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的梨花
谨以此文献给我故乡的年青朋友们!
——题记
每当平昌伯坚公园梨花盛开的季节,我便想起斌祥,想起梨花飘落大地,雪白梨花铺满山岭。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不知他现在生活怎样?
认识斌祥,是在1985年8月平昌县文化馆举办的文学讲习班上。他学诗歌,我学小说,共同的爱好,使我们走在了一起,不多久,便成了知己。
斌祥家住白衣,家庭十分不幸,上有一位六十余岁的母亲,唯他独子一人,经历的道路充满艰辛,生活的阅历造就了这位不屈于命运的人。
斌祥每次从白衣上来,都要到我这里坐坐。我们便一起逛马路,行走汉中路,临摩廖伦的“群山开路让人行”几个石刻大字。指指点点,侃侃而谈,大有人间诗情在胸间的气概,其实是胸中怀才知难遇,发发感叹罢了。就在这次聊天中,我们计划了筹建蓝河文学社的事。
1987年1月经过近一年的策划,我们这一群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20位文学青年,在平昌县文化馆的扶持下,成立了平昌县首家全县范围内的民间文学组织——平昌县蓝河文学社。斌祥被选为文学社的副社长,第二年当选社长一职,我任《蓝河》油印刊物主编,出版油印刊物3期。同时他在白衣古镇开了间文化活动中心,以经营图书、茶水、象棋等娱乐项目,一边挣钱一边写作,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快乐多了。
1987年新年过后,正是茑飞草长的季节,斌祥从白衣来到县城找我,看他心事重重的模样,我便陪他到伯坚公园漫步,整个伯坚公园点缀在一片雪白的梨花中,美丽极了。
晨雾过后的梨园,几片凋谢的梨花随风起舞,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宁静,幻若仙境。漫步梨花间,脚踩湿润的土地。那飘扬的梨花,象一个个凋谢的梦,在我们眼前、在我们身后飘过。斌祥说:“多么纯洁可爱的梨花啊!生命却如此短暂,它把美丽带给人间,把痛苦留给自己。”我说:“它明年还会盛开哩。”“那么人呢,人有第二次生命吗?”我看着他,注意到他神情的黯然。他自顾自说下去:“梨花不会有第二次生命,而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在有生之年实现我们自身价值,也不枉活人生一世。”
后来我知道,他办的文化活动中心与合伙朋友意见不一致,造成连月亏本而不得不选择关闭后,心情亦沉亦重。
飘扬的梨花,象一个个沉重的梦,漂浮在我们各自心头。
当我们回归现实,各自为生活奔波的时候,我和斌祥的接触也越来越少了。
1987年6月斌祥决定要在白衣办私立中学,这让我吃惊不小。虽然办学的事,他早给我说过。但面临的困难,阻力一定不小。后来他冲破阻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平昌县历史上第一个由个人独资举办的私立中学。他在白衣、岳家、长垭等地共招收初中学生二百余名,招聘了八名教师。1987年9月1日开学那天,我们在县城的朋友集体送去一块牌匾,以蓝河文学社的名义,表示了对他的真挚祝贺。
11月,我在县城新平街兴办的“江阳书屋”失败后,带着对未来命运的憧憬,我参军到了云南红河边防部队。
军训生活紧张而有乐趣,这期间我和斌祥通了多次信。他说学校成立后,因为是新鲜事物,它的出生、成长,都是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进行,历经千辛万苦,它顽强生存下来,预示了他生命的延续性,无论今后的环境怎样,我相信他会顽强的生存下去。关于你参军,我想这是你对事业追求的挚着表现,相信你会在事业的征程上重开一块新的天地。
在各自工作繁忙的时候,我们仍没忘记互相鼓励。
因为我们还年青,我们心中怀揣着一个梦,梦是雪白的梨花,是灿烂的仙境,我们不想在碌碌无为中度过,努力追寻心中的梦境,以期完成人生的最大价值。
在部队服役两年中,我学到和体会到了许多人生价值,对未来事业的追求信心,我决心不断突破出去。而斌祥呢?他在一封来信中说:“你我文化中人,不受拘束,流荡四野,唯精神丰富,物质宽裕足矣!其他世俗等身外之物,于我何益,于我何求。”我略为吃惊,不知他为何显得这样消极,难道他有了什么变化?
1989年8月,我给斌祥写了一封信,谈了我在部队两年中的体会,以及今后的打算和设想,最后问到他的情况,却没有收到他的回信。正在我疑惑不安时,有一位同乡战友从家乡探亲归来,对我说:“斌祥吗?听说他的学校快办不成了。”
“什么?!”
“原因我不知道,听别人说。”
然而残酷的事实最终打破了我寄托的一线希望。
到了12月,我连续收到斌祥的两封来信。他说由于学校面临的困难太多,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学生流失严重,学校于1989年12月1日宣布解体后,他已被迫走上了经商之路。
真令人难以相信!斌祥生命的支柱是否会不断倾斜,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斌祥会难过、会垮下、会一蹶不振么?
他在信中谈到他的困惑和迷茫,谈到了他思想的激烈运动。
……
人生,是一支多么沉重的歌!
人活世上真艰难,死倒是一种很容易的事,因痛苦而学会思索的大脑,意味着什么?我希望自己变成一具木乃伊。
与其赞美爱情,倒不如诅咒爱情,但不是因为恨的缘故,而是因为太爱了。
你沾沾自喜,当别人不能战胜你的时候,你却自己打败自己;你不会在新的冲刺中倒下,就会在你获得的成功面前消失。
人生二十六年,我做了无数个五彩缤纷的梦。要么在失败中奋起,要么在低沉中湮灭。我必须从新开始。
你朝着自己的目标奔去,何必管他人议论,你用奋斗的结果去战胜别人,也超越自己。
人生,应该是一支酸甜苦辣麻五味具全的颂歌!
……
以上是斌祥近几月来的思绪杂录,可以看到他矛盾掺合的心理以及对未来追求的挚着信心。
那么,我们青春的朝阳又在哪里?
南疆的木棉花开了,红红的,战友们说那是战士的鲜血染红的。
到了春天,伯坚公园的梨花也要开了,它是纯洁无暇的。
家乡那一大片一大片洁白的梨花不正喻示了生命价值的意义。
我不屈的斌祥,你又从哪里寻到了生命的意义?
我摘下一朵木棉花,给斌祥寄去。当家乡梨花再度盛开的时候,到秋天它一定会结更多更多的果。
我相信!
1989年12月29日于云南
平昌城
http://bbs.mala.cn/showimg.asp?BoardID=180&filename=2007-8/20078112205949803.jpg
依山傍水
http://bbs.mala.cn/showimg.asp?BoardID=180&filename=2007-8/200781131443604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