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的金秋季节, 我跌跌撞撞地就步入了我的四十五岁生日。女儿说:老爸,我都给你说不到一块了,我们有“代沟”了。
是的,也许我真的老了,离坟墓越来越近了,但我从心里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老。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须多言,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在开始老了。
我开始喜欢回忆往事。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学生生活、工作中零零碎碎的片断,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闲下来就喜欢去追忆,虽然苦涩,无味,但始终就像人生来就要吃饭一样,一日三餐不可缺少,天天都要去想。
我开始关注我的身体。为了不让自己过早衰老,我去学习拉丁舞,摩登舞。把华尔兹的绅士,恰恰的辛辣、牛仔的嬉戏和奔放、探戈的刚柔并济、斗牛的激情和刚劲、桑巴的柔美和游动,跳的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别有一番味道。
我开始注意我的脸庞。我买台湾的“纤丽”保洁霜去掉我脸上的“死皮”, 我买沐浴液清洁我的皮肤。尽管这样,单位的妹妹当面叫我哥哥,背后却仍叫我“鬼老者”,让我的虚荣心大打折扣。
我开始注意我的膳食。坚持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牛奶,鸡蛋没有少花钱;青菜,水果没有少吃,一日三餐讲究营养的均衡和搭配,感谢生活,我没有体会到过饿的滋味。
我开始喜欢栽花种菜。看着开花结果的蔬菜,含苞待放的蓓蕾,就像我写文章一样感觉舒心惬意.吃着我亲手种植的无公害,环保的瓜果蔬菜,像小孩过年一样快乐。
我开始喜欢小动物。小猫、小狗、小白兔……只差没有喜欢大灰狼,老虎和狮子。连老鼠偷吃了我的大米,老猫偷吃了我的腊肉,我都认为非常正常。美其名曰: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我开始喜欢看小时候自己喜欢看的“小人书”。成套的看,《三国演义》,《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还有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我的班长李小芳》,只要时间允许我反反复复地看,好像在欣赏什么古董,让人如此的痴迷。
我开始喜欢我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执意珍藏。《中国式离婚》我看了六遍,每一次看了都有很多的感悟,特别是刘东北对背叛的理解我自感经典。肖莉, 娟子这两个知识女性的形象和独特的气质,我非常欣赏,加之陈道明和蒋雯丽精彩的演技让我为之倾倒,我不得不高价收藏.
我开始喜欢翻看原来的旧东西。特别是《榕树》杂志首刊,上面有我的名字和文章,我为我创办了《榕树》文学社和《榕树》杂志感到骄傲而自豪。翻看当时指导老师给我对文学社的定位和首刊每篇文章的建议,特有成就感.“陶陶戚戚自成诗,书写校园历史”,仿佛又让我回到学生时代。
我开始喜欢上了经典老歌。《台湾同胞》、《航标兵之歌》、《柯山红日》、《海滨之歌》……还有我在小学表演过的《唐古拉之歌》。沙拉.布莱蔓的《月光女神》是我的最爱也是我跳华尔兹的首选舞曲,就是这些许多许多美好的歌曲伴随我生活。
我开始喜欢上了伤感。从朋友的逝世到小猫,小狗被遗弃;朋友的结婚和离婚,花草树木的凋零枯萎, 小时候经常嬉戏的永宁河的枯竭到红岩山庙宇香火的衰退,都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伤感充足的理由.
我开始喜欢上“情有独钟”的感觉。喜欢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凡是我看上的通通买回家。朋友同事介绍的,再好我不屑一瞥,我坚信我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就像我第一次看上“萝蒙”衬衫就相信这个品牌而一直购买这个品牌穿着至今。
我开始喜欢旅游。一个人去“悬棺”探密、峨眉山看日出、乐山拜大佛、瓦屋山享休闲、长江畔访《榕树》……一个人旅游,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抛开了需要我去照顾别人或让别人来照顾我的麻烦,因为我相信“我能”。
我开始喜欢思念同学、朋友。逢年过节都要给有通信联络的朋友发个短信问候问候,一想起某位同学就要给他一个电话,让每一个名字温暖我的心。特别是想起唐英----我小学至初中的好同学,好朋友的早逝,是我一生揪心的痛。
我开始喜欢安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放响音乐,和我的“情人”---文字相伴。宁愿在家煮稀饭吃也不愿去参加那些无聊的聚会,看着人们海吃山喝,嘴角流油心底厌恶,我还是“意气乾坤郭小眠”算了。
我开始喜欢认真的读书。斜躺在沙发上,重温《文学概论》、重看《百年孤独》、重学大师们的文章,著作。我不喜欢流行作品但喜欢有争论的东西,陈希我的小说我就喜欢,文字朴素温柔,我的心脏也可以承受。
我开始喜欢在逢年过节躲在家里。关了手机,提开电话,幸福的小睡或听听经典老歌,上网找朋友聊聊天。高兴了也打打“连连看”,锻炼自己的思维快捷能力。还有就是驱车去乡下,呼吸带有泥土芬芳的空气,静看“山前村童跨犊归”的写实画卷。
我开始喜欢玩股票、玩基金、买债券。连几十年做梦一次都没有梦见过钱的我居然玩起了彩票成了“彩民”,居然有了一些“彩友”。虽然一次次与奖无缘,但仍然乐此不疲, “彩友”说的好:对,玩的就是心跳,是智慧。
我开始喜欢选择幽静的地方去休息。“南寿山”公墓是我常去的地方,清净幽雅,看着一个个安静的灵魂静静地躺在这里,远离城市的繁杂独享青山绿水,风车小桥,好生羡慕。望着殡仪馆烟囱里冒出的袅袅青烟,我知道我也会是这里的客人。
我开始喜欢“放纵”自己。我每个星期去按摩一次,去洗一次面,洗一次蒸汽浴,去KTV放松一次。我再不会因为生活而像奴隶一样不吃不喝地工作和生命作对,我再不会充当“写手”兼“奴才”的角色,我坚定为我自己而活的信念,为自己作一回主。
我开始不喜欢结识新的朋友。我不像歌里唱的“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我小时候读《增广贤文》我学了一句“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上新棋局局新”,“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我认为还是珍惜那些可以拂平自己内心疾苦的友情是最重要的。
我开始不喜欢熬夜了。我有必要熬夜吗?对着电脑给不认识的愁女,“怨妇”、“愤青”、“老残”瞎聊,使两眼干涩,倦容满面,值吗?我去打扫厕所,扫扫院子还可以博得左邻右舍的赞誉:这人真勤快。我的虚荣心可以得以满足,精神又为之一振。
我开始不喜欢喝我吃了几十年的白开水。开始喝老家的“老人茶”,经济宽绰还可以买上一二两极品“铁观音”放在桌上装装门面;女儿给我买“红牛”,“酸牛奶”我勉强喝之,以掩饰我的无知。
我开始不喜欢一脸正经,正襟危坐,高谈阔论。世界局势我可以左右?国内外形势我可以预测?天灾人祸我可以阻挡?物价飞涨,“大小非”减我可以控制?人多的时候,开会的时候我坐在旮旯头闭目养神,编织自己的网,努力把自己装进去。
我开始不喜欢指东说西,逞刻薄之能。我感觉没有什么意思,因为“神六”和“二弹一星”的元勋们,我在电视上都亲眼见过。而领导们的管理水平和小偷们高超的技艺我永远都学不会,还是静坐常思己过.
我开始不喜欢理睬别人。我不理睬别人我也不希望别人理睬我。有人说:皇帝死了都要借把“掏锄”,我却不,因为我不是皇帝。不理睬别人是想图个清净,减少些不必要的烦恼,不必要的应酬,不必要的人亲往来和杂八乱谈.
我开始不喜欢疾步上班。我慢慢的走,我任汽车喇叭长鸣。去银行办事我开始有了耐心,反正有空调慢慢地排队;去市场买菜我开始讨价还价,有时为了一分钱都会争得面红耳赤;去眼镜行的次数开始增多,由近视演变成“老光”的进度正在加快。
我开始不喜欢去理发店。剪一次我头上那几根毛可能每根头发要用“元”计算,我真希望它寸草不生,省去很多麻烦。智慧的象征一天天在凸显,居然有了自己的“粉丝”, 居然有人找我签字,我故作谦虚内心十二万分地高兴,龙飞凤舞地签下“狼行天下”几个只有我才认识的字, 心里无比的甜蜜。
但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活到四十五岁还未显老成,第一次感觉我还充满青春的活力,第一次感觉到受人尊重的骄傲,第一次感觉到雄辩的威力,第一次感觉到知识的力量,第一次感觉到我真正的存在……
我再不会去讲“假如”,“如果”之类的废话,也不会再去提“想当年”之类的话题,像祥林嫂一样让人厌恶。除了写作、音乐、舞蹈外,如果能够增加一些爱好,自然是件好事,只要别人别把我当疯子就好.
走进了成熟的四十五岁生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明白了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是现实的,幻想的东西永远不可能存在也没有生命力,因为写在纸上的生命和希望永远是虚无的。
今后的路还很长,要经历的事情还多,我将努力用理智控制感情,用道德控制感情,用责任控制感情。借生日之际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同学、同事以及我的“敌人”和不同政见者,是你们让我拥有了今天,拥有了今天恬静的生活
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做自己喜欢的事,紧紧扼住命运的喉咙是我不懈的追求,我愿是疲劳的鞋子但永远向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