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据《瞭望》周刊报道,一位县委书记告诉记者,现在他至少有1/3的精力是用来接待地级市领导和各种部门的检查。位居我国五级政府架构中第三层级的地级市,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投入高额成本维持的庞大地级市架构,在实际工作中却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这被概括为三大“漏斗效应”:一是“财政漏斗”。由于一些地级市本身城区的经济体量较小,靠自身财力不足以每年拿出几个亿的资金维持地级市运转,只能靠行政手段对下“抽血”、对上截留,下级县市敢怒不敢言;二是“权力漏斗”,争权和争利益的事情不断在一些地级市和县级市之间发生;三是“效率漏斗”。
第一步“放权” 第二步“脱钩” 第三步“分省”
和国际上通行的三级政府不同,我国是五级政府架构,即“中央-省-地级市-县、区-乡镇”。有关专家认为,鉴于地级市这一层级的现状,可考虑从裁撤地级市入手推进我国行政管理层级的压缩和改革。专家建议这一改革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放权”,即赋予县相当于地级市的经济和社会管理审批权限。目前浙江、福建和湖北等省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财政体制上的“省管县”模式也在湖北省推开,湖北省政府今年4月份起实行省管县(市)的财政新体制。
第二步是“脱钩”,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由省直管县,实现县市和所在地级市“脱钩”。保留地级市的行政级别不变,但其主要职能将集中用于所在城市的中心城市建设上。
第三步是“分省”,即划小省的管辖范围。方式之一是在经济发达和地位重要的中心城市实现中央直辖,用增设直辖市的办法划小省的范围。“重庆模式”对这一步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重庆市实现直辖以后,通过两次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撤销了由四川省划过来的原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三个地市级中间管理层次,构建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实现了重庆市对40个区县的直接管理。重庆市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节约了大量机构和编制,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目前全国财政供养人口比例为35∶1,而重庆市为52∶1,由此每年节约的财政支出就达32亿元。
专家认为,“三步走”改革方式较少涉及到人员分流和大幅度调整,可以避免引发不稳定因素。(任卫东 吴亮)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你娃的脑壳里的分裂鸡因太强了,要是你在小日本国多好啊!
你说是中央的全面发展对,还是你的为了虚容吸周边血建大城市对~
要全面发展,而不是个别发展,2球货
说你娃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你还死硬~~
我国可以这样子
国家——都、道、府——县——市
重庆可以建立个重庆市
按东洋模式
全国几个直辖市
北京都 上海都 天津卫 成都府
重庆可以建立重庆市归三峡县
你这句话说的相当的差,不是又把中国回归封建时代了吗?
还有``中国这样做是很好的能集中财政有中央管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市会舞弊的事,记的是1999年的时候南充市书记应涉及收受贿赂一案被国家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