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晴
深夜四点过,突击队一名队员急性阑尾炎发作,痛得在地铺上打滚。随队的医生作了紧急处理,队员们也前去看望和帮忙。指挥部决定将这位来自兴隆镇年仅22岁的队员,送往理县县城指挥部的临时医院就诊,同时也派了一名队员守护。
早上5:30,队员们起床,简单洗漱后,大家列队吃早餐。饭前,张春林和张报两位同志向队员们作了讲话,要求大家严格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安排,保证坚决完成任务。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说昨晚没有睡好觉,在帐蓬里紧贴着地面睡觉,一会儿余震就来了,摇摇晃晃的,地下巨大的声响把人惊醒了,弄来整个晚上都睡得迷迷糊糊的。
早上7:00,指挥部和突击队各排排长前往蒲溪乡实地查看了解情况,并与蒲溪乡书记、乡长共同研究了公路抢修方案。通往蒲溪乡的公路基本上被地震塌方和岩石损毁,又处在两山之间的小沟上,抢修的难度较大,加之余震不断,飞石不断,可以说这是一项急、难、险、重的任务。两边的悬崖最窄处仅十余米,又无可避险的地方。正当大家在现场查看的时候,“轰~嗡~~”的两声,地面抖动起来,山上随即滚石乱舞,浓烟滚滚。原来是余震来了,大家毫无惧怕,继续查看现场。中午,指挥部张雅军带队前往理县县城,与理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协商有关抢修公路事宜和我部的后勤保障事宜。
理县县城有手机信号,只有联通有信号,借此机会我给家人打了电话,向他们报平安。晚上,指挥部召开了会议,研究部署抢修公路的事情。张春林对任务进行了安排,要求明天抵达现场时要演练施工疏散方案,明确信集号的规则,明确各排的安全员,一遇险情要紧急疏散,确保施工和作业安全。海智武强调了管理事宜,要求着装整齐,严格纪律,熄灯后准时休息,不得高声喧哗。张报要求要做好突击队员的思想动员工作,力争尽快完成任务;同时,要加强对队伍的管理,确保安全。机具作业要合理调度。每个班排要放置垃圾箱,集中统一处理。
会议决定我负责联系一排的工作和组织宣传报道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和一排排长陈亮去作战前动员,做好全排43名突击队员的思想工作。听陈亮说,有两名队员有情绪,也带动了其他队员的情绪,大家不是不想去抢修公路,也不是怕危险,而是觉得部队的生活没有安排好,也没有马上组织去抢修公路。在帐蓬里,陈排长先讲了任务,我接着讲完成任务的意义。我主要讲了大家心里都关注的问题,也讲了部队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同时讲了上级关注大家的生命安全问题,希望队员们发扬泸定人民的精神,克服困难,真正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力量。队员们听了后,情绪都很不错,对心里担心的问题也就释然了,有的队员还说“绝不拉稀摆带,绝不给泸定人民丢脸!”这让我和陈排长感到十分放心。他们都是来自农村,自愿主动要求参加突击队的,他们有的也是受了灾的,不过没有这里的灾情严重;他们也都有亲人牵挂,但为了为灾区人民贡献一份力量,他们义无反顾地冒着危险来到这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他们不好管理,但把有些事情说透了说明白了,他们也就理解了,就愿意安心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
晚上下起了大雨,值班的队员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都没有休息,还在大家入睡的时候主动把每个帐蓬的排水沟疏理了一遍。今天,营地为了处理垃圾和粪便,专门在营地附近修建了简易垃圾坑和厕所,既方便队员也方便附近的群众,也保证了营地的清洁卫生。队员们自觉地找来纸箱,把垃圾放在里面,随时将垃圾扔到垃圾坑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