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22|评论: 0

决战都汶生命线 我们挑战世界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8 15:06 | |阅读模式
从山顶到山脚相对高差大概1000米,即使一颗小石头掉下来都是能量巨大的炸弹。

  都汶路面上1亿立方米的石头往哪儿堆?如果全部推入岷江,岷江下游水位将抬高10米。

  20个千斤顶同步用力,将2000吨的桥面顶回位。

  本报记者李秋怡绕过1亿立方米垮塌体、架设单跨60米钢桥、水下45米诊断灾情、让2000吨桥面复位……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抢通保通都汶公路,让建设者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许多难题。

  “需要技术、更需要责任”四川公路史正书写一个新的篇章。

  为什么是世界难题

  6月27日,记者采访省公路设计院总工吉随旺--第一批徒步进入映秀的地质专家,他列举了三大理由。

  在高山、沟壑交织切割的地方恢复公路本来就是世界难题。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构造是世界上没有的。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高山峡谷,所建道路非常脆弱,抵御灾害的能力低。

  汶川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巨大,先上下抖再左右摇最后旋转扭,对公路造成的损害超乎预料。陈朝晖是第一批挺进耿达乡的人。说到映秀到汶川公路的损毁情况,“其实就是泥石流、滑坡、崩塌这三个工程词汇,但这些都不能形容当时的无奈。修复,常用的工程措施都派不上用场,第一次觉得无能为力。”这位线路专家如此形容。

  通往震中的公路多数处于地震烈度最大区域。吉随旺摊开一张地震烈度图说,尤其是都汶路和映秀到耿达的路,位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上。该断裂带是花岗岩体,地质结构比其他地方都要破碎。

  1亿立方米的石头往哪儿堆

  根据国土资源部航拍测算,仅都汶路沿线垮塌体就达3.2亿立方米,而堆积在都汶路面上的石头有1亿立方米。这相当于紫坪铺水库震前蓄水量的1/3,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峰值的一半。

  “如果把唐家山比喻成悬在绵阳头上的一盆水,那垮塌体就是悬在都汶路头上的无数炸弹。”路线专家王登茂比喻。从山顶到山脚相对高差大概1000米,即使一颗小石头掉下来都是能量巨大的炸弹。

  这1亿立方米石头往哪儿堆?如果全部推入岷江,岷江下游水位将抬高10米。如何抢通保通,最终研究决定,在映秀以上,翻越垮塌体,只开通一个便道,四川路桥采取这种方案绕过了处理垮塌体的世界难题。

  但最终还是要处理这些垮塌体,专家们正在设计方案。

  单跨60米战备钢桥世界第一

  躺在都汶路上的拦路虎之一:彻底关大桥,11跨垮了3跨。目前正在架设60米的战备钢桥。

  战备钢桥最高规格为50米,单跨60米?从没架设过,必须订做。

  设计院专家提出3套方案。一是修复该桥,工期至少半年。二是把垮塌的3跨换成钢桥,但经检测桥墩出现问题,也要加固,工期也较长。三是架设充满挑战性的60米钢桥,工期大约1月。

  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推进。第三套方案被选中。

  岷江水面约300米,压缩水面到60米已非常不易。而且,水面压缩后,水流更加湍急,为了防洪还需填方、修泄洪槽、导流坝、打钢管桩。“有的施工方法,以前没用过。”桥梁专家姚红兵说。

  如何在45米水下检测施工

  如何在水下检测桥墩?如何把严重移位的桥面复位?这些也是世界难题。

  姚红兵以横跨紫坪铺庙子坪大桥为例,解释检测45米水下桥墩受损难度:先请潜水员下去看,水浑浊,看不清楚,加上不是桥梁专家,也无法得出结论。再通过水下摄像机拍摄,终于掌握桥墩病害资料。

  地震造成桥面严重移位,最大的一跨桥面移位半米多。如何把2000吨的桥面拉回来?水上操作,吊车派不上用场,一个千斤顶又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必须20个千斤顶同步用力,方案出炉,并联使用20个千斤顶,用机械加压使它们保持同步。

  修复隧道的难度也不小。隧道专家李海清说,难点在于存在瓦斯爆炸的风险。瓦斯浓度达到5%-16%容易发生爆炸,超过16%容易燃烧。在震后第3天,经检测,草坡隧道瓦斯浓度竟然高达80%。尽管如此,一套整治方案即将成型。

  记者手记

  这次采访,我感到“需要技术、更需要责任”,绝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它渗透了所有参与抢通、保通损毁公路人员,对这块土地的眷恋,对职业的忠诚。神圣的使命感让他们勇挑世界难题。

  从5月14日开始,王登茂陆续从都江堰徒步前往汶川共4次。他无法忘记滔滔岷江上那座倾斜达60度的吊桥,有恐高症的他一手抓上面的绳子,一手抓下面的绳子,走到桥中间,晃动幅度一两米。“往前走吧,绳子这么粗不会垮的。”当时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无论如何要走过去。6月6日晚,他露宿在受灾群众留下的彩条布篷里,由于天太黑人太困,醒来才发现居然和一头猪躺在一起。

  陈朝晖至今还不能从那段恐怖经历中走出来。不复存在的公路、遇难的乡亲们……沿途所见让他患上强迫性失忆症。映秀到耿达的路是他和同事一起设计的。地震后,他要去看看自己设计的路,在一个大滑坡点,他一脚踩空,整个人往下滚,滚出几米后,被解放军战士接住,才没有掉进岷江。从此以后,他就不说话。当他走通这条路时,整个人完全虚脱。“我好像完成了我该完成的事。”他只对记者说了这一句话。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