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关于全本 《王宝钏》
多个剧种皆有《王宝钏》(亦名《红鬃烈马》)一戏。原为全本,后多分为折子戏演出,分别是《彩楼配》(有前带《花园赠金》的)、《三击掌》、《投军别窑》、《误卯三打》、《诰命探窑》(又名《母女会》或《探寒窑》)、《赶三关》、《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又名《反长安》、《回龙鸽》)、《大登殿》。合演全本者,称《红鬃烈马》或《全本王宝钏》,但所演场次也不尽相同。
近日(8月1~3日)观西岭川剧团所演全本 《王宝钏》,分三个下午演完,即除上述十折外,在《三击掌》、《投军别窑》间夹《宝钏会夫》、《代战兴兵》、《花子贺喜》三段过场戏,插科打诨加笑料,又为其后的平贵投军作铺垫;又将《投军别窑》析为《投军降马》和《平贵别窑》;《误卯三打》后接《代战让阵》、《庆功受陷》、《招亲继位》;《诰命探窑》与《赶三关》之间有《鸿雁传书》。于是,计有长短18场次:
第一天(8月1日):《彩楼配》、《三击掌》、《宝钏会夫》、《代战兴兵》、《花子贺喜》、《投军降马》、《平贵别窑》,全唱高腔;
第二天(8月2日):《误卯三打 》、《代战让阵》、《庆功受陷 》、《招亲继位》、《诰命探窑 》、《鸿雁传书》、《赶三关》,全唱胡琴;
第三天(8月3日):《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除《武家坡》唱高腔外,余皆唱胡琴。
有较多人是将此剧称作《回龙阁》的。但我认为,《回龙阁》只不过是《回笼鸽》的谐音而已。何谓“回笼鸽”?金翎鸽(信鸽)也。因《赶三关》中代战赠金翎鸽与薛平贵,并并驻兵国境,以备接应;后在《算军粮》一场剧末王允派高思继追杀薛平贵,危急之时,薛平贵放金翎鸽回笼,才有《银空山》(银空山乃代战打猎之处)这场戏,代战引兵接应薛平贵,一起反回长安,也才有最后《大登殿》的圆满结局。
一剧多名是常见的。此剧的一剧多名则各有所指:《王宝钏》重在王宝钏,《红鬃烈马》重在薛平贵,《回笼鸽》(《回龙阁》)则重在代战公主了。
因要看此剧全本实属不易,故58特记于上。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本剧在京剧中叫《红鬃烈马》,由《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平贵别窑》、《赶三关》、《武家坡》、《银空山》、《算军粮》、《大登殿》八出单折戏组成,内行称之为“薛八出”。此剧于史无据,曾见晚清遗老崇彝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提及:“…闻之故老云:薛平贵实石敬塘之假名。石为后唐李氏婿,又为契丹所立,国号晋,即戏中由西凉归来即皇帝位,其岳父丞相王允,实指长乐老冯道。”其实这个说法也很牵强,戏者戏也,没有必要去深究它。不过,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戏,西安城外多少年前就造出了“武家坡”和“寒窑”遗址。但是,在秦腔中,“武家坡”这折戏却叫“五典坡”。
梆子班擅演《算粮登殿》,王宝钏出场一唱就是百十来句。还梆子、京剧两下锅的演法,煞是热闹。
“回龙阁”实为“回笼鸽”之讹。我完全同意59兄的论证。
此剧连唱三天,可称得上“大型情感”么?!
渔樵刚才循址点看,能听到声频。三个折子都很精彩!
59孤陋寡闻,年前只看过川剧胡琴《火烧白马庙》(西岭) ,尚未见得其他。
十分感谢老先生!
京剧里也有叫《回龙阁》的,也就是《大登殿》的别称。或许川剧里的《回龙阁》也是全本《王宝钏》之《大登殿》的别称?呵呵,猜测而已,请老先生指正。
本论坛已有:
高腔《武家坡》(杨昌林,郭存筠)
高腔《武家坡》郭存筠、尹华培(2003年12月27日成铁局实况录)
高腔《武家坡》现场录音(蒋万海、秋菊)
高腔《王宝钏-武家坡》(西岭)
胡琴(西皮):武家坡(但志生,余静)
关于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戏我倒是看过一些,我认为,应该是根据《薛仁贵》改编的,剧情中有好多地方都相似。川剧和京剧中的武家坡都各有其长京剧中的“一马离了西凉界”与“提起当年泪不干”都是经典唱段。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