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刘青霞)近年来随着市民的防骗意识越来越高,大家在上遇到好友“借钱”已经越来越谨慎了。但是,如果对方给你发来几秒钟的语音内容是“我是你朋友”“是我本人”而声音也确实是好友本人,你会不会就此放松警惕呢? 12月30日,乌鲁木齐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市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就这一骗局进行预警。 工作人员分析,不法分子一般采用发送信息、文件、压缩包、网址等方式向他人电脑或手机植入木马病毒,通过植入的木马病毒盗取他人QQ账号或账号。 然后,通过查看所盗的QQ账号或账号的备注信息、聊天记录和视频,了解其人际关系、交谈方式、生活习惯等情况,随后冒充账号使用者本人与其好友聊天,发送提前录好的“是我是我”语音,进一步实施诈骗。 据市反诈骗中心分析,语音的来源有:用户在进行某个应用验证时,需要向对方回复“是我是我”等说明身份的语音,这时的语音信息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另外,骗子在盗取号的同时也会获取上的语音信息,将可以利用的信息进行转发欺骗受害者。 但众所周知,目前腾讯公司的官方是无法实现语音转发的,那么在骗局中,骗子是如何实现“瞒天过海”的呢? 原来骗子用到了一种 “高科技外挂 ”,也就是山寨版。他们盗走账号后,会通过山寨软件克隆一个相同的号,然后再通过克隆号的外挂技术,直接转发语音。 这些声称可转发语音的软件均属于外挂软件,具有严重的安全风险。所以千万不要好奇下载这些所谓的“开挂”“克隆” ,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市民如何有效防范呢?首先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透露账号,密码,登录验证码等信息;在交流中如涉及到资金财产需求,请务必进行多方核实,不要通过简单信息就放松做身份验证;若发现账号被盗,应及时冻结账号,并通知其他好友切勿上当。
作者/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bbs.mala.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