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楼主把我家的照片传上来让大家欣赏,冷铺子的来历很复杂,听老人说这里是叶姓人家的先人修建的,叶姓先辈开始时在这里卖凉水醪糟,以前这里有口古井,里面的水是冬暖夏凉,带一点甜味,他们就用井里的凉水兑醪糟,以解路人的饥渴,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冷铺子。叶家人在这里发财后,就在冷铺子靠山的地方修造了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叫叶家湾,解放后,那里的房产就分给了很多人家,有冯姓,刘姓,更多的是雷姓的人家,唯独没有叶姓的,后来听说叶姓的人家的后人散落在上海,重庆等地了。
冷铺子历来就是古驿站,从这里开始远可到重庆,阆中,南充,遂宁,也是必经之地,那是的路面上都铺的是长长的青石板,也方便人们行走,冷铺子后面往黄甸走的大山叫光禄山,和往玉龙方向的一座衣落山还有一段很神奇的故事,传说古时有个土皇帝想篡位,被皇帝追擈,逃到衣落山的时候,衣服就掉了,逃到光禄山的时候衣服就全掉了,所以就叫光落山。
在我的童年印象里,冷铺子在河边的一段路边还有一座石刻的老爷像,两边还有对联,可惜也不记得了,从那里有一条沟叫油坊沟,有一座水磨,很远的人都到那里磨面粉,现在也早不存在了,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水磨坊了。从油坊沟过来还有一处化钱得洞,专门烧人们用过的纸张,因为古人是很尊重文化的,凡是用过的纸张都要在专门的地方烧掉,那是的人擦屁股是从不会用纸的,也免侮辱诗文,后人读不了书。在冷铺子对面的山嘴,也前有株很大的古柏,要几个人才可以合抱,可惜在建人民公社时被锯掉,当时根本没有办法用人抬,是用拖拉机拖走的。
最可惜的还是冷铺子本身的建筑,整个建筑群是古建筑那是没有疑问的,从山脚算起整整四层建筑,在被坼掉的地方本身是个天井,天井上面还有一层建筑,整个算来应该有100多间房屋的,那时临江公社整个机关全部都安排在这里,是个很热闹的地方,每到逢场的时候,那真的人流是络绎不绝,一路一路的,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特别是快过年的时候,很多从外地回家过年的人,为了尽快归家,是马不停蹄的深夜行走,很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叫我在吊脚楼上的窗口给路人点灯照路,这些人可以说从小就感动了我,他们为了归家那真是不辞辛劳。
关于冷铺子我想说的还太多,可惜我口拙,不能把更多的说与大家,在这里我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说出更多的关于冷铺子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