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江安县林业局非法行政,仁和乡政府协作,伙同竹业协会垄断经营,将仁和乡竹片以所谓非法的经营权下放给竹业协会垄断经营,以比市场价格每吨低50元的价格垄断收购农民的竹子,让我们农民吃尽苦头。林业局规定任何人不得经营竹片,如若要经营必须卖给竹业协会,否则一律不办放行,竹业协会成了地地道道的坑农协会,老百姓一年多来多方反映没有结果,因为仁和乡政府每年得到竹业协会15万元的好处费,林业局获得每砘10元的好处费,所心多方反映无结果,在此发贴希望引起更多关心农民的好人多呼吁,让那个坑农民的竹业协会尽快灭亡 ,让江安县林业局和仁和乡政府的非法行政得到遏制。
--------------------------------------------
版主注:2008/3/19
收到宜宾市江安县人民政府关于《江安县林业局与竹协会相互勾结坑农》,复函内容如下: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这已经是老贴了!应该解决了!
竹协会是在宜宾市政府操纵下的一个垄断组织。其目的是垄断市场。坑害竹农,掠夺财产。发财上千万的官员不是少数。虽然竹农反应强烈,媒体也多次暴光,但因油水太大,官员们还是舍不得放弃。最近宜宾市政府还出了一个通知,明目张胆地继续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和个场垄断,进一步对竹农进行掠夺。
回江府办:
1,从贵办复函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竹协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官方操纵的垄断行业组织。其目的是为了欺行霸市,牟取暴利。规范市场,只能用国家的法律政策来规范。绝不能用操纵一个民营经济组织的方式来规范。这是一种打着规范的幌子实则掠夺竹农利益的行为。严重地干挠了市场经济秩序。是国家法律政策绝不容许的。
5,复函中说政府以经营权换路权的事宜,经过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吗?合法吗? 复函中公布的所收经费项目和金额有政策依据吗? 比如工商管理费。
我希望你们依法执政,干干净净地为人民办事。否则你们那双粘满血汉和铜臭的手,总有一天要被砍断。
政府官员坑农是三农问题的主要根源
------评江府办函
江安县竹农反映县林业局与竹协会相互勾结坑农的帖子登裁在江安论谈上巳经一年多了,但政府一直置若罔闻。直至最近四川新闻罔向江安县政府发函调查,县政府才高度重视。随即安排了县府办,监察局,法制办,信访办和群众工作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详细调查,并复函四川新闻网。尽管复函的初衷是抵毁竹农的反映事实,但因事属确实,最后还是纸包不住火,成了欲盖弥彰。
江安县辖区内长江以南的几个乡镇,土地肥沃,雨量充市,竹类繁多,分布广,面积大,资源极为丰富,可堪称天府之国之天府。但那泥泞的路面,破旧的民房,显示出当地的贪瘠。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为什么竹农始终美有脱贫呢?我们从江府办的复函中可以请楚地看出,政府官员坑农是其根本原因。
1, 罪恶的黑手-----竹协会。
2006年以前,竹料市场开放,多家经营。哪家价钱出得高,竹农就卖给那家。最高卖过十六、七元。2006年5月以后,县林业局成立了<竹业联合会>,简称”竹协会”。竹协会表面看是个民间行业组织,但实则是个官办行业垄断经营经济组织。竹协会的主要领导都是由林业局官员及有关人员担任。下面各乡镇竹业分会只是为其组织货源和现场管理。一切都按联合会旨意操作。林业局实际上是竹协会的老板。收购人员把竹料拉到纸厂。厂方按照竹协会的规定金额付给收购人员资金,然后由竹协会与厂方结账。至于厂方出什么价,有关部门收多少税费,收购人员和竹农一概不知。
2, 疯狂掠夺。
竹协会成立以后,便象一把锋利的宰刀向竹农砍来。
一、 违规收费。 从复函可以看出,政府部门收费繁多。有些收费属乱收费。比如工商管理费。2003年,四川省工商局就出文规定,从2003年6月停止收取工商管理费。但工商局5年多来就以3元/吨收取工商管理费,每年收费45至60万,5年接近300万。
二、 宰你没商量。
目前、各收购点拉到厂方的竹料,竹协会只给330元/吨。比复函中说的435元/吨少105元。比长宁纸厂价470元/吨少140元。比宜宾纸厂的510元/吨少180元。收购点的330/吨除去复函中所说的上车费15元,生活补住5元,收购人员工资20元,损耗费20元,运费35元,就只剩235元/吨。与复函中所说的300元/吨相差65元/吨。若以宜宾纸厂的510元/吨计算,竹协会每年宰竹农3000万元以上。有的竹农达1万左右。这些钱流向何方,只有协会才说得清楚。
三、 拦路抢劫。
近年来,国务院和省政府对农村公路的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实施,实行村民自治。但仁和乡政府置国家政策于不顾,以经营取换路权的办法,以15万元将经营权转让,而且还要收取10/吨的维护费。经营者出钱后,必定要转嫁于竹农。这样竹农自己又要出钱出力修路,又要出钱过路。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抢劫。
竹料是竹农的主要经济支柱,竹农被政府官员一刀刀地宰后所剩无几,有的甚至亏本,走投无路,只得离乡背开,抛妻别子,外出打工。如果政府果真重视三农,要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就应斩断政府官员伸向三农的一只只黑手。让官员们干干净净地为国家为人民办事。
腐败不除,休谈民生!
江安县竹农反映县林业局与竹协会相互勾结坑农的帖子登载在江安论谈上巳经一年多了,但政府一直置若罔闻。直至最近四川新闻罔向江安县政府发函调查,县政府才高度重视。随即安排了县府办,监察局,法制办,信访办和群众工作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详细调查,并复函四川新闻网。尽管复函的初衷是抵毁竹农的反映事实,但因事属确实,最后还是纸包不住火,成了欲盖弥彰。
江安县辖区内长江以南的几个乡镇,土地肥沃,雨量充市,竹类繁多,分布广,面积大,资源极为丰富,可堪称天府之国之天府。但那泥泞的路面,破旧的民房,显示出当地的贪瘠。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为什么竹农始终没有脱贫呢?我们从江府办的复函中可以请楚地看出,政府官员坑农是其根本原因。
-----再评江府办函
江府办函称: “2006年5月以前,一些生产企业无序竟争,部分经营户投机钻营,导致税费大量流失。”作为一个纳税人,不得不思考,这大量的税费究竟流到哪里去了呢? 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竹料贩运的过程。先是经营户到税所上税,然后经营户再凭税票到林业部门办贩运证。没有税票或税额不足林业部门是不会办贩运证的。林业部门设了重重检查站,检查经营户是否办有贩运证或少办多装。否则不得贩行。如果要偷税,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经营户不上税或少上税林业部门就办贩运证; 二是经营户没有贩运证林业部门设的检查站人员就放行。那么林业部门为什么要作出如此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呢? 一直以来,有很多经营户都反应税务部门和林业部门互相勾结,经营者交了钱后,他们少开票或不开票的事情,这说明了大量流失的税费是流到了税务部门和林业部门人员的包里,流到了政府官员的包里。如果他们没有吃税款,经营户能闯过那重重的关卡吗?
由于众多经营户的反应,人多嘴杂,政府部门刚脆成立一个竹协会。一来可以垄断市场,集中经营,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牟取暴利。二来他们自己经营自已上税费,交不交,交多少,全凭他们自己操作,外人一概不知。从此,鸦鹊无声。他们就放放心心地吃,安安心心地睡,一切安然无事。江安县每年有800万税费,可够他们吃了吧。 你们就快快吃吧! 今年8月以后,<反垄断法>就要实施了,到那时,恐怕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还可以向 今日说法 反映下 相信舆论的力量也可以把这些贪官 威慑住,他们是蛀虫,是见不得光的
就要把他们的恶习暴光~~~~~~~
强烈呼吁省有关部门严查 严办 不能让这些坑农蛀虫在继续干坏事。我相信这些人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支持劳动人民 你们要不畏强权 全力以赴把这个事情向省,向中央反映下,我相信我们的温总理制定的政策是永远站在
你们这边的,一定要不畏强权 不要放弃!!!!!支持你们~~~~~~~~~~~~~~~~!!!!!!!!!!
胜利是属于你们的 贪官们会得到人民的审判的!!!!!!!!!!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