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全省今年高考成绩公布,据省考试院透露,今年全省理科第一名是巴中中学高三(9)班学生董伟,高考成绩为655分,其中语文106分、数学142分、外语137分、理综270分。
董伟现年17岁,家住巴州区回风管委会西华村五社,父母均属农民。据史料记载,这是我市自建国以来全省高考第一名首次落户巴中。
大家讨论讨论,他给巴中带来荣耀,巴中应该怎样奖励状元?
走近全省高考理科状元董伟
bz.newssc.org 2009-06-26 08:56:56 来源: 四川新闻网-巴中频道
 |
四川省2009年高考理科状元董伟 |
四川新闻网巴中6月26日讯(记者 刘敏 王晓莉) 记者昨日从巴中市招办获悉,四川省巴中市巴中中学高2009级应届生董伟以655分的成绩获得2009年全省高考理科第一名。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全省第一名首次落户巴中,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国门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第一次在第一时间屈尊到巴中来向巴中的学子示好!
勇夺全省理科第一名的巴中学子董伟平常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昨日下午,本网记者零距离和董伟、董伟的班主任老师刘勇和董伟的父母对话,对董伟作了全面深入了解。
董伟:我是一个喜欢思考和总结的人
来到巴中中学,在旁人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董伟:身着一件浅绿色T恤,一条浅色的牛仔裤,坐在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里,表情显得很平静。在和记者的交流中,董伟的话语不多,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出乎意料,内心很激动。
“得知高考成绩是在今天早上,听说昨天晚上可以查成绩,我昨天晚上查到十一点多,但是没有查到,高考后,估计的分数是640分左右。”董伟告诉记者。
董伟1991年出生于巴州区回风管委会西华村五社,父母均属农民,是巴中中学高2009级9班的学生。
对于自己的学习,董伟介绍到,小学是在老家西华山四村小学和巴州区六小读的,初中和高中就读于巴中中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中学后,文理科的成绩相当,高中分科的时候,因为自己相对喜欢理科一些,还是选择了理科。对于自己的选择,父母很尊重他的想法。对于自己的经历,董伟告诉记者,其实从小到大,自己的经历很平淡,和其他人也差不了多少。
在董伟的学习生涯中,并不是没有遇到过挫折,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因为自己自大而成绩下滑了十几名,但是自己当时并没有很着急,而是静下心来,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很快使学习成绩再次提高。
董伟告诉记者,进入高三后,学习生活比以前相对枯燥一点,但是自己还是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自己比较重视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关键是要找准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说学习数学,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学习好数学就是要通过多演练习题,多见一些题型,但是董伟却认为,多做题不一定就好,对于自己数学考得了142分的好成绩,董伟说最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还要劳逸结合,并不是死读书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对于自己的课余生活,董伟告诉记者,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与长处,课间没事的时候,常常会站在阳台上静静的思考,有时候在家还喜欢看电视。对于课外读物,董伟平时比较喜欢读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映像很深的作品有很多。虽然董伟性格内向,但是朋友还是挺多,平时放假的时候,常常和朋友们一起聚一聚,或交流学习心得,或一起上网打游戏,或者偶尔打一打台球,说到这里,董伟羞涩的告诉记者:“台球打得不好,最喜欢打的游戏是‘冰封王座’。”对于自己的生活习惯,董伟说,自己很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学习的时候就好好学习,该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
当记者问及董伟对于此成绩的感受时,董伟说:“自己的心情很激动,最多的是一种感恩的心情,很感谢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栽培和关心,感谢母校,给自己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自己获得的成绩,董伟并没有想过自己以后将要干些什么。对于理想,董伟说:“不想计划得太远。”采访中,董伟告诉记者,自己的格言是:不喜欢形式上的,憧憬明天与后悔昨天,都是对今天的犯罪!
考取了全省理科第一名,将要去哪所大学读书,董伟说,最大的可能是清华大学,然而想要读的专业,目前还没有决定。
 |
董伟和班主任刘勇 |
班主任老师:董伟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学生
在采访中,董伟的班主任老师刘勇告诉记者,董伟在学校很低调,做事情很踏实,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很融洽,是一个思想淳朴的典型的巴山孩子,细节决定成败,董伟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学生。
刘老师告诉记者,对于等待高考成绩,不只是考生和家长,对于高三的老师来说,昨晚也是又一个不眠之夜。对于董伟所取得的成绩,其实不难想象,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比董伟和他的家人更焦急是他的老师们,为了早点知道同学们的高考成绩,刘老师昨晚熬到今日凌晨三点多。“大约在凌晨五点的时候,张组长(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副组长张锡文)发信息给我们王校长说,他已经确定我班的董伟是全省理科状元。”刘老师在向记者描述他听到喜讯时的心情时说:“这是一个惊喜,那一刻,作为班主任,我觉得自己很成功,三年的付出值得!”
在刘老师眼中董伟有着稍偏内向的性格,没有超常的天赋,也看不出学习有多刻苦……然而他是个喜欢思考的学生,遇到问题从来都是不解决绝不罢休。
“他初中就在巴中中学读的,其实考入鸿志班的时候他不是第一名,是第三名,但一直以来,他学习态度端正,方法好,从来不搞题海战术,喜欢把遇到过的题进行系统归类,从一道题悟出一个知识点,然后进行延伸、拓展。”刘老师在总结董伟的学习方法时说道。
“他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好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他都经常帮助同学。虽然家境不是很好,父母都没有正式的工作,然而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总是慷慨解囊。”刘老师回忆起前段时间,在董伟等的带动下,班里同学积极主动为本校一个高二患病学生捐款的事时,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欣慰:“真的让我很震撼,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董伟和同学一起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爱心捐助,当第二天他把(对学生来说)很大一笔捐款放到我手里让我转交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平日里对他们的教育真的很成功,当我问董伟当时是怎么想的,董伟只说‘人人都给予支持,就会是很大的帮助。’我当时就忍不住表扬了他一番。”刘老师说。
刘老师告诉记者,对于董伟,给他的记忆很深的事情还有董伟给同学讲题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好成绩的学生会比较保守,在给别人讲解的时候会表现出不耐烦,而董伟却恰恰相反,他不仅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还很耐心地给别人讲解,这是一般的学生所做不到的。对此,董伟告诉记者:“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自己在复习。”
董伟在学习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当然,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这其中总有他的老师们的心血相伴。
“高一高二时的时候,名次基本在全校前五名,高三时一般保持在前三名。平时成绩还是比较稳定的,但在分数出来前我们都不敢有任何乐观的想法。在考试的时候,如果发挥正常,比照平时成绩,我们猜测董伟上清华的问题不大,但真的没有想到会给我们这么大的惊喜——全省理科状元,而且是巴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全省状元。”刘老师按捺住兴奋和激动,说:“虽然总体来说成绩稳定,但上次零诊考试的时候,考了五百八十几分,学校第十六名,这对他来说可谓意外了,也是最不理想的一次了。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从他的举动和状态上看得出他有些气馁了,这时我给他做思想工作,劝慰他‘平时不管是不是第一,只要把问题暴露出来就是好事,平时多出问题,然后解决了,才能保证高考时少出甚至不出问题。’很快,他放下了思想包袱,进入可正常的状态。”
“董伟取得了全省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其意义非同凡响:证明了巴中的教育水平的提高,证明了巴中学生是全省的佼佼者!而且,此次董伟所取得的全省第一名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第一名首次落户巴中,六十年,一个甲子的轮回!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国门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第一次在第一时间屈尊到巴中来向巴中的学子示好!”董伟的班主任老师刘勇告诉记者。
 |
董伟和班主任刘勇及父母 |
董伟的父母:董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
董伟的父亲董亮在巴中市公安局当物管,母亲王秀琴在巴中某宾馆的厨房上班,夫妻俩为了给儿子一个更加好的上学条件,早在董伟读小学六年级(2002)年的时候,就到巴中城里租房,平常夫妻俩在城里打工挣点钱,农忙时节就回家忙农活,现在住在老家巴州区回风管委会西华村五社的还有董伟的爷爷和奶奶。因为董亮在江北上班,本来打算将房子租在江北,但考虑到董伟上学能够方便点,就在巴中中学附近租了两间房子。采访中,记者来到董家的租房处,虽然是下午四点过,但是不到50平米的房间里的光线很暗,屋内的陈设虽然简陋,但是摆放得整整齐齐。
对于儿子取得的成绩,董伟父母淳朴的脸上写满喜悦,他们表示,儿子考得全省理科第一名,很意外,同是非常高兴,董伟的父亲告诉记者:“今天上午,董伟的妈妈去上班,路上听见别人说儿子考得不错,后来我去上班,有人告诉我,儿子考了全省第一名,刘老师也打电话来说董伟是全省第一名。听到过后,很激动。”“中午我在董伟幺爸家吃饭,想起上午的经历,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就像是在做梦一样。”董伟的父亲告诉记者,“这个第一名是他自己努力、同学的帮助和老师教育的结果,董伟不是天才。”
父亲董亮说:“董伟从小就很懂事,成绩从小也还可以,小的时候,每次放学回家后,他都是先把作业做好过后,才去耍,从小就听话。”但是,在董伟的成长过程中,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也会有调皮的时候,董伟的父亲告诉记者,董伟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每天中午回家吃了饭就说学校有事,丢下碗筷就走,这样过了几天,父母觉得儿子的举动有点不对劲,就偷偷的跟在儿子的后面,后来发现董伟其实并没有如实到学校“办事”,而是到游戏厅打游戏去了,回家后,父母很气愤,狠狠的教育了董伟,还让董伟写下了保证书。因为董伟自尊心很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背着父母去玩耍了,尽管后来董伟学会了上网,到了星期天休息的时候,偶尔也会去网吧,但是父母并不担心儿子会上网成瘾,“对娃儿过于要求,他的压力也大,还是要给他一定的个人空间。”虽然董伟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因为董伟的字写的不好,父母还是有点恼火,经过父母和老师的纠正,慢慢有了好转。采访中,董伟的母亲告诉记者,记忆中,董伟小时候背生字表让她记忆犹新,“那个时候,生字表上的字虽然不多,但是他人那么小,能够倒背入流,还是让我很惊讶。”董伟的母亲说。
对儿子的教育,董伟的父母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多少文化,根本谈不上怎么教育,平时也很少严格要求他什么,一切顺其自然,在学习上,从来没有要求他一定要考什么第一名,在为人处事上,常常教育他要踏踏实实的,董伟的父亲说:“他妈常常教育他,父母的能力有限,穿衣吃饭要拿家看,应该说董伟从小就很理解父母,在物质上,他不是很要求,我们也只是有能力保证他不挨饿不受冻,当然望子成龙也是免不了的,董伟还是比较随和。”
采访中,董伟的父亲董亮介绍道:“高三的最后几个月里,几乎没有管过他,因为他们高三住校,校舍在龙湖校区,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就每周给他送点好吃的去,高考前几天,我们还是像平常一样,上班的上班,上课的上课,高考的时候,董伟表现得并不是很紧张,他说像平常考试一样,高考的时候他吃住都在学校里,他还说考试的时候不要给他打电话,考完英语就算整个高考考完了,但是因为那天他没有吃饭,考完试就头晕,还去打了吊针。”
对于儿子的生活,董伟的父亲了告诉记者,董伟的作息时间还是很有规律,由于住校,一般都是按照学校的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周六放假的时候,为了能够好好的复习,他有时候会主动要求去学校看书。董伟喜欢看电视,一般是看一些科技节目,开始父母喜欢看电视剧,在董伟的影响下,父亲董亮慢慢也喜欢上了科技类的节目。
董伟取得了好成绩,不少亲友给董伟的父母道贺,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董伟的父亲不时接到道贺的电话,但是,董伟的父亲在得知了儿子的成绩后,首先告诉的是在乡下老家的老父母,两位老人知晓了孙子的成绩后,连说:“那好,那好!”董伟的父亲告诉记者。
对于董伟将要选择的学校,董伟的父母表示,虽然他们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多,也不了解填报志愿的事宜,但是希望董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做主,想上清华就自己选择。(责任编辑:苏建)
(本网新闻热线:0827-5277111 18908294444 点击QQ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