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昨天的一条公路上,一位30左右妇女乘坐四川省大竹县杨家镇开往县城的客车。其目的地为“小拱桥”。售票员在受到“前几天坐车收2元,今天凭啥多给5角?”的置疑后,双方开始一直争吵。后终于还是在乘客支付2.5元后平息。当客车行驶到该乘客目的地不远处时,于是该妇女招呼停车。司机没反应,于是乘客提高声大喊停车,“停车,停车。”而司机此时回答的是“你吼啥子,我不给你停又啷个嘛!”故事不再做过多赘述。结局很简单,乘客冲到驾驶室抓司机方向盘,司机未踩刹车。幸好有两棵杨树挡住了翻滚的客车,相关单位已控制相关人员。 5毛钱其实不多,而为何5毛钱差点酿成一场严重事故呢?其实,很多偶然的事故都有其必然的因素。唯心一点说,有因才有果。在某些专家眼里,某些所谓知识分子的口中。他们多是用文化程度,用素质来做解释。其实,个人看来。这跟文化与素质没多少关连。毕竟,关于5毛钱,能上升到那么一个高度去吗?当提出这样论断的专家学者们,到底是想证明别人没文化没素质呢?还是想证明自己有文化有素质。其间缘由在此不做过多臆测。毕竟那是人家的自由。以上皆为废话。 从事件的发生,我看到的不是妇女的凶悍与粗鲁。我更多是想到整个运营系统和其他。很明显,无论农村或城市。所谓的物价局定价,都没有做过民调的。至少我这近三十年没见过一次。就算前次手机漫游听证,到最后也跟一过场似的。民意代表不过是友情客串在这场戏里的演员。或者说,某些专家学者的权威信已经被金钱给大大注水再加折扣变卖了。说到公交系统的涨价,记忆里,当年电车3毛钱现在要三块钱。可以说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实大了说,是如今的很多服务性行业,服务提供者与客户的身份对换了。消费者成了孙子,服务者则是大爷。这样说着应该很好理解。行业的服务理念有问题。物价的一纸明文在很多时候,我们是看不到的。就算看到了,那也是既定事实无法意见。 大多时候意识其实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意识里缺少相互的尊重,因为少了尊重。所以才没有沟通和理解。于是,惨剧差点发生。交通事故还算不够的话,那冤假错案算不算呢?市场调控是好事,参考国情也有必要这样做。但是,当执行时候,真正的意识学习与灌输是不是少了些呢?还记得那句“为人民服务”吗?行政其实也是一个服务机构,规范生活而已。而我们看到,有些时候,服务机构注重的是权利,把自己定位于权利机构。所以产生了官本位思想,于是出现了腐败。当如铁路,如电信,如移动通讯等等垄断机构开始霸占着民众生活命脉时候,我们也就很多时候感受不到服务行业应该具备的意识。当我们一次次的提出质疑,总有些条文会及时的出现。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亡羊补牢?这牢还是给平头百姓修的。 废话已经很多,如同先前个人提到过一个关于民生的观点。其实当我们质疑别人时候,也要多问问自己。假设,我们民众可以集体去抵制这种变味的服务态度的话。如果没有行贿,哪有受贿的?当贪官们想的发疯却得不到利的时候,他剩下的除了走人也就只有干好工作拿奖金了。但公共交通突然个时间被无数投诉的时候,那管理者还会淡然处之吗?当民众与民众之间不再自扫门前雪,不再只是忙于私人钱包而闲暇关注社会时候。难道我们的社会还会缺少道德和温暖吗?凡事都是相对的存在。没有不能改变的东西,只有不想改变的东西。 抓方向盘的妇女有责任,开车的司机同样有责任。那位与乘客争吵的售票员同样有责任。而我们这些看客,我们的责任在哪里呢?有人会说,与我们无关。那自然,当与你有关的时候,那与大家也就无关了。正如你哭的时候,全世界都在笑同理。我们生活的价值在于社会,在于他人。我们个人的价值其实就是体现在这些身外事物之上。而不是你多么漂亮,多么聪明,多么有钱。毕竟,人不求人一般大,这话谁都知道。—————就此停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