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澄斑的心得,阿岂很受启发。在拍人像取得成功的经验之后,能够总结不易,总结出来能够无私献给大家更不易。我想,他的本意不仅在谈人像吧,阿岂也曾号召过的——大家都来交流摄影心得。我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谈,就把自己走过的弯路列出来。真诚希望初学摄影的朋友不来“重蹈覆辙”,而是比较顺当比较迅速地步入成功之门。 不要四面出击,要确定一个主攻方向反复练 好些初学摄影的朋友,有着广泛的兴趣,每个专题都想练,见到什么都在拍。阿岂就是这样的,热情可嘉,拍了许多,但总是进步不大。细想起来,就是走了“四面出击”的弯路。 作为摄影爱好者,喜欢多拍多练是好事。但是,一双脚不能同时走几条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攻方向,这边碰一下,那边碰一下,只能是在原地打转转。学习摄影也是这个道理。拍摄影版[生活·纪实]、[人像·人物]、[风光·景物]、[静物·小品]这些不同的专题,既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更有其特殊的规律。在技巧、甚至器材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练熟了某个专题,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去练习拍其他专题,就不仅不会走弯路,而且能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许多摄影家的爱好和拍摄重点,也往往侧重于某个方面,而不去追求所谓的“全能”。他们把自己的“主攻方向”定得很窄很窄,拍人像的不会去拍风光,甚至于“抓拍”还是“摆拍”人像,“两大阵营”还针锋相对、争论不休呢。 不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选好一个主体反复练 大家见过阿岂拍的那个够提劲的樱花摄友吧,在凳子上一站就是半个多钟头(当然有时也会把凳子的位置适当挪挪)。他不停地观察着光线变化,不停地更替着相机,不停地更改着设置,不停地“咔嚓”“咔嚓”着...... 作为专业摄影师,他一定不会不相信自己的技术,任意拍几张照片完全可以满足报道的需要。为什么几乎“同样”的照片一拍就是好几十张呢?我想,他一定在寻求“更好”,一定在追求精品,而精品很可能就在拍这几乎“同样”的几十张照片的最后那刻诞生! 我们之所以走弯路,正是缺少这种韧劲。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怎么能不带着遗憾回去呢?看来,要减少遗憾,首先要仔细观察,选好拍摄主体,一定要拍你舍不得离开的、非拍不可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设置去反复拍。如果能在这几乎“同样”的几十张照片中哪怕有一张自己满意的,觉得“更好”的,这就是进步的开始! 不要急于“突破”规则,运用规则的基本功要反复练 有些初学摄影的朋友急于求成,对于摄影的一些基本规则还不熟悉,就忙着“探索”、“创新”,“突破”规则。这也是可能走的弯路。 探索和创新应当肯定,摄影的规则也是可以突破的。问题是在初学阶段,我们连“标准照”都还没有拍好,就去尝试“艺术照”的拍摄,拍出来的就只能是不伦不类的东东了。比如,横平竖直作为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初学摄影的朋友必须熟悉的。如果你把建筑物的竖向线条拍成斜的、或者不平行的,照片就没有站立稳当,看去就不舒服。而做到了横平竖直,你的照片看上去就有点专业的味道了。横平竖直的基本功是,无论多快的速度、多复杂的条件,相机一举就能保证“平视”(镜头与建筑物的竖向线条平行),这是拍好“标准照”的前提。掌握了“平视”的基本功,才可能“突破”横平竖直的规则,拍好“俯视”或“仰视”的“艺术照”。 所以,一定要立足于熟悉规则、掌握规则,能够针对不同的拍摄条件和拍摄主体,熟练地运用相关的规则。运用规则的基本功练到家了再去“突破”,才可能明确为什么要“突破”、“突破”什么、如何“突破”,从而迈上脚踏实地的探索之路。 阿岂在最后还要补充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所走过的弯路并非所有初学者都必然会碰到的。如果有哪一位朋友不经过反复练习基本功,就能成功拍摄各种专题,阿岂在此真诚祝贺他,并希望他也来交流心得,让更多的初学者“跨越式”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