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为广元在地名命名中注入感恩文化的做法叫好
看到5月4日广元新闻网一篇报道:《广元在地名命名中注入感恩文化》,笔者深为感动。感动之余不仅为广元市的做法叫好!
突入其来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神州大地,爱心潮涌,举全国之力支援地震灾区,成为全国上下的共同心声和实际行动。为倡导感恩文化,让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风格发扬光大,广元市适时将感恩之情融入地名命名工作,即:在制定援建项目命名方案时,本着既遵循有关法规,又充分尊重援建方的意愿,做到合情合法。
目前,全市命名具有感恩文化色彩的学校、工业园、企业等援建项目43条。其中:学校31条;乡镇卫生院7条;街道5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川浙工业园”,具有黑龙江特色的“龙江工业园”,具有澳门特色的澳源体育场等援建项目名称已闻名遐迩,老幼皆知。
作为地名管理的职能部门市民政局表示:在以后为援建项目命名的过程中,将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四川省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进一步利用地名的传承功能播种感恩文化,充分体现援建方意愿,规范命名程序,以实际行动记住这份深情厚意,见证这段历史,展现广元人民精神风貌。使“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唐·陈润·《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老舍《茶馆》第二幕:“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一个人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知道感恩,就不会为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更不会一味索取。学会感恩,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让我们用心交流,感谢5.12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
让我们记住广元的感恩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