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54|评论: 29

【5.12征文】吃菌子不忘疙瘩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7 10:39 | |阅读模式
 

    青川盛产木耳,菌子长在树根上,没有树疙瘩的滋润,就长不出菌子。于是就有了那句:“吃菌子不忘疙瘩恩”。意同“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

 

    5.12地震后,全国人民向广元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捐物、捐钱、捐力,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一幕幕的场景让人难忘、让人感动。这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他们把创伤化成我们美好的记忆,把困难化成重建的力量,他们让我们学会了坚强,更让我们学会了感恩。

 

    今年以来,广元市通过开展多中活动,对党和政府,对帮助过我们的人表达着我们的感恩之心,诉说着我们的感恩之情,将其化成我们自力更生恢复发展的强大动力。

地震后,广元南河石马坝社区居民深刻的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为了表达他们浓浓的感恩之情,他们把居住了20多年的无名小巷取名为“感恩巷”。该区居民侯绍斌在自家房屋外墙上雕刻了“铭记‘5.12’,感恩共产党”,另一户在自己加固的房子侧墙上,用红色油漆写着“感恩共产党,重建新家园”。在广元、在青川,老百姓自发的感恩行动还很多很多。

 

    罗强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在全国青少年和灾区群众中进一步开展感恩、自强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将“记得感恩、懂得感恩”这种美好的传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尤其是灾区。广元市东城实验学校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情,创造了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学校还有一堵“感恩墙”,墙上密密麻麻的贴着孩子们写的小纸条和亲自做的小卡片,上面写着“感谢那些帮助、关心、鼓励过我们的人,感谢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感谢我们的同学和朋友”。

 

    让我们共同唱响那首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5-7 11:15 |

“吃水不忘挖井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吃菌子不忘疙瘩恩”。

好!

发表于 2009-5-7 11:54 |

吃菌子不忘疙瘩恩,吃水不忘挖井人!

说的真好!每个人都应学会感恩,

知恩图报!

发表于 2009-5-7 11:26 |

懂得感恩的广元人!

发表于 2009-5-7 23:21 |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广元人懂得感恩

发表于 2009-5-8 00:07 |

 

 

“铭记‘5.12’,感恩共产党”

5.12的意义已经不是仅指地震,他还包含着一切!

发表于 2009-5-8 11:04 |
 

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发表于 2009-5-8 11:04 |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一个人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知道感恩,就不会为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更不会一味索取。学会感恩,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

发表于 2009-5-8 11:05 |
 

【转】为广元在地名命名中注入感恩文化的做法叫好

   

看到5月4日广元新闻网一篇报道:《广元在地名命名中注入感恩文化》,笔者深为感动。感动之余不仅为广元市的做法叫好!

突入其来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神州大地,爱心潮涌,举全国之力支援地震灾区,成为全国上下的共同心声和实际行动。为倡导感恩文化,让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风格发扬光大,广元市适时将感恩之情融入地名命名工作,即:在制定援建项目命名方案时,本着既遵循有关法规,又充分尊重援建方的意愿,做到合情合法。

    目前,全市命名具有感恩文化色彩的学校、工业园、企业等援建项目43条。其中:学校31条;乡镇卫生院7条;街道5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川浙工业园”,具有黑龙江特色的“龙江工业园”,具有澳门特色的澳源体育场等援建项目名称已闻名遐迩,老幼皆知。

作为地名管理的职能部门市民政局表示:在以后为援建项目命名的过程中,将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四川省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进一步利用地名的传承功能播种感恩文化,充分体现援建方意愿,规范命名程序,以实际行动记住这份深情厚意,见证这段历史,展现广元人民精神风貌。使“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唐·陈润·《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老舍《茶馆》第二幕:“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一个人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知道感恩,就不会为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更不会一味索取。学会感恩,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让我们用心交流,感谢5.12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

让我们记住广元的感恩情谊。

发表于 2009-5-8 10:57 |
知道感恩的广元人!
    在乔庄镇,我所看到的真实一幕,听说唐山市志愿者要回去了,群众自发组织相送,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


群众和志愿者哭成一团。因为亲人要回去了!

发表于 2009-5-8 10:58 |
知道感恩的广元人!
    在乔庄镇,我所看到的真实一幕,听说唐山市志愿者要回去了,群众自发组织相送,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



妹子,别哭!可自己已经是泪人。

附件

妹子,别哭!可自己已经是泪人。.jpg (85.67 KB)

2009-4-30 15:44

妹子,别哭!可自己已经是泪人。.jpg

发表于 2009-5-8 10:23 |
5.12刻骨铭心的日子

汶川地震一周年

跪地的小朋友你在为谁祈祷

小小年纪真情可见

你在一定是在为灾区的人们祈福

这才叫骨肉相连

发表于 2009-5-8 10:23 |
5.12刻骨铭心的日子

汶川地震一周年

跪地的小朋友你在为谁祈祷

小小年纪真情可见

你在一定是在为灾区的人们祈福

这才叫骨肉相连

发表于 2009-5-8 10:22 |

                         《感恩的心!》

发表于 2009-5-8 09:58 |
做人要厚道,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

发表于 2009-5-8 09:57 |

感恩墙

 

发表于 2009-5-8 09:58 |
 
发表于 2009-5-8 15:12 |

【转】为广元在地名命名中注入感恩文化的做法叫好

   

看到5月4日广元新闻网一篇报道:《广元在地名命名中注入感恩文化》,笔者深为感动。感动之余不仅为广元市的做法叫好!

突入其来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神州大地,爱心潮涌,举全国之力支援地震灾区,成为全国上下的共同心声和实际行动。为倡导感恩文化,让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风格发扬光大,广元市适时将感恩之情融入地名命名工作,即:在制定援建项目命名方案时,本着既遵循有关法规,又充分尊重援建方的意愿,做到合情合法。

    目前,全市命名具有感恩文化色彩的学校、工业园、企业等援建项目43条。其中:学校31条;乡镇卫生院7条;街道5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川浙工业园”,具有黑龙江特色的“龙江工业园”,具有澳门特色的澳源体育场等援建项目名称已闻名遐迩,老幼皆知。

作为地名管理的职能部门市民政局表示:在以后为援建项目命名的过程中,将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四川省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进一步利用地名的传承功能播种感恩文化,充分体现援建方意愿,规范命名程序,以实际行动记住这份深情厚意,见证这段历史,展现广元人民精神风貌。使“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唐·陈润·《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老舍《茶馆》第二幕:“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一个人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知道感恩,就不会为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更不会一味索取。学会感恩,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让我们用心交流,感谢5.12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

让我们记住广元的感恩情谊。

发表于 2009-5-8 15:11 |
我学习了。
发表于 2009-5-8 15:10 |

上面说的好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