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71|评论: 7

[民生杂谈] 别将端午节简单为粽子节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0 13:05 | |阅读模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毫无疑问,粽子是这个节日的主角。不过。端午节作为老祖宗给我们传下来的一个极具传统意味的节日,在这几年随着端午小长假的开始才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之前,扪心自问一下,又有多少人对这个节日的来历和意义能娓娓道来呢?人们的心思剩下的只是对“粽子”这一美食的创新和研发了。不信,您瞧,一到端午节前后,各大媒体、网站都会罗列出全国各地的特色粽子还有不同的吃法:比如京派粽子多以红枣豆沙为馅,黏韧清香别具风味;川派粽子迎合川人爱辣特点,有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口味独特的辣粽;闽派粽子中有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香甜嫩滑,油润不腻;陕派粽子中有蜂蜜凉粽子自唐代以来就十分有名,凉甜芳香、沁人肺腑……就连我海南的朋友快递来海南粽子时,快递员都说了一句“还是南方的粽子好吃”。
    当然饮食文化历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时下流行的《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过对美食的研究和弘扬不能成为唯一,也不应成为节日的主宰。否则,端午节不如改名叫粽子节,端午节就与寻常的小长假没什么区别。尤其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中央对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提倡、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我们对过端午节的意义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舌尖”的层面,而更应该由表及里地去思考在当下的文化社会层面,我们能借助端午节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些什么?对我们的现代社会起到什么作用?我们更应在粽子里“品”出丰厚文化内涵、精神内核和价值内蕴,把舌尖上的浓郁粽香,转化成一种具有正能量的、昂扬向上的家国情怀。
    小时候,我们就知道端午节的风俗是吃粽子,上了小学、看了一本母亲给买的《上下午五千年》的历史书,也慢慢知道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的,相传屈原老师为了楚国的核心利益而不惜投入汨罗江,人们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给吃了,就用芦苇报了各种米投入到江中。现在我还时常感叹,王国维先生和老舍先生投湖之后,人们怎么就没那个觉悟呢?我们过端午节,首先要对屈原先生的精神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屈原先生首先是一个地道的爱国者,这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爱国”,与北京精神的“爱国”一脉相承。屈原先生更是具有忧民的士大夫情怀,这与当下党中央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人民公仆转作风、心里满满地装着群众也是一致的。比如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忧民情操。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需要,结合自己的条件,组织一些赛龙舟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等,增进集体合作的意识,培养群众职工的爱国意识,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在这个渐浓的端午节气氛里,美食不可或缺,因为它是节日的载体,也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工具;当载体和工具有了的时候,我们更要拨开粽叶去感悟内里的屈原精神。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13:07 |
吃着吃着,吐掉的事文化精髓的教训,实在不胜枚举。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5-30 16:57 |
帖子出来了。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5-30 18:37 |
因地域不同而说法不同吧!

发表于 2014-5-30 18:49 |
五月五日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浴兰节、女儿节、龙日等等。不但五月五端午节的名称不同,而且各个名族的“端午节”习俗也不尽相同

发表于 2014-5-31 08:00 |
现在也没有什么活动

发表于 2014-5-31 10: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在平昌端午节实际就是包孑节,过节吃包子不是粽子。

发表于 2014-6-5 16:34 |
天伦为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