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198|评论: 28

[交流共享] 川剧高腔《公堂失和》(张德成、唐笑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chendaoxin先生提供川剧珍贵老录音资料
   

1[upload=mp3]viewFile.asp?ID=521894[/upload]


2[upload=mp3]viewFile.asp?ID=521895[/upload]
3[upload=mp3]viewFile.asp?ID=521896[/upload]
4[upload=mp3]viewFile.asp?ID=521897[/upload]
5[upload=mp3]viewFile.asp?ID=521903[/upload]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6-10-8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9老先生在2006-10-8 17:51:00的发言:

张德成先生曾说:“要懂得川剧,必须先懂得高腔;要研究川剧,首先应研究高腔。”

    这是理所当然!

发表于 2006-10-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生角泰斗张德成先生的珍贵资料首现论坛,张德成饰高大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9:00:0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德成,男,汉族,巴县走马乡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生。张德成7岁时拜师学川剧,习小生和正生。10岁起在自贡、郫县、什邡、温江、成都、宜宾、泸州等地搭班演出,艺名“小偏搭”。经前辈艺人指点,加上自己潜心用功,技艺不断提高。二十六七岁时,艺业猛进,到中年阶段,表演、唱工已臻炉火纯青境界,在川东一带名噪一时,被誉为川剧生角泰斗。其间还担任中国戏剧协会理事和重庆分会理事长,与郭沫若、田汉、阳瀚等交好。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重庆市戏曲改进会主任、重庆实验川剧院、四川省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院长等职,获得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奖状,著有《川剧高腔乐府》一书。张德成19671216日病逝,终年81岁。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德成先生曾说:“要懂得川剧,必须先懂得高腔;要研究川剧,首先应研究高腔。”

发表于 2006-10-8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本戏《红书剑》中的一折,是著名的“讲口戏”。张德成演高珍,唐笑吾演梅仲。此为剧场实况录音,演出时间当在1954~1957年间。因为1957年底,唐笑吾先生即中“阳谋”,二十年后始重返舞台。1980年2月,唐笑吾八十岁生日那天,还登台演出了《三难新郎》。老观众李某观后赋诗贺曰:

      三难何得老冯唐,

      古往今来一戏场;

      莫道茶糜花事了,

      笑吾八十作新郎。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陈姑爱老潘在2006-10-8 17:46:00的发言:
这是生角泰斗张德成先生的珍贵资料首现论坛,好像是个包公戏(张德成饰包大人)。

非包公戏。此剧中主要人物二------

高珍:张德成;梅仲:唐笑吾

故事大概是:高珍、梅仲二人本系好友。因梅仲家奴海世容杀死丁香之母,丁香拦轿告状,高珍接案后,将梅仲传到讯问案情。二人讲了过去的许多闲龙门阵,但说到此案就扯不拢来,故言“公堂失和”。最后,高珍以“纵仆行凶”罪将梅仲收监。

发表于 2006-10-9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收藏了。[em06][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6-10-9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戏是1956年全川老艺人会演时的实况录音。

地点在重庆的“大众游艺园”

此戏的鼓师是:莫九龙

据资料显示,当天还有4个折子戏,分别为:吴晓雷的《尉迟装疯》;阳云凤的《背娃赶会》;周裕祥的《邱旺告贫》;刘成基和苹萍的《黑虎缘》

那次的会演持续了27天,可谓川剧界的空前盛世~!

发表于 2006-10-9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笑吾先生的韵白很有味道!以前看《情探》VCD时就有此感。
发表于 2006-10-9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是千载难逢的盛事,且看这当天的演出,生旦净末丑聚齐,分别在各自的行当算得上出类拔萃。

发表于 2006-10-9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是好东西啊!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书剑》又名《二进士》、《抱灵牌》、《双灵牌》。

剧情:明,高珍与梅仲同窗,其师各赠红书与宝剑。两人同榜进土,同至酉阳为官。高仆杜志因慢待梅仲被革。杜伪造情书,诬珍妻月娘与梅私通。珍逼月娘自尽。月娘男装出逃,遇千岁张鹏霄,被收为义子。杜志盗走梅仲红书、宝剑,冒其家人海世荣之名,在昌隆铺杀死人命,留宝剑而逃。高因剑将梅仲下监。海世荣以子海聪代梅坐牢。梅仲改名梅聪,进京应试与月娘同榜高中。高珍盘粮遇杜志卖红书,知情,囚杜志,祭梅仲、月娘。高奉调进京,梅仲拦道,相认,同访状元(月娘),夫妻团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红书剑》全本剧情:

状元戏。明代的高真、梅忠既为同窗,又结金兰。其师各赠其红书、宝剑,催他们进京应试。二人都考中了进士。高真授官三品;梅忠授四品。一天,梅忠到高府拜谒,正遇高真外出未归,管家杜元达待梅忠轻谩无礼。等高真回来,梅忠愤而相告,高真遂将杜元达赶出府外。当夜,杜元达和高府丫环柳二姐潜入梅忠书房,偷走书剑。梅忠怀疑是高真派人所做,发誓与高真断绝交往。杜元达与柳二姐又伪造情书,造成梅忠与高真之妻月娥通奸假象。高真信以为真,毒打月娥。月娥在丫环秀红的帮助下,乔装改扮,去寻找梅忠辩解。行至宁江口,没有渡江之船,遂投江自杀。适逢太监张荣路过此地,救了月娥,并收作义女。杜元达逃奔长安,途中住宿,杀死了店主婆,自称是梅忠的管家海世荣,有意丢下宝剑作为证据,嫁祸梅忠。高真由此路过,店主婆之女持剑告状。高真立即向朝廷参奏,以管束奴仆不严罪,将梅忠下狱。海世荣买通狱卒,将梅忠换出,以长子海聪替之。时值大比之年,梅忠假冒海聪之名再度应试;月娥也冒其兄之名赴考。结果月娥得中状元,梅忠中榜眼。在琼林宴上,二人相会。以诗文唱和,相互得知对方的实情。杜元达流落到京城,在街上变卖红书,被高真发现,将杜元达抓获,严刑拷问,真情大白于世。高真以为梅忠、月娥已死,悲痛万分,遂将杜元达处死;并上疏辞官,怀抱二人的灵牌悼之。此时梅忠已经入翰林院,听说高真进京,就有意在道路上阻挡他。后见到高真怀抱的灵牌,深受感动,互倾衷肠,终于重归于好。梅忠又让高真与月娥相见,使其夫妻团圆。后又经张荣谋划,将梅忠改点为状元,并将宰相李燕池之女嫁给梅忠。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4-23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九老师您好,昨天晚上通电话后一直没有睡,在想这次义演的人员和剧目,请老师今天上午一定和袁,宋,梁,三人一起研究一下,决定下来报文化馆领导,先在电脑上发,这次义演全部收资上交温江民政局,支持玉树灾区人民,玉树发生大地震,温江人民献爱心,

发表于 2010-4-23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九老师您好,今天您要招集袁,宋,梁,三位开会,研究这次温江义演之事用实际行动支持玉树灾区人民,玉树发生大地震,温江人民献爱心,

发表于 2010-4-23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义演演员要弟一流的,演出时要观众参加献爱心活动,温江民政局要参加这次义演活动,不知到老师对我的看法如何,请回复,

发表于 2010-4-23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写版出问题,应该是这个第,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