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藏身”庆云西街民房
网站川办主任周永红
李副主任展示调研证
受害者提供的单据 位于成都庆云西街的这家“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和“中国法制视点网内参编辑部驻西南办事处”是何方神圣
近些年,假记者骗人财物、搞敲诈勒索的事层出不穷,但大多数都是暗中行骗。不过,本报记者与成都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920在行动”记者近日在暗访中发现,在成都有一个名为“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和“中国法制视点网内参编辑部驻西南办事处”的机构,在其“帮人维权”的背后,却有一些让人纳闷的东西。
A 受害人说 寻求维权 中学老师找上门来 泸州的中学老师陈女士(化名)就是上当受骗者之一。
多年来,陈老师为一起房地产官司感到十分苦恼,时常在网络中搜寻有关法制方面的信息,以便寻求帮助。2008年1月,陈老师在网上发现了这个叫“中国法制视点网”的网站,而且这个网站来头不小: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法制新闻工作部”主办,全国建立了很多分频道。
随后,陈老师通过网上的公开信息,与该网站四川办事处办公室主任黄永明取得联系。根据陈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2008年1月16日,两人通过QQ联系上后,黄永明称“主办法制内参,需要线索方面的合作”,“在法律和估价技术上我可以无偿帮助”。3月3日,当陈把官司进行说明后,试探性地问到是否需要收费时,黄永明告诉陈:“媒介舆论监督不收费,可以自愿对法制宣传刊物给些赞助。”
协商维权 万元签下“维权协议” 黄永明告诉陈,为帮助她打官司,中国法制视点网北京总部可用《密级内参》要求法院改正并提出处理相关人员。这话让陈老师有点动心。黄永明此时更吹嘘称“省内一般监督媒介没有这种力度”。
随后,黄永明便开始游说陈老师尽快到成都面谈。此时他毫不忌讳谈到了费用,提出“那是必需的,看你能准备多少,我好向总部汇报。”
经过双方多次协商,2008年4月3日,在黄的要求下,陈老师到成都与黄签署了维权协议。黄承诺从4月5日开始到泸州调研,专门办理陈老师的维权投诉,估计10日内能解决。最后,根据判决书8万元赔偿金额收取陈老师1万元投诉费。
B 记者暗访 实地考察 内参办藏身居民房 “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和“中国法制视点网内参编辑部驻西南办事处”到底是何方“神圣”?
“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和“中国法制视点网内参编辑部驻西南办事处”位于成都市红星路二段庆云西街73号楼上。
5月19日,当记者来到网站办公地点时发现,在一处普通居民楼院门外悬挂着“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和“中国法制视点网内参编辑部驻西南办事处”的牌子。在一楼与二楼间的墙壁上有广告宣称“为党和国家高层领导提供最新、最准、最实用的决策信息”。
穿过院门,来到二楼,记者发现这个“中央派出机构”就在一套普通民房内,还挂着“成都冠博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牌子,难道记者走错了地方?当记者跟随咨询相关事宜的李女士进入办公室,看到满墙都挂着老百姓感谢维权的锦旗,这就是那个“要为老百姓维权”的机构。
专门维权“办事90%公开公正” 李女士进入办公室后,内参编辑部和成都频道负责人张卫都不在。见有生意上门,工作人员赶紧帮着打电话,并约下午与李女士见面。
5月19日下午,记者与李女士再次来到“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和“中国法制视点网内参编辑部驻西南办事处”,并如愿见到了张卫。这个身材较矮胖的女人,操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在被问及怎样维权时,张卫便开始吹嘘他们本事有多大。
“民工反映做了活路不给钱,我们就去维权,我们刚到那个地方,坐都没有坐,问题就解决了。”为什么本事这么大呢?张接着称:“一句话都没有说,因为我们是属于中央政法委下派的办事机构,除了我们没有人敢办。你看一下我们的工作职能:专门协助司法机关、各行政部门维护社会稳定。你这个应该在我们的协调范围内,我们办事一般90%都 是公平公开公正的。”
紧接着,张卫表示,办事前要签订一份合同。
开口三万 还只是维权车马费 帮助维权还要签协议,这是为什么呢?张卫说,签协议主要是写明把事情办到什么程度,然后就表示得向他们交多少费用。收费是因为他们的上级部门拨的经费很少,每个月就1万多。他们在这里工作,作为路费钱、差旅费,肯定需要寻求帮助者出。
怎么交费呢?张卫继续道:“先交一部分,反正是多退少补。但肯定得先交钱,我们不可能贴钱维权。”那这维权费大概要好多呢?问及收多少钱,张卫没有半点犹豫,张口就说:“你先交三万块钱,先交先给你维权。喊你交的三万块钱办你的这个案子,肯定不够。”
三万还不够?“三万只是车马费大概够了。但要把你的账要回来,这只是前期费用,是启动费用,没有这个费用根本无法启动工作。所以交钱还得分两部分,前期三万元钱是基本费用,签合同的意思是不允许退。”张卫说,“你交三万只是诚意金。”
那么维权成功后还会不会收钱呢?自称为中国法制视点网内参编辑部副主任的李某说:“等我们把钱要回来,你最后按照其他约定,按约定给我们拿回扣。”
加盟网站“老总些还出得起钱” “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上面还有四川频道及其办事处。在浏览中国法制视点网四川频道时,记者发现该频道正在招人。按照招聘电话,记者声称要应聘“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主任。
按照电话约定,20日,我们在成都西门某宾馆茶楼与一负责人见了面。该负责人自称叫周永红,是“中国法制视点网”四川办事处负责人。据他介绍,现在主要是各频道招 负责人,搞法制宣传节目,一年一签。他们负责管理,一年交五万。
说起交钱的门道,周永红继续解释为什么要收钱。“原来有媒体搞敲诈勒索,现在不行了,现在不能搞敲诈勒索的。可以招聘工作人员,还可以发展些通讯员——特约通讯员,发展些老板,这样他们就会给你交钱。我们还可以有内参啊。”
做内参还可以赚钱?记者表示不解后,周永红将腿跷在茶几上,抽了口烟继续讲解:“你做案子嘛,你可以以做案子为主。”拿到案子咋处理呢?周永红说:“可以去调查、写材料,像这种事情肯定要收费。不但要收费,还要根据案子大小来收费。还有种是老板、经济案件、经济案子很轻松,还不扯麻烦,而且老总些还出得起钱。”
C 真相调查 分布在全国其实四川站是总部 “中国法制视点网”从运行至今至少有一年。通过该网站下的备案号,记者向中国信息产业部的官方网站查询,发现该注册名并非中央机构,而是成都律之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甚至注册号就在成都,网站负责人正是周永红。
周永红提供的名片上分别打着两个工作地址,一个是四川办事处办公地点,一个是北京总部地点。根据名片上的总部电话,记者拨打过去后,竟然是空号。
目前该网站已在四川、山西、山东、河北、云南、湖北、成都、遂宁、雅安、广元、达州、忻州、泸州、绵阳和眉山等地建立有分频道。各分频道内容基本以各地报纸的新闻为主要内容。
通过百度搜索,记者发现,实际上中国法制视点网有两个,另外一个显然没有周永红的网站气派,转载一些新闻信息。而通过记录的备案号查询,该网站的确名副其实。通过电话了解,记者获知,周永红过去就在真的“中国法制视点网”工作,负责建立四川分频道。
领导当顾问纷纷纳闷称不知情 在中国法制视点网四川频道上,除转载有法制新闻外,还登载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法制新闻工作部及中央政法委的介绍,显示着其来自北京。
为了标榜权威性,中国法制视点网成都频道上还赫然显示着一个顾问委员会名单,罗列着一连串省市政法系统主要领导和省市主要媒体负责人的名字。记者分别向省市相关媒体负责人核实后,对方均表示十分愤慨,对该网站根本就毫不知情。
在记者暗访时,为了显示与政法委关系很好,周永红还拿出了一份盖着四川某市政法委公章的祝贺信,祝贺该网站建立分频道。昨日记者向该市相关部门核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祝贺信是怎么出炉的,当地将进行调查。
女子拥有三个"身份" 吹是"中央派来维权"
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他们就查过周永红,目前工商和公安等部门正在作进一步调查
张卫拥有三个“身份”
工商执法人员查扣该网成都频道的电脑等 本报昨日《
帮你维权先收3万诚意金》见报后,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昨日上午,成都市锦江区工商局公平交易执法分局的执法人员对“中国法制视点成都频道”及“中国法制视点内参编辑部驻西南办事处”进行了检查,并查扣了相关电脑和文件资料。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该局就查过周永红所办的刊物,当时检查人员赶到后却已人去楼空。
工商部门查扣电脑相关资料 昨日,本报对周永红和张卫等打着“中国法制视点”的名号收取维权费用进行报道后,成都市锦江区工商局公平交易执法分局派出执法人员来到该机构的成都分频道进行检查,并将一些资料和电脑进行封存,以便做进一步调查。昨日下午,涉案的成都冠博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卫前往执法分局接受执法人员的问询。
执法人员表示,目前还需要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确认该公司有什么违规行为。
探访办公室周已多日未露面 成都频道昨日被查,四川办事处主任周永红是否知情呢?昨日,记者多次拨打周永红此前留在名片上的两个手机号码,都始终无法接通。当记者来到周永红在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一宾馆租赁的办公室时,发现周没有在办公室。
办公室门口仍然挂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法制新闻工作部四川联络处”和“中国法制视点编辑部驻川办事处”的牌子。据宾馆负责人介绍,周已有好几天都没有露面了。自从记者前些日子暗访后,周永红就再也没回过办公室了。
省新闻出版局去年就查过他 周永红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据四川媒体圈里的一些知情人士称,周永红是四川彭山人,一直没有正式工作,但脑瓜子很灵光,前几年在《民主与法制时报》四川记者站,与媒体界人士比较熟悉。
说起周永红的“中国法制视点网”与《法制信息视点》,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的负责人表示,去年底他们曾接到过投诉。当时他们还专门到周位于光华村的办公地点去看过,结果周没有露面,只有两个女子在。
据该负责人介绍,《法制信息视点》以前有内部准印证刊号,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办的。去年他们调查这事时,北京方面复函表示“该内印号早在7月18日就没有通过核查”。
雅安政法委:与雅安频道无关 中国法制视点网站目前已在全国建立起了15个分频道,而这些网站均打上了政法机关的旗号。雅安市政法委相关负责人昨日通过本报向公众发表声明,宣称所谓的中国法制视点雅安分频道与他们毫无关系。
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时中国法制视点网的人持了一份“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法制新闻工作部”的介绍信来找他们,因为对方宣称建立分频道既不收费,又可以为雅安的法制宣传做贡献,所以他们就出具了一份复函,表示认可该网对雅安法制新闻的宣传。
昨日下午,青羊区公安分局接到本报记者反映的情况后,该局经侦大队负责人表示,目前尚不能够确认受害者与对方签署的协议到底是合同还是协议,经侦大队将对此做进一步调查。
◎对话张卫
周永红教她吹是“中央派来维权”
这伙人是如何“维权”的呢?昨日,本报记者面对面采访了“中国法制视点”成都分频道负责人张卫。
记者:你啥时候联系上周永红的?
张卫:认识有两年多了,第一次是在他手下做《法制信息视点》内参,觉得做起来还不错。后来我与他有很多业务往来。
记者:有哪些业务往来啊?
张卫:业务主要就是维权,以前主要是我个人做内参的生意。后来内参没有办了,所以才开始以网站为平台。
记者:你们怎样去维权?
张卫:主要是了解情况,然后我们有工作证嘛,有职能。去年办了几个事,感到对方还是挺认可,没有人怀疑。
记者:你们的证件有效吗?你们有收费许可证吗?
张卫:有效!这都是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法制工作部发的,周永红给我们的,我和他签了协议的,收费肯定有效。
记者:和周签了协议就能收费?
张卫:对啊,周说可以,而且还下了任务,我们每年得交5万元钱。我们收费有周发的文件。
记者:你哪儿毕业的呢?
张卫:我是广州中山大学毕业的。
记者:此前为何说是中央党校毕业的?张卫:……(迟疑)那都是周永红教的。
“中国法制视点网”被关闭
本报讯 本报连续披露的“中国法制视点网”及其所有分频道在昨日下午被关闭。省政府网络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对该网站和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这位负责人表示,该网站严重违反相关网络管理规定,擅自登载新闻报
道,编造虚假内容,对公众具有欺骗性。省政府网络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着手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关闭了该网站。就该网站和相关人员,省政府网络管理部门将进一步调查,核查是哪个公司将该网站接入网络,将对该公司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