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南江县米仓山发现一不明珍稀野生动物。 该野生动物的体形很像松鼠,它虽形似松鼠但不是松鼠,它是四肢带有皮膜的鼠类,人们称它为“飞鼠”。体长约60厘米,体重约2000克。头短而圆,眼睛很大,眼圈灰白色,瞳孔特别大,可以感受微弱光线,适宜于在黑暗的世界里生活。身体背面体毛为黄褐色,面部为白色,身体腹面有零星白色。尾长达80厘米,比身体的长度要长。 据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专家介绍,该野生动物为国家2000年公布的“三有”保护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属于哺乳纲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鼯鼠属的动物,具体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有可能是鼯鼠类一野生动物新种。以前还没有人称发现过该种动物,随着近年来南江县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顺利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鼯鼠类野生动物的出现为进一步研究南江县生态环境的好转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它身躯两侧前后脚之间有一层薄膜,膜的两面长有细毛。它们利用这种独特的皮膜,能够从高处飞向低处,滑翔20~50米的距离。它还能用腿的抬升、垂下,或伸直等方法来改变滑行路线,用尾巴来平衡身体。白天,它常常蜷伏在树洞或地洞里,用头枕着尾巴睡觉,夜里才是它们出来活动和觅食的时间。它们单独活动,以树木的果实、种子、嫩芽、嫩叶以及昆虫等为食。每次外出活动,最远到达1公里外的地方。还有个奇怪的特性,离洞再远,总是要返回洞巢后,才把粪便排出来。 冬天,它栖息在树洞或岩洞里,不再出外觅食,进入了冬眠,直到气候转暖,才恢复活动。 它一边滑翔,不时发出尖叫声。“吱”、“吱、吱”、“吱、吱、吱”,声音有长有短,这是它们互相传递信息的“语言”。“吱”的一声,表示“平安无事”,可以进行正常活动;“吱、吱”两声,是相互追逐或逃脱时的声音;“吱、吱、吱”三声,是受到威胁时发出的紧急信号。当发出“兹吾”、“吾、吾”的叫声,正是它们张牙舞爪同敌害斗争的时候。在初春,它还会发出“得—得—得一”般的叫声,这是雄性求偶的信号。 目前发现的这一不明珍稀野生动物,系南江县某镇一向姓货车驾驶员于5月6日凌晨3点,在运铁矿途径米仓山一公路边时无意中发现,属于幼崽,便抱回家中喂养。    联系电话:0827——8228927,13908294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