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1[upload=mp3]viewFile.asp?ID=540403[/upload]如果无法播放,请点击此处在新窗口打开2[upload=mp3]viewFile.asp?ID=540405[/upload]如果无法播放,请点击此处在新窗口打开3[upload=mp3]viewFile.asp?ID=540406[/upload]如果无法播放,请点击此处在新窗口打开
感谢chendaoxin先生提供老录音资料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千古哀唱——
描就公婆真容后,身背琵琶待起程。
这是1980年代初期东城区曲艺队在提督街棋园的一次演出。当晚,棋园爆满,我去時头折戏(好像是曾克蓉的《碧莲夜课》)已唱了大半。我好不容易才在后面找了个位子坐下。大章被掺扶上场坐上打鼓板的位子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我从1940年代中期开始随父亲在西御街安澜茶樓听大章、凤慈的演唱;解放后听得少了。记得还是1962年音协等单位在红旗剧场举办“扬琴大会”时听过他们的演唱。暌违二十载,大章虽然老了一头,但嗓音还是那么宽厚,那么洪亮。韵味之醇厚,如饮老窑特曲。一曲“描容”,台上唱得如泣如诉,台下听得如痴如醉,传统曲艺竟有如此魅力!此情此景,至今犹铭刻在心。散场时见到不少熟面孔,虽然叫不出名字,但一看就是当年安澜的老听众。
听段子的同时,非常想了解故事典故、演员情况、录制来历、不同版本等相关背景知识。
谢谢陈老先生的回忆,希望您知无不言。
张广才(唱“一字”)
一曲琵琶蔡伯喈,
二月夫妻两分开。
三载陈留遭荒旱,
四个年头不归来。
五娘剪发长街卖,
六亲无靠实可哀。
七旬公婆俱饿坏,
八幅罗裙兜土埋。
九(久)描真容起行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