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标题: 特问重度病残因正常退休争议一直难果 老少四代渡不过争议难关该咋办?![已回复] [打印本页]
作者: 陸大椿 时间: 2024-12-31 17:07
标题: 特问重度病残因正常退休争议一直难果 老少四代渡不过争议难关该咋办?![已回复]
特问重度病残因正常退休争议一直难果 老少四代渡不过争议难关该咋办?!
黎杰,男,汉族,61岁,高中文化,34年党龄,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蓬安县分公司退休职工。住蓬安县相如街道办凤凰山社区(原黎家店村二社)。
黎杰家里老少6人都是征地后承诺统征时统一给予社保安置而未给予安置的128名被征地的老上访农民成员。从1998年和1999年先后征地借地圈在那里不允许耕种,至2001年和2002年才签的协议,后至2010年集体土地被统征后的2012年建新人民医院被群众强行反复阻拦工程后,才被迫于2012年12月26日和27日付清原征地借地的费用,为什么不按照国家规定,依法纳入土地统征社保和医保安置?!
黎杰从1981年12月被四川省蓬安县清溪乡正式选聘为电影放映员,至1997年,认定工龄16年。曾持有三证(电影放映人员证、电影放映技术资格证、电影放映单位登记证),这三证,我看过,至今仍保存在黎杰家里。
黎杰在任乡文化站电影放映员期间,又被党委政府和县委宣传部安排兼任乡广播站、镇广播站兼职乡县和镇县两级做广播舆论宣传工作,进而又再被安排到乡镇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连续工作至退休。但是,直至2024年8月13日去办理正常退休时,却被告知,凡是未经县人事局招干和未经县劳动局招工的前期工龄一律不予认可。当我根据全国各地“财政部门主动作为,统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认定乡镇(公社)老放映员工龄”的普遍作法,但差异较大的事实,代黎杰问道蓬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在执行九类人员中的临时工工龄(需到人社局社保股办公室申请工龄认定)时,答复是不足十五年的补足十五年。当我又代黎杰说明15年前重复缴费五年的依据是复写纸填写的,如今已经看不清楚了,争议焦点需要清晰,才能做到让人口服心服,要求出据一份书面字据,以便于针对性的查单位缴费情况对比时,县社保局明确答复不能出据任何书面字据,县人社局对此一直未作任何答复。因此,因单位前期工龄和五年重复缴费的争议一直在人社和社保两局未果,至今未能办理退休。而县社保局明确不能出据任何书面字据的答复,确实令人生疑。
黎杰父母岳父母主要是依靠黎杰李万秀夫妇,吃住医疗全在黎杰李万秀夫妇家里,四老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岳母早于2021年身患腰2椎压缩性骨折等疾病已基本瘫痪在床,岳父又于2023年1月份身患淋巴癌术后住院化疗中,黎杰再于2023年5月7日身患右侧丘脑岀血,术后住院中,雪上加霜的是黎杰的父亲再于2023年9月12日身患脑梗塞等疾病入院抢救;黎杰岳父后于2023年10月14日病逝了,黎杰后被鉴定为二级肢体残疾,只享受了每月80元护理补贴,如今正在康复训练之中,生活靠人护理。
黎杰于2023年5月7日患病后断了收入来源后,黎杰、父母、岳母四人如今都是没有收入来源,黎杰、父亲、岳母三人如今都是生活靠人护理的重症病人,致使整个家庭早已到处艰难地借债维持生活,没有得到任何关怀。因此,黎杰李万秀夫妇向我求助后,我即于2024年12月15日和17日,连续向蓬安县相如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和主任及民政所长建议“应为黎杰和父母及岳母四重病人解决目前实际生存问题为妥”。党工委书记和主任答复,立即安排解决,但是社区张书记却以必须完全盐干米尽的算账方式等种种理由,给黎杰家里算账,认为不该解决。因此,一直搁置到2024年12月30日下午我代黎杰李万秀夫妇与蓬安县相如街道办主任面谈时,我首先说明了黎杰因单位前期工龄和五年重复缴费的争议,黎杰李万秀夫妇已有轻生寻短见的念头了,我为了阻止他们俩去寻短见,还拿了伍仟元给他们俩暂渡难关,才决定给黎杰本人和黎杰父亲俩解决临时救助。当我提出应解决四个临时救助和两个低保提标时,答复不符合规定。当我又提出没有任何规定,允许饿死人,答复不会饿死人。
根据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从1986年开始实行的,试行合同制,凡是1986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都是合同制职工,并且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而且各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各省财政厅、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都认定了乡镇(公社)老放映员工龄”的,只是差异较大而已。
根据黎杰办理正常退休时,得到的告知,纯属自相矛盾,更是制造激化矛盾,是完全否认了前期工作贡献的岐视行为。
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历来都是严禁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要求必须营造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法谚有云:立良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为此,我今斗胆地代替黎杰向各位领导人发问,当您们自己遇到赖以生存的饭碗被砸碎了,被逼上走投无路的绝境,将心比心,您们自己会不会比黎杰更加冷静理智理性和忍耐?!我们的法律、我们的社会管理制度是要使我们的老百姓家庭更幸福安康,后继有人,还是要使老百姓家庭更困苦惨烈,后继无人?我们国家的法律初心和使命是要使这个社会更和谐稳定,还是要使它更惨烈悲壮混乱不堪?我们的老百姓家庭确实需要更幸福安康,后继有人,我们的政治社会确实需要更和谐稳定。
黎杰今日的绝境,使我联想到2013年的生活物价,陈水总在屡次请求办理户籍年龄更正过程中,厦门思明区局口街道办,如能给予他伍仟元的温暖,助他渡过晚一年领取社保金的难关,他就不会去纵火焚烧厦门公交车,和至今十一年以来,每年所发生占有一定比例的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极端恶性犯罪案件的凶犯,如各自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客观公正解决,或者如能够及时得到相应必要的温暖,渡过各自一定时期的难关,都不会去走极端道路等的实际具体情况。为此,蓬安县相如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和主任及民政所长,到底该不该或者如何理智理性地帮助黎杰和父母及岳母四重病人渡过目前的争议难关?我将持续关注,黎杰李万秀夫妇一旦因此寻了短见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质问妥否,仅供参考。
质问人:陆大春
15390292672
2024年12月31日
作者: 陸大椿 时间: 2024-12-31 20:18
特注:点开上述链接或者搜索上述标题,即能搜到警方的警情通报图文。
应为黎杰和父母及岳母四重病人解决目前实际生存问题为妥
作者: 陸大椿 时间: 2024-12-31 22:51
本帖最后由 陸大椿 于 2024-12-31 23:06 编辑
根据黎杰夫妇目前都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我认为有关争议需要明确清晰的事实如下:
一、根据全国各地“财政部门主动作为,统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认定乡镇(公社)老放映员工龄”的普遍作法的差异较大的事实。因此,工龄争议需要县委县政府或者市委市政府作专题研究综合考量后才能确定;
二、15年前重复缴费五年的依据是复写纸填写的,如今已经看不清楚了,争议焦点需要清晰,才能做到让人口服心服。因此,县社保局必须出据一份书面字据,以便于黎杰去针对性的查找单位缴费情况作对比,做到实事求是。而县社保局越是明确答复不能出据任何书面字据,越是确实令人生疑;
三、黎杰家里老少6人作为都是征地后承诺统征时统一给予社保安置而未给予安置的128名被征地的老上访农民成员,在四人连患大病和黎杰因单位前期工龄和五年重复缴费争议之前,艰难地到处借债维持生存,从未向党委政府伸过求救之手,已经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了。目前因单位前期工龄和五年重复缴费争议一直在人社和社保两局未果,实在困很了,才伸出求救之手,请求为黎杰和父母及岳母四重病人解决目前的实际生存问题,党委政府理应根据财政实际状况,综合考量给予相应必要的温暖,以防止黎杰夫妇俩因此去寻短见为妥。
作者: 陸大椿 时间: 2025-1-1 05:10
标题: 特含泪建议征地不应致部分农民永久性地过着自生自灭的苦难生活为妥
本帖最后由 陸大椿 于 2025-1-1 05:15 编辑
特含泪建议征地不应致部分农民永久性地过着自生自灭的苦难生活为妥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也是农村稳定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一些地方的失地农民面临“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困境。在四川蓬安原相如镇正在上演这样的闹剧,失地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我们原相如镇黎家店村二社128名失地农民,从1998年和1999年被蓬安县国土局先后征地借地71亩。初期用地单位是县中医院和县公安局,2001和2002年才签协议;2008年至2012年12月底才将此征地借地补偿款付清。请问经济翻了多少倍,物价上涨多少倍,还是按以前的价格计算,政府从中获得了多少暴利?统征前为了统征我们的多数土地,县国土局尹局长曾经反复承诺:要将我们这批人(128人)列入这次统征安置,但后来不但未给安置,而且还把我们的应得的补偿款与后来统征人口的安置款合二为一。因此,当时的简单化、低标准、陆续给付,后来却成为“一纸生死协议”,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合法利益,违背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确保失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规定,不仅使我们丧失了土地,而且使我们丧失了生存条件。
我们社地理位置在县城附近,在1998年前,已有少量土地被征收或占用,1998后即有规模性占地。1998年和1999年前后蓬安县国土局先后在我们社征地借地71亩。初期用地单位是县中医院和县公安局,后来又变为县疾病控制中心和县人民医院,个中原由不得而知。当时的补偿方式是:解决128人农转非,每人一次性给予安置补助费14000元,而实际操作又是另外一套,搞组合分钱,既凑齐3人为一组合,三人共同分配14000元,实际每人分得4000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我们失地农民不得而知。更为严重的是,此补偿款还采取分期分批支付,从2008年到2012年12月底才支付完毕。该土地用地单位之一县人民医院至2011年才动工修建。该宗土地中途易手并且闲置十多年不允许耕种,还是按1998年和1999年圈地时的价格计算的,这令我们失地农民感到十分疑惑。
此次征地借地中128人办理了农转非,成了城镇户口,在2010年的统征补偿中就丧失了一切。到2012年12月底付清此征地借地补偿款为止,当初的128人还存112人,年龄大多数都在五十几至六十几岁,最老的八九十岁。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既没有社保、又没有医保、又丧失劳动能力,因此而失去了基本的生存条件。
2001年和2002年,征地借地单位与我们转户村民签订了《自谋职业协议书》,该协议约定: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公证处公证后生效。
我们失地农民不断上访:“在2012年三月份,我们在县国土资源局发现过去的安置协议并没有公证,而现在又拒绝为我们办理社保、医保等安置补偿,认为蓬安县这是要把我们逼上绝路。”
“蓬安县国土资源局于2012年5月21日叫我们签收回复时,一直拒不向我们出示该《自谋职业协议书》的公证书。”
我们的每份协议复印件中,蓬安县公证处于2007年11月30日只是盖章证明了复印件属实。并没有证明该份协议签订协议的主体是否适格;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补偿安置方式和标准是否显失公平;公证没有说明协议具有合法效力。再说,该协议内容公证处能予以公证吗?
2005年后,部分人员享受了政府50至100多元不等的低保补助,至2012年还有部分人员连50至100多元不等的低保补助都未享受。我们社被统征后这部分人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我们黎家店村二社失地农民要求:
废除过于随意性确定我们社的土地总面积;2010年统征时公布航空拍摄测量我们社的总面积为“453.363亩” ,在群众对此反复提出强烈异议后,才直接改为“570” 多亩,但是群众仍为不服,认为至少还有200多亩的出入;认为应该是航空重新拍摄测量,或者是地面重新丈量,而不该是直接改为“570” 多亩。大家因此也是长期到县委县政府和县国土局去上访,国土局对此先是不予理睬,进而又找种种借口进行搪塞了事。
废除这份约定公证而没有公证的“生死协议”;为我们办理社保、医保,给我们基本的生存条件;对我们社土地总面积和地上附属物及红光堰淹没土地等,给出一个正确的说法和补偿;给予40岁以上不能就业的病残失地农民解决最低生活保障。
这部分失地农民绝大多数都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靠其自身劳动已经不能维持其基本生活,靠50至100多元不等的低保,按2012年的物价不能保证其生活需要。为此,我们专门去找了相如镇毛副镇长,毛副镇长说:“一月50元至100多元不等的低保,是不够生活,但你们这部分人是按以前的政策安置的,目前你们已经农转非成了城镇人口,不能再解决你们的要求”。我们查阅了国务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此前各个历史阶段的历次《乡镇建设用地的批复》中,都作出了《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保证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地补偿安置不落实的,不得动工用地的明确的规定”等大量的征地补偿安置的新旧文件,即此前各个历史阶段都有确保失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安置方式方法,没有文件规定搞组合分钱,更没有文件规定不解决失地农民社保、医保,让失地农民丧失基本的生存条件。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属于政府行政行为,那么,组织实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机关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作为蓬安县主管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蓬安县国土资源局是怎样在落实保证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呢?县国土局信访和群众工作办公室人员对我们失地上访农民说:“我们多次接待过你们反映的问题,但我们的工作只能上传下达,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要领导才能决定。”
我们好不容易地找到了县国土局党组刘书记,刘书记说,你们这片征地国土局是按当时的政策补偿了,2007年以前没有规定解决社保。当我们问,我们这块土地是1998年和1999年征地借地圏在那里不允许我们耕种,从2008年至2012年12月底才付清此征地借地补偿安置款,为什么不给我们解决社保、医保,刘书记含糊其词。我们说,目前多数失地农民年龄大了,靠50至100多元不等的低保不能生活怎么办?刘书记说,这个没有办法。刘书记认为就是饿倒路边都管不了。刘书记还说:“不要说让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之类没用的话……
而蓬安县有官员更是语出惊人,你陆大春管这些干啥,你既不是全国人大代表,也不是全国政协委员,像这样的事到处都是……连胡锦涛都管不了,你能管得了吗?不知这位官员说的到处,是全县、全市、全省、还是全国?
根据我们亲眼目击:当初集体征地有钱时,镇县两级领导人,经常到我们社吃午饭。
党中央一再强调:“……土地征收实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补偿目标是保证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要确保失地农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而蓬安县面对我们失地农民又是怎样做的呢?国家规定“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被县国土局官员认为是没用的话?蓬安县的官员为何对我们失地农民如此冷漠?这是保障我们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吗?
当我近期得知当年县委书记承诺给予当初128人还存112人和其他困难群众的低保至今尚未落到实处,特别是黎杰一家四人近三年以来连患大病,一人已病亡,二人重残,四人没有收入来源,三人生活靠人护理,致使整个家庭早已在到处艰难地借债维持生活后,都没有得到任何关怀等的实际情况后,令人深感特别震惊。
据我参与这128人的维权上访中发现的一个矛盾,是从袁菱到崔竹君前后四任县委书记,都认为这128人应该给予社保、医保安置。崔竹君在任县长和县委书记期间,曾经两次指示给予这128人社保、医保安置,却被常务副县长闵军和后来更名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领导们的反对,没有落到实处。不知道为什么前后四任县委书记都认为该解决民生问题的指示,由于与其他县委常委和职能部门领导们的意见不一致,就不能力促落到实处?我们国家一员化领导的政治制度体制,是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县委书记是主政一县的最高领导人,县委书记为民生稳定作出的指示,都不能贯彻落实,不知这其中到底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虽然其中与此有关的仅有邹平、袁菱、蒲国三任县委书记已被依纪依法判刑了。但是,先后历任县委书记叠加积累下来的诸多大批量民生问题都在没有解决,这是事实所在。
应了解掌握根据2013年的生活物价,陈水总在屡次请求办理户籍年龄更正过程中,厦门思明区局口街道办,如能给予他伍仟元的温暖,助他渡过晚一年领取社保金的难关,他就不会去纵火焚烧厦门公交车,和至今十一年以来,每年所发生占有一定比例的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极端恶性犯罪案件的凶犯,如各自的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客观公正解决,或者能够及时得到相应必要的温暖,渡过各自一定时期的难关,都不会去走极端道路等的实际具体情况。
法谚有云:立良法于天下者,则天下治。为此,我们的法律、我们的社会管理制度是要使我们的老百姓家庭更幸福安康,后继有人,不是要使老百姓家庭更困苦惨烈,后继无人,我们国家的法律初心和使命是要使这个社会更和谐稳定,不是要使它更惨烈悲壮混乱不堪。我们的老百姓家庭确实需要更幸福安康,后继有人,我们的政治社会确实需要更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在年末岁初之际,特建议官方不要把已经平息了的群诉群访事件重新引燃起来,才能铸就保安全护稳各项工作的“铜墙铁壁”,应积极主动地解决我们社当初的128人如今还存最多107人和其他极端困难群众的困难,和应积极主动地在心平气和的条件下,查清争议清晰焦点,做到以让人口服心服的方式,解决黎杰的工龄和五年重复缴费的争议,官方才能保持与民双方相安无事。否则,在艰难借债维持生活的困难老百姓面前,总是以必须完全盐干米尽的算账方式,给困难老百姓算账,迟早必出大事。因为“官逼民反,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
建议妥否,仅供参考。
建议人:陆大春
15390292672
2025年1月1日
特注:点开上述链接或者搜索上述标题,即能搜到警方的警情通报图文。
作者: 相如街道办事处 时间: 2025-1-21 15:25
尊敬的“陸大椿”网友:
您好!
您在麻辣社区南充论坛反映的“特问重度病残因正常退休争议一直难果 老少四代渡不过争议难关该咋办?!”贴文已收悉。
街道高度重视,立即调查核实相关情况,且已经安排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和凤凰山社区工作人员与您帖子中反映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协调并达成一致。后续相如街道办和凤凰山社区将严格按照相关政策、程序帮扶到位。
感谢您对相如街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您生活愉快,全家安康!
蓬安县人民政府相如街道办事处
2025年1月21日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bbs.mala.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