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21|评论: 8

群众说了算!广东番禺缓建垃圾发电厂 启动全民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1 10:21 | |阅读模式
群众说了算!广东番禺缓建垃圾发电厂 启动全民讨论

广州番禺缓建垃圾发电厂 全民讨论选址问题

2009年12月11日03:09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提示

12月10日,广州市番禺区表示,暂缓“垃圾发电厂”项目选址及建设工作,并启动有关垃圾处理设施选址的全民讨论。近期广受关注的广州番禺“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风波终于暂告一段落。

番禺区接受居民和专家的建议,着手推进“垃圾分类”和垃圾减排,以破解“垃圾围城”困局。

选址工作推迟到2011年1月后进行,重点听取三类人群意见

12月10日下午,广州市番禺区主要领导与居民代表围坐一桌,针对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进行了坦诚的对话。

番禺区表示,鉴于居民对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不同意见,番禺区决定在广泛征求民意、科学调研的基础上,重新修编垃圾处理的系统规划,暂缓“垃圾发电厂”项目选址及建设工作。

据介绍,今后番禺区在建设新的垃圾处理设施方面,将重点听取三类人群意见:一类是规划、国土、环保等政府部门,一类是专家学者,一类是市民代表的意见。

据了解,选址工作将推迟到2011年1月后进行。初步的设想是:政府与居民选定垃圾处理设施的类型后,选出若干个点,进行公示,公开征求意见。估计整个选址过程要到2012年底才能完成。

此外,番禺垃圾处理的标准也不再是环卫部门“说了算”。对于不少市民担心的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具体到每一个步骤如何监测,都将深入进行讨论研究。

很多居民担心,政府会不会以“全区投票”的方式决定选址问题。

对此,番禺区委书记谭应华说,“全区投票”不能真正体现选址地大多数人的意见,因此并不可行。

他说,在“垃圾焚烧发电厂”问题上,番禺区要积极动员“全民参与”,垃圾处理设施必须是真正得到大多数人拥护才能开工。

政府的表态及工作安排得到了与会的居民代表的支持。

接受居民和专家的建议,着手推进“垃圾分类”和垃圾减排

在过去长达一个多月的垃圾处理问题的讨论中,有学者和市民提出,“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是目前政府应该推进的工作。如果将“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的工作做好了,“垃圾围城”的压力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对此,番禺区接受居民和专家的建议,立即着手推进“垃圾分类”和垃圾减排工作,首先将选择洛浦街海龙湾小区、桥南街华景新城小区和市桥实验小学等试点,增设垃圾分类设备和器材,落实末端处理设施,并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以此逐步扩大垃圾分类的收集范围,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完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与流程。

此外,番禺区将试验推广使用厨房垃圾粉碎机等餐厨设备,分流餐厨垃圾。

有居民代表提出,厨房垃圾粉碎机等餐厨设备目前售价达3000多元,价格太高。

番禺区表示,他们可以通过与厂家合作的方式,让企业通过增加销量来大幅度降低价格,如果厨房垃圾粉碎机售价降到数百元,番禺就可普及这类设备了。

还有参加座谈会的代表说,如果“垃圾分类”和垃圾减排做得好,达到预期效果,“垃圾围城”可以缓解5年时间,但应切实防止垃圾分类回收行动因配套措施不完善变成“纸上谈兵”,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政府将建立垃圾减排奖励机制,进一步规范垃圾回收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的数量。

政府与居民双方共同寻找相对合适的垃圾处理方式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广州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翻了一番,目前,全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已高达12000多吨。

由于受容量所限,预计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将于2011年填满封场,番禺日处理1200吨的火烧岗生活垃圾填埋场也将于2012年填满封场。


如果不尽快兴建新的垃圾处理设施,再过两年,广州就要出现“垃圾围城”的窘境。

“我们从头开始,发动全体番禺居民展开大讨论,集民意、深论证。”谭应华说,新建垃圾处理设施,原本是一个“民心工程”,既然现在有这么多反对意见,就应该考虑重新修编垃圾处理的系统规划,并与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和探讨,双方共同寻找相对合适的垃圾处理方式。

新闻背景

近期,广州市选址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准备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消息传出,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丽江花园、广州碧桂园、海龙湾等众多楼盘小区居民发起了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活动。

这些社区的居民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污染表示出极大的担心,认为垃圾焚烧将产生致癌物质二恶英,强烈要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迁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09-12-11 10:51 |
网易网友评论:

网易火星网友 ip:unknown: 2009-12-11 06:21:16 发表
广东番禺此举无疑是对中央政府在歌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有关减排承诺的立场的最有力的支持!此时此刻番禺当局很是明智!......

易广东广州天河网友 ip:121.32.*.*: 2009-12-11 07:23:24 发表
有进步,如果没分类就垃圾焚烧 ,未免行政粗暴,不但周围人口密集,景点众多,而且在广州的上风向,是广州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和敏感的区域,因此选址不仅是环保达标与否的问题,还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重大决策,规划部门应该从长远出发,慎之又慎。

网易广东广州天河网友 [blackcomet_711] 的原贴: 1
好事情,政府终于愿意为民意让步了!

支持楼上说法,至少,相对来说在中国广州在这个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

网易北京网友(219.142.*.*) 的原贴: 1
小谭:秘书长啊,这厂还建不建啊?
吕哥:小谭啊,我也想建啊,但这网友太厉害了,我那底都让他们知道,还是先缓一缓吧.
小谭:好,秘书长,那我暂先不动,等过风头再说.
吕哥:嗯.另外把你车子开回给我弟,这厂建不成了,也不能让他再吃亏了.你自己买一辆去吧

网易北京丰台网友 ip:221.219.*.*: 2009-12-11 10:19:37 发表
坐下来好好沟通就对了。

网易广东广州网友 [rf3s] 的原贴: 1
国外到底有什么好法没有?
网易河南濮阳网友 [chenguang0525] 的原贴: 2
日本!建在政府大楼附近!
网易广东深圳南山网友 [chin_168] 的原贴: 3
把垃圾焚烧厂建在广州市政府边上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哦!!双手支持!!!

网易黑龙江鸡西网友 ip:60.15.*.*: 2009-12-11 10:09:30 发表
别再让少数为了名利的人决定大多数人的命运,损害大多人的利益了

......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1:00 |
垃圾:烧还是不烧?




09/11/24  新闻来源:健康报 阅读次数:33  新闻作者:张 昊 默认字体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4pt 15pt 16pt 17pt 18pt 20pt 25pt   

  今年10月,四川南充、江苏吴江、广东番禺相继暴发了与建设垃圾焚烧厂有关的争议。广东省番禺市一座拟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导致周边楼市价格下降40%,附近30万居民更因此忧心如焚,该市随即该市展开了万人签名抗议等活动。同月,江苏省吴江市数千名居民拥堵绿洲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大门,抵制该厂点火。最终政府让步,宣布该项目停工。

  至此,焚烧作为一种垃圾处理方式,存废优劣之争被推上了社会关注的风口浪尖。

  ■“会放臭气”的焚烧厂

  11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东五环外的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在离工厂还有数百米的地方就已经能听见工厂作业的巨大隆隆声,空气中也弥散着一股淡淡的臭味。工厂的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块叫“朝阳区垃圾处理填埋场”,另一块叫“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印有“朝阳环卫”字样的垃圾车从大门进进出出。记者数了一下,在约1分钟时间内,进出的车辆就达到12辆。

  家住附近的穆大叔告诉记者,这个工厂建了有一年多了。开建之前,附近的居民“闹”了好一阵,但是没啥用,最后还是建起来了。

  “别看现在楼盖得挺漂亮,看着很先进,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放臭气,可难闻了。听说这个臭气对人的身体有很多危害,具体排放了些什么,咱也不知道。工厂放臭气的时间不固定,谁能来管管?”穆大叔说。

  据了解,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南角,厂界1000米距离内有马各庄村等村庄,附近分布着榆景苑、天赐良园、柏林爱乐、非中心、德国楼尚等多个小区。而北京市规模最大的正在建设的常营两限房项目,距离该焚烧厂有1500米左右,数万人将入住。

  在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开建之初,附近的居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抗议,对相关部门出具的《关于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厂(调整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提出异议,并申请了行政复议。行政复议书中指出,2004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审批项目调整方案时,原先批准的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厂厂址,其周边环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片土地被规划为住宅用地,不再是“西侧有少量工业用地,北侧为农业用地,东侧和南侧为绿地”。

  复议没有给出在环境改变后高安屯垃圾焚烧厂还该不该建的明确意见,但大量居民区改变了批准建厂时的环境已成事实。2008年7月,该垃圾焚烧厂建成运营。

  ■垃圾焚烧不全是公益和财富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共有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42家;到了2007年,这个数字一下子涨到75家。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国内之所以兴起垃圾焚烧热,一方面,是这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垃圾快速增多,单纯依靠填埋已经无法满足处理需求;另一方面,垃圾焚烧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目前,我国各地垃圾焚烧厂所发的电,卖给电网的价格高于火电。而在一些地方,每烧一吨垃圾,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政府补助。

  “处理垃圾可以有收入,可以发电,这属于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在有些地方,垃圾焚烧被定义为公益事业。有钱挣又‘公益’的事当然大家都爱干。”这位业内人士说。

  高安屯垃圾焚烧厂投产期间,媒体曾作过这样的报道: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厂——北京第一座大型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正式运行后每年可焚烧53.3万吨垃圾,产生的热能每年将发电2.2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7万吨标准煤,年平均减排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约20万吨。

  对这样的说法,多年从事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秦博士不肯苟同。他说,焚烧垃圾确实可以节约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垃圾焚烧就不排放气体吗?不生成二氧化碳吗?垃圾焚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恶英,危害更大。

  更有环保专家直截了当地说,我国现在热衷垃圾焚烧的人主要由相关利益集团组成。第一部分是发达国家的焚烧炉商人,他们千方百计来中国推销他们的产品。因为在一些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已经进行不下去。第二部分是国内的项目承担者。他们或者承担某地区垃圾焚烧任务,或者是研究垃圾焚烧的大学教授,得到充足的项目经费是他们热衷项目的驱动力。第三部分则是某些政府管理人员。他们给垃圾找出路,心情迫切。

  ■二恶英,绕不过的坎

  “垃圾焚烧能挣多少钱我不知道,但垃圾焚烧引起的污染确实不可避免。其中产生的二恶英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一级致癌物。不管排放控制得多好,它总会有,而且它的累积效应是最可怕的。”我国著名环保专家赵章元教授是目前国内坚定的“反焚烧派”,他认为焚烧并不是一种最好的、科学的垃圾处理方法。

  据文献报道,每吨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大约5000立方米废气。垃圾焚烧只是把部分污染物由固态转化成气态,但其污染的总重量和总体积不仅未缩小,还会增加。垃圾焚烧炉排放的上百种主要污染物,组成极其复杂,其中含有许多温室气体和有毒物。当今最好的焚烧设备,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也会释放出数十种有害物质,仅通过过滤、水洗和吸附法很难全部净化。

  垃圾焚烧所产生的二恶英属于公认的一级致癌物。2009年,一篇题为《中国市政固体废物焚烧厂的二恶英/呋喃排放》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化学科学杂志《Chemosphere》上。论文的作者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科研团队历时一年,对中国19座市政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二恶英排放进行了多次抽样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二恶英排放水平最高的焚烧炉,其排放量是国家排放标准的30多倍。假如以欧盟的标准作为国内垃圾焚烧厂考评验收的标准,则有80%的焚烧厂不合格。

  赵章元曾参与对很多省份垃圾焚烧设施的评审。经过大量的实际勘察与资料分析后,他逐渐坚定了反对垃圾焚烧的立场。对我国当前的垃圾焚烧行业现状,赵章元这样分析:“现在国内大部分焚烧炉几乎都处于不饱和等不良状态。如果焚烧处于不正常状态,那二恶英的浓度就会更大。这个‘不正常’既包括工作程序上的简化,也有有关企业过分降低成本的原因。”

  日本的相关经验值得借鉴。上世纪,日本曾大兴垃圾焚烧之风,结果是其大气中的二恶英含量达到其他发达国家的10倍。据日本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垃圾焚烧厂附近居民的癌症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于是,日本在本世纪初又兴起了“反焚烧风”。据报道,近年来,日本已经关掉了4600座垃圾焚烧炉,只剩下1899座。此外,目前至少已有15个国家陆续通过了禁止焚烧垃圾的法令法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1 11:07 |
垃圾焚烧发电 政商合谋扭曲政策

  冲天巨浪突然涌进纽约,自由女神被吞噬,街市皆没入无边汪洋。转眼之间,气温骤降,水城纽约又变成冰封世界……

  看过美国大片《后天》吗?这就是《后天》描述的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灾难场景。

  类似《后天》这样的灾难场景,马上就可能在中国广州,在广州番禺上演。只不过涌进来的不是冰山融化后增高的滚滚海浪,而是无边的垃圾。但后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城市毁于一旦,家园不再。

  这不是科幻,而据说是科学预测。创作者不是艺术家,而是番禺当局。根据番禺当局的这个恐怖预测,后天随时可能变成今天。要让后天不变成今天,惟有一法可解。

  那就是垃圾焚烧发电。官方的《番禺日报》近日即郑重宣布:番禺已遭垃圾雄兵重重围困,百计皆废,惟有“焚烧处理是首选”。

  《番禺日报》接着告诉读者:“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采用较多的处理方式,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和西欧的一些国家,普遍致力于推进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

  但是《番禺日报》忘了告诉读者,它说的是过去而非当下的发达国家,当下各发达国家,垃圾发电已成隔日黄花。资料显示:“美国从1995年开始停止了此类项目的建设,并把建成的厂逐步关掉;2007年,欧盟立法者一致否决了欧盟委员会企图将垃圾焚烧划分为‘能源再生’产业的决定。欧盟立法者规定,到2020年,欧盟国家50%的生活垃圾和70%的建筑垃圾都应该得到回收再利用,而不是填埋和焚烧。自2007年至今,德、英、丹、荷、挪等国终于相继作出了新决策,不再新建可燃废物与城市垃圾填埋场和焚烧炉厂。1992年,加拿大安大略省通过了焚烧炉使用的禁令;1996年北美洲五大湖区52个焚化炉结束运作;德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也相继颁布了《焚烧炉禁建令》;日本到2000年7月已有4600座垃圾焚烧设施被停止使用。”

  《番禺日报》更忘了告诉读者,西欧尤其日本的垃圾焚烧发电,是建立在垃圾高度分类和回收处理的基础之上的,高度的分类和回收处理第一是最大限度减少了需要焚烧的垃圾总量,第二是不宜焚烧处理的垃圾已事先剔除,焚烧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因此也大大降低。而这个前提,在当下中国尤其在当下番禺,恐怕不是八年十年就能具备的。在没有做到高度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之前就大干快上焚烧发电,效果恰恰可能适得其反,不是更环保而是可能更大程度地破坏生态,给未来埋下更多生态炸弹。

  真的只有焚烧发电才是唯一出路吗?非也。媒体近日报道,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先生就上交了提案,建议政府以番禺为试点,在此兴建垃圾分拣中心、购置生物垃圾处理机等项目和设备。

  韩先生倡导的此种模式,其实并非创新,专家赵章元等早就为此大声疾呼。而且此种模式在发达国家早就是主流。设想一下,如果将投入垃圾发电的9.3亿资金,用来组建现代化的垃圾分拣中心,向番禺市民普及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基本知识,假以时日,类似发达国家那样主流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主流模式在番禺建立健全,难道还有什么疑问么?其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难道不是小得多吗?

  明明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但为什么番禺当局偏偏就视而不见?赵章元先生对此有他的判断,他早说过:“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是政府嫌麻烦。”

  但我认为,赵先生还是太书生气。问题的要害恐怕不是番禺当局怕麻烦那么简单,问题的要害恐怕还在于产业利益驱动。

  无论《后天》把气候变暖的后果描述得怎样严重,人们都不会怀疑作者的诚意,这是因为他们的立场确实是客观中立的,他们的立场之客观中立,是因为《后天》背后没有跟进一个巨大的产业。

  这就是《后天》的预言跟番禺垃圾破城的预言之根本区别。番禺垃圾破城预言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产业利益在支撑,那就是垃圾发电产业。番禺垃圾发电之所以可疑,原因正在于此。

  有关番禺垃圾发电的新闻发布会,产业利益的阴影已见端倪。出场为公众释疑的“专家”聂永丰,即为垃圾焚烧炉专利持有者。另一位“专家”舒成光,即为国际垃圾发电产业巨头卡万塔集团的中国副总裁。

  最值得注意的是卡万塔集团。该集团颇多不良记录:在美国的垃圾焚烧厂被政府认定违反消防法规;且因污染空气被罚款。其在英国的垃圾发电厂,则遭到附近居民及环保主义者的强烈抵制。

  在发达国家的路愈走愈窄,卡万塔集团把目光转而投向中国。2007年该公司在重庆成功落地,信心大增,不断斩关夺隘。近年更投入前期运作资金五千万,开发珠三角垃圾市场。卡万塔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宁愿冒着舆论的炮火,也要在垃圾发电新闻发布会上登场,至此不难理解。

  青睐中国的国际垃圾发电巨头岂止一个卡万塔!媒体早就报道:“未来几年,中国垃圾处理带来的利润或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巨大商机使得全球废品和垃圾处理公司纷纷来华‘抢垃圾’。”诸如北美最大垃圾发电公司美国惠明废弃物管理有限公司,全球垃圾发电“大腕”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新加坡创冠环保(中国)有限公司,都已在中国落地。广州水坑垃圾发电厂即为威立雅所运营。

  这意味着一个隐蔽的趋势,即世界性的产业转移趋势,即在发达国家遭到杯葛的垃圾发电产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这跟早几年,诸如PX等重石化产业纷纷涌入中国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此次产业转移的冠冕更堂皇,即多了一个环保的冠冕而已。

  这个产业是一个钱景无限好的产业。与每吨煤炭发电成本500元~600元人民币相比,垃圾发电几乎不需要成本,何况国家给予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价每度0.55元,远高于煤电每度3毛多的电价;国家还要向企业按吨位支付垃圾处理费。更诱人的是,此类项目将大幅带动配套装备产业。这种钱景不是预测,已经被事实印证。进入中国的国际垃圾发电巨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而尚未进入中国的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多国的垃圾发电商,也莫不看得分外眼红,都渴望从中国垃圾中“淘金”。

  这就是垃圾发电厂在中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终极动力所在,也是番禺垃圾发电项目的终极动力所在。

  但是,堂皇的冠冕即所谓环保冠冕,基本名不副实,否则垃圾发电也就不会在发达国家到处败走麦城了。其中最主要的危害二噁英,第二十九届国际二噁英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某些地方官员还可以轻描淡写。譬如力保垃圾发电厂上马的一位吴江官员就公然指责反对人士“妖魔化二噁英”,在他眼里二噁英倒像是天使似的。第二十九届国际二噁英大会今年9月1日在北京召开之后,二噁英的巨大毒性终于得到国人公认,这时再回避不了,某些地方官员则祭出新的法宝,宣称二噁英可以控制。

  但是,二噁英岂但无法完全控制,就连监测目前都无力保障。中科院郑明辉教授即指出:截止目前,我国还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敢说能对焚烧厂产生的二噁英做到在线监测。正在清华大学访问的英国伯明翰大学二噁英专家斯图尔特•哈瑞也证实,对二噁英的实时监测,目前在国际上也是难题。连有效监测都做不到,二噁英实际上的自由排放又何从杜绝?

  不建垃圾发电厂,垃圾雄兵马上就要一夜破城,似乎近郊番禺比垃圾量可能更大的广州中心城区如越秀、天河、海珠形势还要严峻,明显有“借敌自重“之嫌;更可恶的是,连二噁英可以控制之类极不严肃、对公众生命安全极不负责的大话都拿来作说服公众的主要论据,足见政商合谋的公共政策游说,其底线何等之低,其能量何等之大。这才是最值得公众警惕之处。如果不能阻挡政商合谋格局下的垃圾发电项目遍地开花,又如何能够指望政商合谋格局下对已经上马的垃圾发电项目实行有效监管?这不是危言耸听,君不闻中科院权威科研报告,16%的厂家达不到中国标准,几乎70%的厂家达不到欧洲标准?更恐怖的是此类报告只能出口转内销,在国内发表一份这样的报告难度已如此之大,如果是垃圾发电引发的性质更严重的环境灾难,公众又何从及时知晓和提前防范?

  总之,番禺垃圾发电项目只要有一丝可疑,就决不能放过。既设于人口密集区,事关公众生命,理当万全。欲求万全,必得从容讨论,充分讨论。各种追问,各种不同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必得充分发表。倘若持以公心而绝无私利,就应该容得下这种不同意见,这种反对意见,这种从容而充分的讨论。越是不容忍,越是着急,越是箭在弦上,越说明诚意成问题,越显示利益驱动强劲,其间隐含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就可能越高,那么我们就越是必须加以阻止而决不能稍有苟且。这就是我们对待番禺垃圾发电项目,进而言之,对全中国所有城区垃圾发电项目应持的态度,即现代公民的态度。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09-12-11 12:28 |
对话部分视频: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09-12-11 13:36 |
[社论]垃圾处理:番禺转变思路可为广州提供经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广州市番禺区昨日召开说明会,回应垃圾焚烧厂的选址争议。根据该区建设垃圾处理文明区的方案,焚烧不再是垃圾处理的唯一方式。原定在会江村的垃圾焚烧厂也不再是唯一选择。将在2012年之前重新论证原有的政策意向,选址上会听取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及市民代表的意见。番禺还选定三个垃圾分类的试点单位,争取在两年内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率达到三成。

    这是番禺区在垃圾焚烧项目上的最新表态,尽管关键部分有待细节补充,但原本强硬的立场有了明显松动,并且在垃圾减量、环评容纳公意等方面呼应了此前舆论的吁求。根据番禺区政府给出的时间表,现在有了三年缓冲期,用来接纳公众对垃圾焚烧厂的环评建议,并在这个时间段里检验垃圾分类减排的实际效果。番禺作出承诺,沉寂多时的垃圾焚烧议题有了进展。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09-12-11 14:44 |
沉了?起来。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09-12-11 15:45 |
政府将建立垃圾减排奖励机制,进一步规范垃圾回收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的数量。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09-12-11 18:58 |
上了人民日报了,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