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澎湃的人潮,涌入“天府之国”四川,涌入家乡德阳。“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来自海内外的赈灾力量云集于斯。如今,他们虽已渐行渐远,但是,我们不会忘记。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令人敬重的中央领导。平时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见到,危难时刻,他们却忙碌穿行于废墟之间,现场办公在帐篷之内。永远记得胡锦涛总书记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巍然屹立的身姿和铿锵有力的声音。永远记得温家宝总理的倦容、白发和婆娑泪眼,以及不慎摔倒时手臂上渗出的鲜血……
我们不会忘记“最可爱的人”——人民子弟兵:
5月13日凌晨,成都军区首批百人救援小队开进绵竹市汉旺镇展开搜救,打响了一场营救生命的特殊战争。
空降兵15军,这是黄继光生前所在的部队。指战员们在驰援德阳之前怎能想到,号称“西部明珠”的特级英雄家乡已然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空降兵15军某师副师长黎纲要,担任了什邡市红白镇的前线总指挥,就是他领导下的部队挺进了“三大绝地”——掩藏在重重山脉背后的3个梯级电站、欢乐谷、龙宝坪。那里,全部道路设施被破坏,通讯信号被中断,只有航拍的地图。要穿越到达目的地,除了避开飞沙走石,还要预防随时发生的余震带来的危险。
“兄弟们,给我们加油吧!我们是黄继光生前部队的战士!我们不怕牺牲!如果我们一去不回,请你们向我们家乡的父母捎个信,就说他们的儿子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献身的,他们的儿子绝不后悔!”派出的20支小分队之一的“80人小分队”,在临行前向身边的战友们这样交代。“这是一句句真实的告白,我们听到这些就像是遗言的话,个个都想哭,但是我们没有哭。我们是黄继光生前所在的部队,这里是我们的故乡,即使牺牲在这里也光荣的。”笔者的记者朋友,完整地记录了文东——黄继光生前所在团团长荡气回肠的话语。
终于,从梯级电站通过卫星传来了第一个讯息,战士们做到在每个村落、任何死角的搜索到位,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尽到了百分之百的努力。而欢乐谷、龙宝坪“两大景点”同样是艰难跋涉。欢乐谷从中心地带裂为两半,所有房屋垮塌,山体下沉凹陷,村庄被掩埋于谷底,20公里的山路成了800米高、极为陡峭的悬崖。龙宝坪的峡谷成了疯狂倾泻而下的泥石流中心。
“最远!最险!”黎纲要副师长用四个字来形容这两个地方。然而,尽管是最远、最险,我们的空降兵仍然要上。“所有人全部是靠砍刀开路、靠攀绳拉引而爬上去的。那些路都成为85度的斜坡。85度,那是个怎样严酷的环境,爬一步、踩一坑,稍不留神,脚底就打滑。我们的兵是凭着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精神,经过两天两夜艰难的跋涉才到达目的地。”
5月19日,随着最后两名受伤游客被解放军背出黑龙池八卦岭,被困什邡市深山重灾区的群众全部获救。
还有那些普普通通的战士,我们都不会忘记。郎猛,这位来自辽宁省辽阳市的某消防中队副中队长,缺位自己如期举行的婚礼,他却奔赴了灾区。饶清,这位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某部队战士,不仅让自己的新娘唱了独角戏,而且将所收贺礼悉数捐赠……
我们不会忘记在重灾区乃至整个共和国的历史上,以数目庞大、能量无穷而闪亮登场的志愿者。如果说同为炎黄子孙的举国上下志愿者,难以分辨其来源地,那么,俄罗斯、日本、韩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国际友人就格外抢眼了。在一处医疗救助站里,笔者曾经亲眼所见一位皮肤白皙、臂弯缠着黄丝带的外国小姐,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正在与一个躺在地铺上的重伤女孩儿轻松谈笑,并吸管喂她牛奶。出于好奇心,便上前与该外国小姐搭讪。简短的英文对白后,得知其是来自“America”(美国)的“Volunteer”(志愿者),地震发生时,正好在四川各地旅游,于是就留了下来。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素颜面人的明星大腕——成龙、刘德华等等,他们捐款捐物、慰问义演,将无限的爱心长留于灾区。
……
是啊!我们怎么能够忘记呢?因为,有些东西已经刻骨铭心了。因为,他们的背影不曾离去!
后记:笔者被抽调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文章所用素材涉及到的人和事,均有准确的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