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怪气满天弥漫 彭州百姓怨声载道
联邦制药厂长期排放臭气引发彭州民怨
(本网记者 蒋亮 姚朔昂)彭州市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长期排放难闻气体,引发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各大网站社区论坛中抗议帖比比皆是。
8月2日,四川新闻网记者根据网友举报驱车前往彭州实地暗访,发现群众举报的浓烈怪味确实明显存在,当地群众纷纷向记者抱怨制药厂对当地环境的巨大破坏。
四川新闻网网友“钻木”曾在四川新闻网麻辣论坛发帖,描述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对当地环境的污染:“从成都去银厂沟,沿成彭公路向西北去,可以看到一条条小河和大片水稻田地。而如果停下车走到田边看看,就会发现这些灌溉用水和这些流向成都的水源很多都是青黑的,散发着一种青霉素的气味。而车一过成彭高速收费站向右拐,可以看到一条宽阔的牡丹大道,一上道就可以闻到一种浓烈的气味,初步估计刺鼻臭味至少可以笼罩方圆数公里……”
记者在现场发现,网友所述情况不虚。当记者车行至成彭高速收费站附近时,一股浓烈的青霉素气味当即扑鼻而来,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巨大医院之中。
出了高速收费站向右就是彭州著名的牡丹大道,一位在牡丹大道上常年跑电摩生意的来姓大爷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这个气味是前边联邦制药排放出来的,有好几年了。你们刚到彭州当然闻着不习惯,像我们长期在这里生活早就习惯了”,来大爷告诉记者,联邦制药是彭州排得上号的纳税大户,所以老百姓不安逸也没用,“它天天照样排它的气,我们只能闻到起。”
正在牡丹大道上打扫卫生的环卫女工气愤地说道,“这个其它地方都不要的烂摊子只有彭州才肯去接,最后还不是害了我们老百姓。你今天闻到的这个气味还算好,这种青霉素气味不但几乎每天都有,而且凶的时候整个彭州城恐怕都闻得到。”
沿着牡丹大道记者沿途走访了十多人,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都称自己对制药厂没有好感。“天天排臭气,闻久了头都是晕的。但是没得办法,这个厂背景牛得很”,一位骑摩托车的中年男子匆匆说道。
联邦制药厂靠近牡丹大道一侧有很宽的绿化带,这里外边的绿化相当不错,丰富的植物看上去郁郁葱葱。当四川新闻网记者走进去想观察制药厂是否在此有排污管道时,发现里边竟然有农民在利用绿化带种植蔬菜。
利用制药厂绿化地种植的老农向记者介绍情况
一家三口正种着蒜苗的一位农民告诉记者,这片地尽管被联邦制药厂征用于绿化,但是制药厂却一直没来实施绿化。“反正地荒到也可惜了,我就利用起来种点东西”,熟练地埋下蒜瓣的老农自豪地告诉记者说,蒜瓣长大后是城里人爱吃的蒜苗,而彭州的蒜苗在全国都有名气。
老农向记者证实说,牡丹大道上闻到青霉素气味一点不奇怪。“这算撒子哟,早两年制药厂的废弃药渣都是往田坎上倒,那才是臭气熏天。那些药渣刚拿出来还成块,遇到太阳就化成稀浆浆。”
据当地知情人向记者透露,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是香港企业家蔡金乐先生在国内投资,参与西部大开发时在成都的重点投资项目。整个制药厂厂区占地面积近五十万平方米。截至去年9月,制药厂已经完成的一期工程建有医药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数千吨。在建的二期工程包括年生产能力为数百吨的7-氨基头孢烷酸等多条生产线,生产规模居于全国前列。
另据彭州公众信息网消息,彭州市工业开发区曾组织过部分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前往制药厂参观视察。对于困扰彭州人民的青霉素怪味问题,厂方解释是由多种气味混合形成。而这些异味的产生主要源自两个渠道:一是废料脱污后淤泥散发的气味,二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爆气所产生的气味,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技术能够攻克这道难关。
(本网记者 蒋亮 姚朔昂) 8月3日,四川新闻网就位于彭州的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废气污染引发当地民怨消息发表后,先后有数十家国内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转载。消息同时引起了四川省环保局的高度重视,省环保局田维钊局长得知消息后拍案而起,“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省环保局将对彭州市的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坚决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环保部门多次执法联邦制药未果
针对报道中提到的彭州联邦制药厂6-氨基青霉烷酸生产线项目问题,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省环保局曾于2004年4月16日批复了该厂年产八百吨6-氨基青霉烷酸项目,彭州市环保局于2005年3月3日又批复了该厂年产四百吨6-氨基青霉烷酸项目,“而目前该厂有年产三千吨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该厂有近两千吨未经过环评的超规模项目。”
“对于彭州联邦制药的问题我们是非常清楚的,并多次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现场执法。”四川省环保局负责人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说,“从2005年底至今,省环保局会同市县环保局对该企业进行过多达数十次的执法。先后七次正式发文指出其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今年2月12日我们又对该企业作出了限期整改通知,要求其补办超规模项目的环评手续。”
业内人士称违法成本太低是症结
在环评未通过之前联邦制药何以能超规模生产?省环保局方面表示,理论上超规模项目在未获环评批复之前是应该全面停止的,但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该负责人透露说,“按目前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这种情况的顶格处罚是罚款二十万,而且在立案期间不能二次罚款。二十万对于这样规模大的制药公司根本不算什么,所以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企业不怕罚款的局面。虽然我们多次对其进行现场执法,当地环保局甚至曾对其进行二十四小时驻厂监督。但往往是我们人一走,他们又置若罔闻地继续肆意生产。”
省环保局表示,其实在今年2月前联邦制药在省市环保部门的监督下也做过一些整改工作。“听说他们先后投入过五千多万用于环保治理,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据说他们的总经理还因为环评不过关的事情被总部撤职了”,省环保局方面说道。
省环保局表示,对于四川新闻网记者的报道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并将立即组织人员再度前往彭州对联邦制药进行现场督导,促使其加紧完成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