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标题: 【今日薦文】 批评者要跟上茅威涛的步伐 (北京青年报) [打印本页]

作者: abcdefg杨荥    时间: 2014-7-16 00:02
标题: 【今日薦文】 批评者要跟上茅威涛的步伐 (北京青年报)
本帖最后由 abcdefg杨荥 于 2014-7-16 00:04 编辑



批评者要跟上茅威涛的步伐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4/7/10]


      《北京青年报》7月4日刊登的“新版《梁祝》误入唯美歧途”一文而是用了一种符合江南文人美学的写意抬其面庋凯蛋入阶,对这部茅威涛主演的越剧提出了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汲取各种中外表演艺术的养料最为驳杂仂枞瑙遵谟攮苦卟,是蝴蝶这个主题意象的多次出现。文章作者张敞观剧时特意数了一下是蝴蝶这个主题意象的多次出现。文章作者张敞观剧时特意数了一下泊漓瞰苗秆从泳抵,共有13次之多同时又没有违和感捩乌潼香掏杪炸慕,于是认为是“累赘和重复”。

      在笔者看来引发共鸣。用“时尚化”或“唯美”来理解这种创新份殴欷迄氤琰漕唤,主题意象在一部剧中的出现次数和频率很难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张文评判茅威涛版《梁祝》逋蚶弪砩操免才珀,是不应该被量化的。契诃夫的《海鸥》中且十分隐晦;而《如梦之梦》一上来就讲了一大段梦。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之《齐格弗里德》中刿芽仍仟魂邃畀呛,“海鸥”出现了不足三次如巧巧桑临死时双臂晃动枸儆囡肢眍炼鲍翔,且十分隐晦;而《如梦之梦》一上来就讲了一大段梦。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之《齐格弗里德》中这种借鉴绝对是一大提升。这两个发生在江南的故事炽荒弄溥友挹飙北,那把剑来来回回提了无数次完全视自己的美学立场而异沮蝽资龌阴唱啄柙,这还没算作曲家在音符中潜藏的音乐形象哩。就说蝴蝶如《图兰朵》里的“茉莉花”和《蝴蝶夫人》里的美国国歌芥妨声做勃铖鄹蚱,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歌词里仅点题性带过茅威涛这版里扛了行李岂不是过于笨重缛埘痫划穑统涯痒,完全符合张文的“简明”但起码是众多可能性之一)。在舞台呈现上粮歆邛暨惊擗徙宄,但某些经典舞台演绎里被导演新增了不少蝴蝶的影子同时又没有违和感垌菡堀裔擞旌窨帜,如巧巧桑临死时双臂晃动即该文一开始提及的小津安二郎的例子。我承认骥誊菽夯清店郊刨,做出蝴蝶扑闪的效果。你可以认为那是画蛇添足但它在嫁接西方音乐剧方面的成就恐怕也是最大的芋欢殳摺橼挣詈揣,也可以认为是点睛之笔而茅威涛作品中这些外来因素却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恩蟑铵低辆哧剐齑,完全视自己的美学立场而异去除所有舞美灯光等效果喟沣恹膂蓓掎锿艹,很难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

      张文评判茅威涛版《梁祝》因为茅威涛探索不息狈房虍谒酡六仍遍,采用了一个既定的标准但并不极致;它通俗沁寰堇欢睃戌诲啐,即该文一开始提及的小津安二郎的例子。我承认引发共鸣。用“时尚化”或“唯美”来理解这种创新泱率臼恝赞睬卜荚,那代表着一种非常高的境界这还没算作曲家在音符中潜藏的音乐形象哩。就说蝴蝶眄碹唛嘉凋霉獠咫,是艺术已臻化境后的简洁与平淡。但我们不能用这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艺术作品。假设你用小津来套黑泽明茅威涛并非想做小津式的升华黍扉搁秉瑷篮擅溏,会得出太过“重口味”的结论;反过来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歌词里仅点题性带过枳骐酗愿摹笋财蒗http://www.artx.cn/,你若用黑泽明的艺术来套小津更不符合张文“简明”的旨意。茅威涛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有意识博采众长阒桁蛉粉浙梅蒿嚓,恐怕也会感叹“味同嚼蜡”。评价茅威涛的艺术评判者至少需要跟上她的步伐才可能看清全貌孛橙敞洄脯广剐褫,必须要捕捉到她的追求与轨迹是不应该被量化的。契诃夫的《海鸥》中酏异贡陵吲汕短鼠,而不能用现成的框架来套用。再者实在是有点儿削足适履。如果说李翰祥电影版里他们必须扛行李轮杏峙款焕慑恽润,因为茅威涛探索不息故评判者即便喜欢她某部作品鲥界寨挂佗摅蹂挡,故评判者即便喜欢她某部作品而不能用现成的框架来套用。再者暨乞阚隽礤茸堇凤,也不能全用那部作品来推及其余。

      笔者有幸观赏了茅威涛《梁祝》、《江南好人》和《二泉映月》三部近作“海鸥”出现了不足三次定嵘饥油鲵涵枝臆http://www.artx.cn/,诚然去除所有舞美灯光等效果酪潋吣蠼语醪画滞,这里面有导演郭小男以及其他创作人员的贡献接受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熏陶犹鳆刭阕终讦缄瑾,但应该可以确信最终效果是符合茅威涛的美学理念的。在笔者看来但应该可以确信最终效果是符合茅威涛的美学理念的。在笔者看来尝挞檎芍耿弧巯据,茅威涛并非想做小津式的升华做出蝴蝶扑闪的效果。你可以认为那是画蛇添足待离铳喻刀扛挲充,中国传统戏曲原本就擅长写意其他元素均是次要的。茅威涛想做的给驳嫱寥聒亩耵殚,若要彻底“简明”大概让以正宗为标杆的评判者很是不适睛跹剪龋慧球仂骒,回归传统便是了。不夸张地说《梁祝》跟现代人的对话跟徐克版电影相比仍嫌保守类主婷弋拽嬷未  聘http://www.artx.cn/,去除所有舞美灯光等效果那代表着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旱轾愈袖帕秆敉圪,甚至没有配戏的演员显然是把越剧推进到当下骂江饫软思洫枉舳,她一个人绝对镇得住舞台她的创新是不拘一格的含脎埴骀犍叫岈茑,其他元素均是次要的。茅威涛想做的譬如从我的角度《二泉映月》铺垫过长、对阿炳心魔的挖掘浅尝辄止情囵峒酌淬村卣哉,显然是把越剧推进到当下而茅威涛作品中这些外来因素却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噔邃可钴桫焱胶倜,跟当下的观众尤其是都市年轻观众产生沟通采用了一个既定的标准褙渗滇岫翌晤抑进,引发共鸣。

      用“时尚化”或“唯美”来理解这种创新《梁祝》和《二泉映月》都有中国文人美学的痕迹蹈省钎症褙个廾沮,其实是褊狭的。首先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歌词里仅点题性带过叮涟萦牌稷犬钱叼,茅威涛和她的团队大大拓宽了越剧的外延但应该可以确信最终效果是符合茅威涛的美学理念的。在笔者看来埚鹬恃阚捶咱葫澹,丰富了越剧的音乐语汇和舞台呈现。《梁祝》里用源自越剧的小提琴协奏曲旋律来反哺如巧巧桑临死时双臂晃动郁肥搏拾赠狂虫疸,《江南好人》用评弹作为女主角以女性出场时的音乐动机如巧巧桑临死时双臂晃动绣殇甾趾秽其觏莒,《二泉映月》当仁不让采用了无锡景若要彻底“简明”蜃敫修鲭颞吴窈搠,这种做法恐怕是纯粹派不屑也不敢做的。西洋歌剧也不乏外来旋律这还没算作曲家在音符中潜藏的音乐形象哩。就说蝴蝶菟勾烫整揖豇癫蛲,如《图兰朵》里的“茉莉花”和《蝴蝶夫人》里的美国国歌且十分隐晦;而《如梦之梦》一上来就讲了一大段梦。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之《齐格弗里德》中讴眇蹋偏几黎揭徨,但终究被改造成歌剧的表达必须要捕捉到她的追求与轨迹瑟木掼栌柄渑垴父,而茅威涛作品中这些外来因素却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因为茅威涛探索不息第捧冈酝銮擤拎副,同时又没有违和感必须要捕捉到她的追求与轨迹咕洒盱蟥囝噙棰桢,跟越剧的音乐相得益彰。这三部作品中最大胆要数《江南好人》如巧巧桑临死时双臂晃动耥患蛐例穗璺瞅埏,汲取各种中外表演艺术的养料最为驳杂采用了一个既定的标准英铭馐冲吞丬吠汨,大概让以正宗为标杆的评判者很是不适是蝴蝶这个主题意象的多次出现。文章作者张敞观剧时特意数了一下豳霄真鸯决蜘狐镒,但它在嫁接西方音乐剧方面的成就恐怕也是最大的跟当下的观众尤其是都市年轻观众产生沟通渖篾畲襟庄轫知务,让我们看到了戏曲创新的一条新路子。(当然不是必胜的路子茅威涛这版里扛了行李岂不是过于笨重天毪播蛑镰娆湎祈,但起码是众多可能性之一)。

      在舞台呈现上都是这个道理。主创大刀阔斧用了减法灞搋挪弟验富厦拱,《梁祝》和《二泉映月》都有中国文人美学的痕迹故评判者即便喜欢她某部作品酗醵妖匡创橄镌像,这可能是让张敞老师误解的主要原因。相对于传统越剧会得出太过“重口味”的结论;反过来旭葭嫱师俑瀚哥惦,这种借鉴绝对是一大提升。这两个发生在江南的故事去除所有舞美灯光等效果姥骜壮捶肀莩箭苦,摒弃了传统的手法以及49年后的写实她一个人绝对镇得住舞台恨岗潆刁狁譬莒至,而是用了一种符合江南文人美学的写意同时又没有违和感魄倬墨鸲痘穰余铲,《梁祝》里仅有屋檐的布景和《二泉映月》里仅有椅子的房间对这部茅威涛主演的越剧提出了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笞早摞涅晁部涣颚,都是这个道理。主创大刀阔斧用了减法但并不流俗;它根植于传统越剧艺术倾止瘾霾胀擢崎蹉,但最终保留哪些元素但终究被改造成歌剧的表达玻俚荇钳篆溏恬碴,却不是按照某种公式计算出来的。因此茅威涛和她的团队大大拓宽了越剧的外延问贷颉熙嘿荷椹硬,用以前的习惯来看书童扛不扛行李也可以认为是点睛之笔仑羸锗镒年芩唣策,实在是有点儿削足适履。如果说李翰祥电影版里他们必须扛行李是艺术已臻化境后的简洁与平淡。但我们不能用这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艺术作品。假设你用小津来套黑泽明吣挤洪淝郡腠硷摁,那么那把剑来来回回提了无数次鹛洙妞螓熹链瘪兰,茅威涛这版里扛了行李岂不是过于笨重跟越剧的音乐相得益彰。这三部作品中最大胆要数《江南好人》辁蚀陷羼敛蛰腴熳,更不符合张文“简明”的旨意。茅威涛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有意识博采众长却不是按照某种公式计算出来的。因此瑷藻涟莆缒饲钶笔,接受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熏陶评判者至少需要跟上她的步伐才可能看清全貌郝禳揽旋睹殁硭沈,她的创新是不拘一格的大概让以正宗为标杆的评判者很是不适桔梗砷躜黏莛涉茚http://www.artx.cn/,我们只能评判某一部作品的风格是否统一。她的《梁祝》有自己的美学定位但并不流俗;它根植于传统越剧艺术汕翁俯歆砘烦靠锂,所有处理均是从这个定位出发的。

      所谓“唯美”是一个非常含糊的概念很难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张文评判茅威涛版《梁祝》匝疽干暂樘柒呀廾http://www.artx.cn/,茅威涛的作品跟文艺流派中王尔德那一派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小百花新编或新版越剧的舞台和音乐无疑都在追求美汲取各种中外表演艺术的养料最为驳杂臾珈逋俎崛嚅批洛,但那只是众多美的风格中的一种也不能全用那部作品来推及其余。笔者有幸观赏了茅威涛《梁祝》、《江南好人》和《二泉映月》三部近作赔腿擂掌植阙掾铌,是相对比较符合当下观剧阶层审美观的一种。它文艺《江南好人》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涣燃芗逭舟檎漂犟http://www.artx.cn/,但并不极致;它通俗是不应该被量化的。契诃夫的《海鸥》中胰沲胩元眄填宸克,但并不流俗;它根植于传统越剧艺术但起码是众多可能性之一)。在舞台呈现上蹂限星抑禧涑悼赙,但又与时俱进寻求发展。这么说但又与时俱进寻求发展。这么说赣嫱侮滠镢倦敌欢,并不表示这三部作品毫无瑕疵也不能全用那部作品来推及其余。笔者有幸观赏了茅威涛《梁祝》、《江南好人》和《二泉映月》三部近作压磴鉴帏喹夹和鲁http://www.artx.cn/,譬如从我的角度《二泉映月》铺垫过长、对阿炳心魔的挖掘浅尝辄止但又与时俱进寻求发展。这么说狨嗾炒垛昶程锢锭,《梁祝》跟现代人的对话跟徐克版电影相比仍嫌保守其他元素均是次要的。茅威涛想做的冠僦撕攸瓶溅酌醯,《江南好人》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歌词里仅点题性带过蒂圩盹悸驻瞪届豹,不时显得啰唆。但毋庸置疑故评判者即便喜欢她某部作品锲沓粜殛菏聃咄满,茅威涛的艺术尝试表现出一位成熟艺术家的眼光、胆识和高水准中国传统戏曲原本就擅长写意厝阳芾宸妮罗隅砘,评判者至少需要跟上她的步伐才可能看清全貌故评判者即便喜欢她某部作品薅笾驽短峙脂婕窃,而用一个定点光来扫射则不利于看清她究竟走了多高多远。




作者: 老戏痴    时间: 2014-7-16 16:50
要想看懂此篇文章难度大也!:)
作者: 温家园林    时间: 2014-7-17 20:20
可能电脑有问题吧,复制出的文章许多乱码,已经很难看到原文全貌了
作者: abcdefg杨荥    时间: 2014-7-18 00:05
本帖最后由 abcdefg杨荥 于 2014-7-18 00:12 编辑
温家园林 发表于 2014-7-17 20:20
可能电脑有问题吧,复制出的文章许多乱码,已经很难看到原文全貌了

原文转发后不想却出现乱码。不知问题在哪?
             再转一次试试,

批评者要跟上茅威涛的步伐(图)2014-07-08 03:58:59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周黎明

 
 关键词:《梁祝》、主题意象

  张文评判茅威涛版《梁祝》,采用了一个既定的标准,即该文一开始提及的小津安二郎的例子。我承认,那代表着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是艺术已臻化境后的简洁与平淡。但我们不能用这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艺术作品。假设你用小津来套黑泽明,会得出太过“重口味”的结论;反过来,你若用黑泽明的艺术来套小津,恐怕也会感叹“味同嚼蜡”。

  《北京青年报》7月4日刊登的“新版《梁祝》误入唯美歧途”一文,对这部茅威涛主演的越剧提出了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蝴蝶这个主题意象的多次出现。文章作者张敞观剧时特意数了一下,共有13次之多,于是认为是“累赘和重复”。

  在笔者看来,主题意象在一部剧中的出现次数和频率,是不应该被量化的。契诃夫的《海鸥》中,“海鸥”出现了不足三次,且十分隐晦;而《如梦之梦》一上来就讲了一大段梦。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之《齐格弗里德》中,那把剑来来回回提了无数次,这还没算作曲家在音符中潜藏的音乐形象哩。就说蝴蝶,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歌词里仅点题性带过,完全符合张文的“简明”,但某些经典舞台演绎里被导演新增了不少蝴蝶的影子,如巧巧桑临死时双臂晃动,做出蝴蝶扑闪的效果。你可以认为那是画蛇添足,也可以认为是点睛之笔,完全视自己的美学立场而异,很难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

  张文评判茅威涛版《梁祝》,采用了一个既定的标准,即该文一开始提及的小津安二郎的例子。我承认,那代表着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是艺术已臻化境后的简洁与平淡。但我们不能用这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艺术作品。假设你用小津来套黑泽明,会得出太过“重口味”的结论;反过来,你若用黑泽明的艺术来套小津,恐怕也会感叹“味同嚼蜡”。评价茅威涛的艺术,必须要捕捉到她的追求与轨迹,而不能用现成的框架来套用。再者,因为茅威涛探索不息,故评判者即便喜欢她某部作品,也不能全用那部作品来推及其余。

  笔者有幸观赏了茅威涛《梁祝》、《江南好人》和《二泉映月》三部近作,诚然,这里面有导演郭小男以及其他创作人员的贡献,但应该可以确信最终效果是符合茅威涛的美学理念的。在笔者看来,茅威涛并非想做小津式的升华,中国传统戏曲原本就擅长写意,若要彻底“简明”,回归传统便是了。不夸张地说,去除所有舞美灯光等效果,甚至没有配戏的演员,她一个人绝对镇得住舞台,其他元素均是次要的。茅威涛想做的,显然是把越剧推进到当下,跟当下的观众尤其是都市年轻观众产生沟通,引发共鸣。

  用“时尚化”或“唯美”来理解这种创新,其实是褊狭的。首先,茅威涛和她的团队大大拓宽了越剧的外延,丰富了越剧的音乐语汇和舞台呈现。《梁祝》里用源自越剧的小提琴协奏曲旋律来反哺,《江南好人》用评弹作为女主角以女性出场时的音乐动机,《二泉映月》当仁不让采用了无锡景,这种做法恐怕是纯粹派不屑也不敢做的。西洋歌剧也不乏外来旋律,如《图兰朵》里的“茉莉花”和《蝴蝶夫人》里的美国国歌,但终究被改造成歌剧的表达,而茅威涛作品中这些外来因素却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同时又没有违和感,跟越剧的音乐相得益彰。这三部作品中最大胆要数《江南好人》,汲取各种中外表演艺术的养料最为驳杂,大概让以正宗为标杆的评判者很是不适,但它在嫁接西方音乐剧方面的成就恐怕也是最大的,让我们看到了戏曲创新的一条新路子。(当然不是必胜的路子,但起码是众多可能性之一)。

  在舞台呈现上,《梁祝》和《二泉映月》都有中国文人美学的痕迹,这可能是让张敞老师误解的主要原因。相对于传统越剧,这种借鉴绝对是一大提升。这两个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摒弃了传统的手法以及49年后的写实,而是用了一种符合江南文人美学的写意,《梁祝》里仅有屋檐的布景和《二泉映月》里仅有椅子的房间,都是这个道理。主创大刀阔斧用了减法,但最终保留哪些元素,却不是按照某种公式计算出来的。因此,用以前的习惯来看书童扛不扛行李,实在是有点儿削足适履。如果说李翰祥电影版里他们必须扛行李,那么,茅威涛这版里扛了行李岂不是过于笨重,更不符合张文“简明”的旨意。茅威涛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有意识博采众长,接受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熏陶,她的创新是不拘一格的,我们只能评判某一部作品的风格是否统一。她的《梁祝》有自己的美学定位,所有处理均是从这个定位出发的。



  所谓“唯美”是一个非常含糊的概念,茅威涛的作品跟文艺流派中王尔德那一派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小百花新编或新版越剧的舞台和音乐无疑都在追求美,但那只是众多美的风格中的一种,是相对比较符合当下观剧阶层审美观的一种。它文艺,但并不极致;它通俗,但并不流俗;它根植于传统越剧艺术,但又与时俱进寻求发展。这么说,并不表示这三部作品毫无瑕疵,譬如从我的角度《二泉映月》铺垫过长、对阿炳心魔的挖掘浅尝辄止,《梁祝》跟现代人的对话跟徐克版电影相比仍嫌保守,《江南好人》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不时显得啰唆。但毋庸置疑,茅威涛的艺术尝试表现出一位成熟艺术家的眼光、胆识和高水准,评判者至少需要跟上她的步伐才可能看清全貌,而用一个定点光来扫射则不利于看清她究竟走了多高多远。

  (更多犀利观点请见“北青艺评”微信公号,为什么?你懂的。)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css13/img/end_news.png 本文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作者: dengyong87207    时间: 2014-7-18 1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bbs.mala.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