鼻咽癌、肺癌等呼吸系统癌症的村民高达36人。
而至今还在化疗的20名癌症患者名单中,11人罹患呼吸系统癌症。
赵章元无法解释近年永兴村癌症高发的原因。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电话采访时,赵章元说,“垃圾填埋场周边出现癌症高发病率,目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垃圾焚烧厂和癌症高发病率的关系需要做毒理实验,需要很长的过程。”
实地走访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后,有华南板块的业主作诗《李坑,我为你难过》。他们预感,自己的家园马上就要成为第二个李坑。
“攻破利益集团”
业主们的大声疾呼逐渐得到社会的回应。10月14日,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学者李公明纷纷表态,对政府决策的程序是否公正、透明表示了质疑。
10月30日,在媒体公开报道一个月后,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召开情况通报会。通报会持续2个小时,番禺区市政园林局局长周剑辉和请来的4位专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有广州记者评论:“感觉就是请一些他们认可的专家给媒体洗洗脑。”
“如果比较二恶英产生的量,那么烤肉产生的二恶英比垃圾焚烧高1000倍。”专家舒成光的观点是,只要选用合适技术,垃圾焚烧最有利于控制不利因素。因为这个比喻,舒成光被网友冠名“烤肉专家”。同时,舒成光美国卡万塔(中国区)副总裁、首席技术专家的身份,成为网友诟病的依据,卡万塔控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投资和运营商之一。
有网友检索发现,官方专家之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恶英研究室主任郑明辉2007年曾在《人民日报》上称二恶英是“定时化学炸弹”,座谈会上却更名为“可以控制的老虎”。
另一位专家许振成,是负有本次环评之责的环保部华南所副所长。
番禺官方和权威专家给出建厂的理由,主要是“垃圾围城”“处理技术先进”和“焚烧无害无污染”。
然而,这些“没有污染、可以控制”的观点,在国内反垃圾焚烧派主要代表赵章元看来,实际上是“事先就准备好的焚烧商的广告语言”。
赵章元认为,“垃圾焚烧不适合我国国情,不能走弯路”。处理垃圾难题,国外也想了很多办法,最开始是填埋,随后是焚烧,焚烧技术曾一度被认为是解决垃圾问题的“良策”。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大家慢慢发现焚烧带来的危害更大,而现行技术尚无法做到无害化,最终又纷纷选择分类处理。
他表示,以分类为基础,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才是解决当前垃圾危机的最终途径。
10月30日的通报会上,番禺区市政园林局承诺“在项目环评未通过前决不开工”,一度让网民“老朽”看到一线希望。她发现,报纸集中报道后,原本国庆后开工的项目至今也不见动静。但长期关注该维权活动的当地媒体,到11月6日后,却集体沉默了。
与此同时,与垃圾场相关的民意调查亦在进行。
11月5日,第三方的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调查显示:97.1%的受访居民反对建垃圾发电厂。而如果垃圾发电厂通过环评,几乎所有受访居民均表示不信任该结果。
而同日,《番禺日报》的头版头条则是《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民心工程》。
11月23日,对于“郊区李坑垃圾发电致癌”的传闻,出来接受市民投诉的环卫局局长张建国表示,政府还在依法调查中。他还强调,垃圾焚烧符合国情,大家要相信政府,环评不通过不建。也有官员竭力说服民众,一定要建,而且要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