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26|评论: 37

[转帖]一撞就断成两截——绝对坑人的“广本雅阁”图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7 00:34 | |阅读模式

最近日本闹的很欢(看看各大网站报道)可是我们的广大百姓没有意识到他的危害和目的~!还一味的购买小日本的垃圾~!醒醒吧~!别再拿生命开玩笑了~!!!      请看到此帖的朋友们~!网友们~!多多的转贴~!转发~!告诉你身边的朋友~!不为别的~!为的是在此次车祸中牺牲的同胞~和让更多的华人认清日本鬼子的丑恶嘴脸~!!!谢谢~!!!         揭示内幕,有限探索-------广本篇(转贴汽车中国,作者为工厂司机)   本人认为本文是难得的非常专业的好文章,让大家学习一下专业知识,是很有好处的!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近期围绕广本一事引发了很多争论,有些很偏激,有些是无知,我说的"无知"是说有些朋友不是从事汽车制造行业的,说出来的话让我看了觉得可笑.所以我想结合我的工作情况来客观,简单的分析一下.因为我不是高级技师,也不是工程师,所以只能做到这一步,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高人指正.(我从199年开始在一汽大众工作的,不仅对捷达,高尔夫,宝来,奥迪非常熟悉,因为工作之便还经常接触到其他相关品牌的一些相关资料,所以多少还有点发言权.)   这是两张图片!因为我没有图纸,从网站上下了一张,第二张做了彩色标注,我想大家能看懂!

图1

  一.焊装好后下线的白车身是银白色的,也就是钢板原始的颜色,普通人如果不了解汽车,是不会看明白究竟有那些地方有"拼接焊缝"的   二.应该在单位拍实际照片,要是用数码相机,还能很方便的COPY到PC里.但我的宝贝还在商店的柜台里呢,不好意思.手机的像素不够,试了下不行,还是放弃了   三.焊装好的车身叫"白车身",在进行最后装配前还要在涂装车间进行以下几道工序:   1.喷涂三遍防护漆:第一遍工序是电泳底漆;第二遍是中涂漆(有些国内黑心厂家把这道工序省了,是谁大家心里清楚,至少我们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从来不这么做!);第三遍才是最后的面漆.这三道漆在安全方面起防腐蚀作用,不直接影响车架的抗冲击能力!   2.安装数十个堵件.十余个是工艺堵件,做防腐后要拿掉(都是一次性的堵件),其余的都是随车永久堵件.也不对车身的抗冲击有影响.   3.涂刷三遍防护漆胶(PVC):第一道是粗密封,第二道是底板防护,第三道是细密封,(PVC是车身防腐的最关键工序,特别是车身的前发动机盖和后行李箱盖受影响最大.在前后盖加强筋焊缝内涂满PVC后,钢板的抗冲击力可以提高很多!!!可国内有些厂家连这也敢省!大众集团的防腐是"全球的产品防腐10年",最近提高到15年了.不是我在吹牛,谁不信可以向各专业汽车网站,杂志,报刊咨询!我要是说谎我是王八蛋!!!和那些黑心的品牌比,大众的汽车确实存在"质量过剩",可有些网友对此加以冷嘲热讽,嗤为无稽之谈!!!不信等我整理完"德国车系"和"日本品牌车系"的对比资料证明给大家看!!!   4.铺装十多张减振消音垫片.这个东西和安全没关系,国内有些厂家更不会增加这个成本!反正装没装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消费者不知道车上有这种部件,就是知道你也看不到,因为上面还要铺装其他部件,全遮住了.黑心呀,我是看到有些朋友修车时才发现这个秘密的.可怜宝来和高尔夫用的是奥迪级别的"磁力垫片"(捷达的是粘性垫片),怎么和那些"性价比高"的日本车拼价格???   5.注蜡.其中奥迪采用的是更高级的"空腔灌蜡"工艺.主要是防腐.   6.修饰,打磨,有轻微漆面划伤的返到"综合修饰线"处理;严重的换备件,备件做报废处理;   7.检测合格扫条码,铺防护罩发往装配车间.   四.之所以将以上汽车的涂装生产工序介绍出来,是想让大家明白这样个道理:汽车车身安全性能在设计时就   已经决定了硬性标准.能达到什么程度在从焊装生产线上下线时就无法改变,只有涂装工艺会对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前后盖的PVC喷注属于直接影响).如果出现意外事故,一个是车身超出了安全受载极限,这是正常的;另一个就是人为的安全隐患!这个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操作者,生产设备,生产材料,工作方法,生产环境"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是坚决不应该发生的.因为汽车质量直接影响到将来驾乘人员的生命!!!

图2

在这张图例里我画了标识线,不可能将所有的焊缝都标出来,只是针对广本有相关的地方才做了标注   1.绿色的是两根前纵梁,虽然是空心的,但所用钢板非常厚非常结实.车身的骨架就象人的脊椎骨一样重要.发生正面撞击时,这两处产生的破坏能量极大,要是不幸撞到正地方,对不起,请祈祷吧!奥迪车系在两个纵梁里又加装了一个小一圈的钢套,强度就更高了.   2.蓝色的是"A柱",黄色的是"B柱",紫色的"C是柱",也都是厚钢板焊出来的矩形框架结构,同样奥迪在A.B 里侧加焊钢槽(不是钢套了),虽然A,B柱相对细了些,但硬度仍很高.   3.橙色的门槛和顶架横梁也是空心钢梁结构,同样加焊钢槽,门槛非常厚重,上面有好几道沟槽,属于能量吸收区.   4.红色的是底版和车座的焊件焊接处,这是A4款的,A6的焊缝在和棕色区域之间的位置.   5.轿车底盘是上下两层钢板,下层的是整张的,上面这一层由多快焊接而成.这一点是全世界的行业标准.(不明白为何新闻里报道说那辆广本是和此相反的???因为我见过的其他车架底盘没有这样的状况.如果不是误报,那一定有问题!

图3

好啦,刚才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让大家看了下AUDI的基本车架构造,下面就针对广本的车祸照片简单分析下   1.广本车身断裂出很可能就是焊接处,否则怎么会"非常整齐"?当然在外力和惯性下非焊缝处也可能产生这种情况,就好象撕裂成两半.但我估计后面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顶盖不就是"很不整齐"吗?看不出来是两层钢板,只是觉得奇怪:既然一层是拼接的,一层是完整的,断口怎么会那么齐?两层断口完全一样,真象是用刀两层一起割断的!实在想不通!   2.车架顶部的钢梁好象是单片钢板压制成的,没有加强钢板或加强筋部件.(至少图片里看不到!)而且从断口看钢板很薄,我考虑到了图片的比例问题,还是觉得钢板确实有点薄.(个人意见)   3.怀疑顶部钢板和车身连接处的"流水槽"采用的是"铆焊".因为能看见顶部钢板上有小孔和车架上类似铆钉的小突起.当然这不是不可以的,只是一般德系车此处采用的是"激光焊",不会产生铆钉间隔处的空隙,强度更高!   4.车门槛也压制有能量吸收区,实在是没有看出来有附加的钢槽类焊件.两侧的门槛竟然都断裂掉,而且左侧的那么整齐,要知道那可是四个立面的钢板啊,实在是恐怖!!!   5.车顶棚没有划痕伤,没有明显的撞击凹陷,推测应该是车顶棚在翻滚中未曾产生过碰撞.主要的破坏力来自侧面,只是不知道两面是否都产生过强烈撞击.右侧肯定有过多次碰撞,右前门凹陷,门框折断,但这些撞击部位还不会让车后坐断裂出去的,应该还有比这些更惨烈的强烈撞击发生过......

图4

  1. 没什么好说的了,车身右侧这个地方发生过强烈撞击.因为车身拧向左侧,后排右坐斜向塌缩,而左后坐变形不大.   2.如果说左侧没有发生过撞击,那仅是右侧的撞击就将车身断为两截,而且这部分是向上拱起,那曾经产生的撞击力度可真恐怖!   3.左侧似乎真的不曾发生过撞击,你看--后坐垫没有明显变形.如果发生过撞击也不会很大.但为什么这一侧的门槛会很整齐的断裂掉呢???   4.左侧没有发生强烈撞击,车身的C柱竟然脱落?因为没有这一侧的照片,无法进一步分析,不想妄加评论.

   针对这些图片的的介绍就写到这,下面就谈下我的个人看法和值得关注的疑问   1.先说车辆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我相信广本的员工应该是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标准来操作的.因为这是一个生产工人的基本素质,那刨除了人为的因素,就是材料有问题了吗?不一定!   2.广本的钢板是比奥迪A4的薄一些,但它的价格也便宜的很啊(同样都是B级车价格为什么差10万--30万呢?我的另一篇文章会揭露的的,敬请关注),问题就在这里,这种薄钢板是否符合它的设计要求?如果是合格的,只能说明车祸造成的冲击力度超出了设计能力的要求,这不是车的问题.如果这种薄钢板是偷工减料的替代品,那就是违法的,也是车身短裂主要原因!但我们不可能知道广本的实际标准是多少!但如果你的车没有质量问题,为何还几次派人来进行协商赔偿的问题,这和厂家无关啊?难道是... ...   有一点可以肯定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在关系到生命安全的产品对比中,你能说"这个钢板厚产生的价格太高;这里多出的气囊价格不合理"吗?在这时生命真的能用金钱来衡量吗?你要说能请告诉我"一根手指头多少钱;一只手多少钱;一只手臂多少钱...一条人命值多少钱???"   3.电视新闻里说广本的后坐如果加装气囊会好些,但这辆车本身没有,也不是有气囊却没弹开,所以这不是车本身的质量不好,只能说这款车的配置安全系数低一些.   4.我接触到的“车身完全断裂”的资料里几乎都是其他车辆或物体撞击造成的,象广本这辆“自行翻滚中断裂”还没见过。我想既然车体右侧有多处撞击痕迹,应该是在翻滚中砸到隔离墩后已经有一定的损坏了,车尾部可能又撞击到路面上,最后完全断开.   5.我不能说我们公司生产的奥迪A4在这样的车祸里肯定不会发生这样的后果,那是不负责任的吹牛。我只能说因为奥迪A4的钢板更厚;车架里多处装有加强钢制构件;头部安全侧气帘...如果乘客在系上安全带的话,情况很可能就不是这样了.还是安全行车最重要啊!!!   好了,就先说这么多吧,虽然我无法对车体断开下结论,但"广本质量就是这么差"判定显然带有不公平的色彩.我想我从始至终都是比较客观的来分析这起事故,没有带着"这是小日本的车"来看待问题的,那不公平,我们只是就事论车,虽然我自己也觉得好象不应该写这篇文章,让人觉得"广本"挺冤,虽然我同样痛恨小日本,但黑与白是不能混淆的,事情的真相也不应该带有偏见,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2005年1月8日在长春紫荆花饭店门口发生的车祸,该车被大众捷达以不到50KM速度侧面撞击。图形如下:

后经过证实,是一辆A6以大约90的时速撞的,不过本田雅阁也够软的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所有人都在和家人团结过年,不过此时,有那么一个不幸的家庭产生了.在过去的2004年,广州本田雅阁已经发生了数起事故后车身断裂,造成车毁人亡的事情,这个热门的话题还没有结束,谁知道这次不幸又发生在了广本飞度的身上。造成车祸的原因不明,但是车身断裂的场面让人惊叹,因为车速看起来并不快,断裂的车头(北京PASSAT断车头的事故,车头甩出去50米远,撞击时速135)还藕断丝连的在车的旁边,从不堪入目的底盘看来,车身的刚性之差不言而喻。

     至于反复出现的车祸中车身断裂的事情,我想厂商迟早要给中国的消费者一个说法。 大家来对比一下,20多万的雅阁还不如10来万的小菠萝~!小日本的心多黑呀~!

3月1日上午,在浙江省乐清市104国道北白象镇下段,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侧倾翻倒,压在一辆银灰色的波罗轿车上。所幸有惊无险,驾驶员安然无羔,从后门逃出。      到这一幕幕的悲剧事件~!受伤的同胞们~!无奈呀~!   请看了后热血沸腾的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朋友们~!   我们一起抵制日货~!!!

日本工业产品产销特征:一等品卖到欧美;二等品自用;在中国建立工厂专门生产三等品,美其名曰“针对中国大陆特点优化设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5-4-2 23:32 |
[em07][em07][em07]

发表于 2005-4-5 11:06 |

发表于 2005-4-5 14:40 |
日本汽车之所以敢对国人出售质量按等级比销往欧美地区的车辆,完全是因为它看不起我们中国人,再加上我们一些权威部门不是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出发,加之有关质量标准滞后于某些企业的标准,难怪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像这次的检测报告,就是完全依据本田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审定的,日方肯定不会提出不利于他们有关车辆有质量问题的依据,但正直的中国人都看得出,小日本的企业,给他们的政府一样,政府从来就不承认战争罪行,是个典型的流氓国家,这下好了,它的企业一样,也拒不承认其产品有质量问题,这不是强盗逻辑是什么啊?给它安个名字,就叫着流氓企业好了。

需要说明一下的就是,日本的产品分四等,一等品自己使用,二等品销往欧美、中东,三等品销往东南亚、非洲国家,四等品就理所当然就销到中国了。

发表于 2005-4-5 19:47 |

四等品都是压仓的了

还要高价卖给中国

更气人的是中国还有很多人去买啊

哎~~~~~~~~~

发表于 2005-4-6 22:52 |

谢谢太阳兄的哈!!!

你不是切学习的嘛?

发表于 2005-8-4 10:17 |

好帖,留着以后慢慢研究。

发表于 2005-8-4 11:29 |

买日货=自杀!切记!切记!!

发表于 2005-8-14 19:27 |
好帖不要沉,国人该醒醒啦![em05][em05][em02]

发表于 2005-8-20 14:34 |
[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5-9-10 19:47 |
买车要三思啊!不要去买刚出来的什么新车,实际上就是一个试验车!同志们小心啊!

发表于 2005-9-26 23:46 |
[em04]

发表于 2005-9-27 14:01 |
[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6-3-5 16:08 |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6-3-6 09:17 |
分析的精辟、透彻。
发表于 2006-3-7 20:53 |
看了半天怎么没有图片?[em03]

发表于 2006-6-2 16:57 |
危险啊,再也不坐日本车了

发表于 2006-6-7 16:49 |
买日本车的死了背时,把别人的垃圾车高价买回来还以为是个宝,坚决不买日本鬼子的车

发表于 2006-6-18 13:53 |
[em04]

发表于 2006-6-19 22:12 |

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抵制日货。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