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新春专题】3——我们小时候
非常盼过年 小时候我们非常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才有新衣穿,过年才能吃饱饭,过年才能吃够肉。时间一进入腊月,我们就每天扳着手指头迎接着。那时有句南充小孩们都喜欢唱的顺口溜:“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娃儿要吃肉,老汉没得钱。”
虽然那个年代市场上的物资十分匮乏,人们缺吃少穿,但是一到寒冬腊月,人们还是早早地张罗起过年用的东西来。就拿穿的来说吧,大人宁愿穿着缝了补丁的衣服,也要给小孩子准备新衣服,而吃的东西更是要想方设法早早准备好。那时南充市家家户户都要炒“苕糖干”和干葫豆,要磨吊浆汤圆粉。“苕糖干”是先把红苕蒸熟,然后切成手指大小的条状晒干,再用桐油制过的河沙炒熟,就成了又甜又脆、大人小孩都喜欢吃的“苕糖干”;吊浆汤圆粉是将糯米泡上一天一夜后,用石磨磨细,再用布口袋悬空吊干水份,然后放在阳光下晒干为粉状就成了汤圆粉,用这种粉做成的汤圆糯得粘牙、口感特别好。 那时生活困难,猪肉是凭票定量供应,人们十天半月才能吃上一顿肉,所以人们喜欢的是肥肉。那时吃顿肉叫“打牙祭”,因而人们对肉味的嗅觉特别敏感,就像现在的人对“铜臭”那样敏感。到了腊月二十几,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到处肉味飘香。由于难得吃顿肉,我记得那时吃顿饱肉油嗝得打半天;不像现在,天天吃肉,顿顿吃肉,也打不出一个油嗝来! 那时南充市民过年除了看电影、川剧或京剧外,就是到人民广场(现环形商场处)看焰火。焰火晚会是我们小时候非常期盼的娱乐活动,一到年三十晚上,我们就早早吃过晚饭,跟随大人涌向人民广场。除夕夜广场上人山人海,南充市万人空巷。 我们称燃放焰火为“垮烟火架”。那是在广场一头搭上一个方木架,上面悬吊着焰火装置,只要把那装置一点燃,就往下掉下一个人物或动物造型,有的从口里,有的从眼里喷出焰火来;还有小孩旋转着撒尿,不过撤出来的也是火花。当一个造型燃烧完后,马上又掉下另一个造型来,继续喷出焰火来…… 那时南充市民大多住平房,过年时家家门框上都张贴着大红的春联,有的在门板上贴上财神像;机关单位都要在大门口贴上春联,挂上大红灯笼。只要你走在大街小巷,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那浓浓的年味。
现在物质丰富,文化多彩,天天像过年。孩子们从生下来就没有穿过补疤衣服,没有饿过一天肚子,没缺少过玩具和零食,心中自然不会有祖辈们小时候盼望过年的那种特殊的心情和感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