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40|评论: 33

追咏“庆五一川剧网友联谊会”(顺口溜一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追咏“庆五一川剧网友联谊会”
    

                  (顺口溜一组)
    

 

五月一日“川剧论坛”网友聚会,“悦来茶园”盛会空前。记得那日,首先由“野笏”斑竹代表“川剧论坛”的娘家四川新闻网“麻辣论坛”讲话,接着是“枫风”代表网友慷慨发言。待闹台锣鼓敲,“雨中飞扬”主持节目,挨一挨二详尽介绍。文武场面也不寻常,“一盘鱼”打鼓,“y123cd”操琴,专业乐师们也来“扎起”。网友演出可谓精彩纷呈,“梅花飘香”、“飞鸟与鱼”、“小诸葛”、“人间好”、“黄昏子”、“山城戏痴”、“川江风”、“川剧也年轻”先后演出了《牧虎关》、《别洞观景》、《空城计》、《拾玉镯》、《万山观画》、《拷红》、《迎贤店》等七出川剧折子戏。其间,更有“人间好”现场拜师,真情感人肺腑,令人至今难忘,虽然已过多日,仍然历历在目。不禁想写一组顺口溜,记下这难忘的情景。
   

先报标题如下:
   

一、“悦来”
    

二、“野笏”
    

三、“枫风”、“川江风”
    

四、“梅花飘香”
    

五、“飞鸟与鱼”
    

六、“小诸葛”
    

七、“人间好”
    

八、“黄昏子”
    

九、“山城戏痴”
    

十、“川剧也年轻”
    

十一、“雨中飞扬”
    

十二、“一盘鱼”
    

十三、“y123cd
   

   十四、“秋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3 22:52:54编辑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枫风”、“川江风”

 

“枫风”讲话很激昂,

代表网友叙衷肠。

更有他家茹蕙姐,

“川江风”唱小红娘。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梅花飘香”

 

江油“梅花”乐至香,

“悦来”吼响马门腔。

《牧虎关》前大交阵,

活脱高旺气宇昂。

台上分明大花脸,

台下却原小面庞。

蜀中净角不易得,

犹闻虎声啸山梁。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小诸葛”

 

羽扇纶巾唱《空城》,

何惧司马发大兵。

小学生演老诸葛,

唱念难免有稚声。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飞鸟与鱼”

 

“飞鸟与鱼”甚婀娜

《别洞观景》舞婆娑。

白鳝果真会变化,

卸装原本一帅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悦来”
    

 

“悦来”今朝庆五一,
   

不分专业和业余。
   

“麻布洗脸——粗(初)相会”,
   

川剧窝子无虚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3 22:58:1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野笏”
    

 

闹台锣鼓未敲
   

“班主”上去先开腔。
   

“野笏”究竟说些啥?
   

无非“次丑乃猜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3 22:51:3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人间好”
    

 

“人间好”事甚多磨,
   

唱起川剧抗顽疴。
   

小伙反串玉姣女,
   

孙家庄上《拾玉镯》。
   

以戏治病大法宝,
   

川剧网上知音多。
   

今朝现场拜师会,
   

感人肺腑泪如梭。
注:《成都商报》曾发表《唱起川剧,他笑着反击病魔》,专题报道蒋伟事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3 22:49:4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黄昏子”

 

无事闲逛孙家庄,

买鸡实为大姑娘。

虽然自称“黄昏子”,

台上何见他“漏黄”?



黄昏子和黄学成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川剧也年轻”

 

好个“川剧也年轻”,

《迎贤店》中势利人。

“店婆”下台做啥子?

外语学校教学生。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山城戏痴”

 

“山城戏痴”有戏缘,

戏肚皮中戏路宽。

看他今天演个啥?

——夫差《观画》在万山。

唱腔韵味宗周、赵,

一招一式抠得严。

莫嫌声气显沙哑,

只怨喉咙在发炎。

 

注:为何“喉咙发炎”?烟酒燥辣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秋潭”
    

 

“秋潭”水深不张扬,
   

幕后常有好主张。
   

今朝神龙终现首,
   

果然“资深”不虚诓。

隐于观众席中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雨中飞扬”

 

“雨中飞扬”不寻常,

接二连三换衣裳。

主持全凭口齿利,

承上启下有名堂。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一盘鱼”

 

“把打”一响“一盘鱼”,

家具、川剧全友谊。

今朝指挥硬场面,

回去又画美家具。

 

注:“一盘鱼”言其“只爱二‘ju’:主业家具设计,业余川剧鼓师”。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y123cd

 

“歪幺二三西加底”,

躲到旮旯难寻觅。

“著名川剧爱好者”,

原来在拉“多来咪”(123)。


发表于 2006-8-14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画匹配!“打油”妙品!

发表于 2006-8-13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个诗画配!

贴切,有趣。

白话中见真情,见功夫!

发表于 2006-8-14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图配妙文,伴随《刘氏四娘》的音乐,好好耍喔!

“五一”演出阵容还算齐整,生旦净末丑皆有,高腔、胡琴和弹戏上演,连场面也具备。

要是有年轻的“坤旦”登场亮相,那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06-8-14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有意思。

了不起哈!这种顺口溜写起来是比较费神的!

杀人容易,难的是不杀人;

深奥容易,难的是不深奥!

发表于 2006-8-1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九先生居然把论坛上这么多人细细描绘,这让我想到了漫画,几笔几画抓住特点,形似容易神似难,真是费心了。

看到这些诗配图,“五一”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