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标题: 游青岛记 [打印本页]
作者: 656186861 时间: 2012-11-5 21:00
标题: 游青岛记
本帖最后由 656186861 于 2012-11-5 21:10 编辑
游青岛记
这次山东行,原来没有去青岛旅游的日程安排,当我们游了曲阜之后,没有买到6号回四川的卧铺火车票,孩子们说我们都七十的人了,坐硬座怕路上吃不消。二儿在网上查到8号有到达州的卧铺车票,建议我们多耍两天,我们同意了,临时决定游济南之后去青岛玩两天。济南导游小翟热心帮我们电话联系青岛二日游的旅游团,并亲自把往返车票和合同送到我住的宾馆来,让我感动了好几天。
5日早上8点15分我们从济南出发,上午11点到了青岛,青岛导游小陈在火车站西出口很快就找到了我们。她带着我们一行十多个人上了旅游车,开始了青岛之游。
旅游车开动了,导游拿着话筒,面带微笑说:“我是‘魅力新干线’的导游,今天专程带大家游青岛市区的各个景点,请大家记住我的电话号码,有什么问题就找我,千万别走丢了……”导游话音刚落,到了游艇码头了,“这个景点是自费的,愿意坐游艇玩的每人交三十元,无论老人小孩都没有优惠。”
大家积极交了钱,下了车,来到了海边,走上了游艇码头,大家立刻被那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震慑得心旌摇动:你看,蓝蓝的海水荡着微波,在明媚的阳光底下闪着鱼鳞般耀眼的白光,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各色船只散在海面上,游来划去,不时传来声声汽笛。我想:人,在大海里显得如此渺小,但是,大海,还是被人给征服了;人们造了游艇船只坐在上面,尽情观赏大海的浩瀚与辽远,潮起和潮落……
“快点,上船了。”导游买好了门票,催促着大家迅速上船,我回过神来,拉着老伴,走到游艇的下舱坐下。从窗口望出去,看不到多宽,我让老伴坐着,便从窄窄的舱梯爬到顶舱,抬头一看,“哎呀呀,好大的海哟!”我不禁大声叫了起来。坐在侧边的那位中年游客瞟了我一眼,我便知趣地坐下来,拿出相机,对准大海拍一张又一张——
我拍海岸的高楼大厦,我拍远处起航的轮船,我拍疾驰而过的小艇,我拍被游艇惊飞的海鸟,我拍视线尽头朦胧的小岛……,我想把大海上的所有景物都装到我的相机里带走,但是,大海是无限的,相机的内存确实有限呀!我们的游兴尚未尽时,游艇沿着偌大的港湾绕了一圈回到了码头停下了。我们只好悻悻地走下游艇,上了原来的旅游车,沿着海边高楼大厦的森林穿行了一会儿,到了一个树木葱茏的小岛上。
导游说,这就是“小青岛”,因其形状像把古琴,亦称“琴岛”,位于青岛湾内,距岸720米,面积0.012平方公里,与栈桥一样,是青岛的象征。德国占据青岛时,在岛上建了一座灯塔,为往来船只进出胶州湾导航。日本人二次侵占青岛时据为军事基地,并修筑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与陆地相连,成为陆连岛。解放后,对灯塔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增高了塔身,现高15.5米。塔身白色,为国内外船舶进出胶州湾的重点航标。每当夜幕降临,小青岛灯影与波光交相辉映,飘飘如梦,形成青岛的一大胜景——“琴屿飘灯”。 1988年被辟为公园,园区内百花盛开,黑松遍布,岛上建有琴女雕塑和造型别致的花廊、水榭、凉亭等,使小青岛更加妩媚动人。
听了导游的介绍后,我们下了车,看这个小岛其实是个小山包,中间高起,四围低至海面。绿化建设确实搞得很不错,树木葱郁,花草遍植,景色怡人。因为太热,没有爬到最高处看灯塔和琴女雕塑。小岛四周靠海都有石板铺就的很宽的人行道,我们沿着海边步行,绕小岛一周仅用了半个小时。
游完小青岛,接着来到“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看台上,观赏2008年奥运健儿帆船比赛的场地。
这个看台的建筑设计别出心裁,是由一根粗壮的十多米高的斜柱顶上伸出若干钢绳,呈扇形斜拉着伸入海平面的几十根钢梁,钢梁上铺板搭台建成的。靠海水的一面,用钢管焊制栏杆,再喷上天蓝色亮漆,和天空及海水的颜色十分协调,既大气,又美观。走上这座看台,不但对海面上的帆船比赛一览无余,而且还有站在云端看大海那种感觉呢。看台侧边空坝的四周,数十家商贩摆着五颜六色的海产品,主要有贝壳、珍珠以及用贝壳珍珠制作的各种首饰和装饰品等。
这时,大儿接到校长的电话,要马上回县城参加7号的表彰大会,他只好打的去青岛飞机场坐飞机当晚回成都了。
接着导游带我们游“青岛水族馆”,看海底世界的淡水生物。听导游说这里没有北京水族馆好,这个景点又是自费的,我们在北京看过,就没进去看,在外面四处转了一圈。等候前去观看的游客出来,天色也不早了,导游带着我们回到火车站附近“铁路人和大酒店”住下来,准备第二天游崂山。
翌日,早上7点50分,一辆旅游车停在“人和大酒店”门口,车上走下来一个中等个头的大嗓门儿男人,穿着白色短袖汗衫,挺着个啤酒肚,手里拿着蓝色导游旗,人还没到声音早就到了:“到崂山旅游的客人上车了,动作尽力快一些,我还要到前边去接客人啦。”
我们上了车,不远处又上了几个人就满座了。大嗓门儿导游拿着话筒开始点名、编家庭号和告诉大家他的电话号码后,汽车沿着海边的高速路前进,开始导游了——
“来青岛旅游,不坐游艇是一大遗憾,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是一大遗憾,不到崂山是一大遗憾。昨天坐了游艇,不遗憾了;今天就带大家游览水准零点和崂山。”
“导游,你贵姓?”坐在前排的东北客人问。
“鄙人免贵姓张,弓长张,叫我老张好了。”导游幽默地回答后接着说,“到‘水准零点’还有段路程,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古代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永远当皇帝,于是下旨:‘凡天下臣民如有献长生不老药者,是官官升三级,是民入朝做官。’可是圣旨下了年余没有结果,大臣李斯向秦始皇举荐在崂山修行的方士徐福:‘陛下,徐福精通医道、航海和武术,本领超群,如果封他官职,定可找到长生不老药。’秦始皇立招徐福入宫。徐福投其所好:‘陛下想要长生不老药不难,听说海上三仙山有仙人种的仙药,凡人服用便可长生不老。但海中有吃人的大蛟鱼当道上不去,陛下如派八百强弓硬弩手射杀蛟鱼,我带三千童男童女斋戒三日上山采摘仙药,再托神仙点化,陛下服用后定能长生不老。’秦始皇喜之不尽,立即传旨一切照办……”
大家听得正入神,我们坐的旅游车嘎然停住了——原来到了“银海游艇俱乐部”,“中国水准零点”就设在俱乐部里面。导游搁下了故事,叫我们下车稍候,他去买了门票,带着我们走进大门,这儿原是一个人造避风港,水面上停泊着一排排大大小小的游艇和小船,港湾三面岸上用青石板铺就路面,宽敞平整光洁。我们走了不远,面前竖着一块三米多高的泰山石,石头上镌刻着胡锦涛总书记的楷书题词:“要把航海事业做得越来越大”。
再往前走,就是数十米高的“海螺姑娘灯塔”,像一根巨大的竹笋直插云端,站在海边。灯塔左侧岸边高台上,站着一尊尊数倍于人的雕像,有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有郑和的,有姜太公的;还有几尊半裸和全裸的外国女人及小孩不同表情和姿势的;还有传说中的那位海神娘娘的雕塑尤其高大,她面向海岸,神态特别专注。
距这位仪表庄重的海神娘娘雕塑左侧约50米处,就是“水准零点”标志雕塑;高6米,重10余吨,底座像一个铅锤,寓意老一辈测量人工作的辛苦;顶部地球仪上有6个小圆球,寓意世界上6个著名的海拔原点。在零点雕塑的下面是一个观测井,观测井的底部设有一个价值不菲的巨大的红色玛瑙球,这个球体的顶平面就是我们国家海拔0米的地方。通常,国家政要、明星、国际友人来青岛之后,水准零点是必游景点,因为高度从这里开始,它代表越走越高、步步高升。
水准零点侧边约十米处,竖着一块两人多高的天然泰山石,前总理李鹏用行书竖行题写了“高度从这里开始”七个红色大字,游客都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念。
在海神娘娘雕像的底座下是“青岛航海科技文化博物馆”,里边有世界各国古帆船的各种模型等,恕不一一详叙。
从博物馆右侧拾级而上,就到了彩虹桥头。这座钢木结构的彩虹桥跨度数百米,虹形桥面木板铺就,桥面两边打造绯红的钢质栏杆,远远看去就像一道彩虹横跨海岸,很是壮观。桥下就是这个避风港的出海口。从彩虹桥走过去,穿过一段平台,回到了我们的旅游车上,
导游按家庭号点名,人都到齐了,他扯着大嗓门说:“下一站就是崂山了。”
汽车开动了,沿着海边徐徐前进,从右边的玻璃窗看出去,全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
“导游,故事还没讲完呀!”江西的一位游客说。
“好,你听着。”导游接着前面的话题说,“那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和八百名强弓硬弩手,和足够的食物和淡水,以及稻谷、玉米、大豆等种子和工具,装载了数百条帆船,从崂山的琅琊出发了。临走时他的邻居武大郎,因不满意他妻子潘金莲与西门庆私通苟合,也偷偷钻进了船舱。浩浩荡荡的船队航行了几个昼夜,弓弩手把拦路的蛟鱼射杀沉入了海底,终于到达了名叫东瀛的岛上,就是现在的日本。这儿还是洪荒时代,没有文字,没有农耕,人们全靠打渔为生。徐福把那三千童男童女,配对组成家庭,开荒种地,发展农耕。武大郎自谋职业,收童设馆,传授中国文字。开初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因为他认得的字不多,教了一段时间就教完了,没办法只好把字拆了来教,所以日本的文字有些是汉字的偏旁部首。天皇知道武大郎传授文字,非常赏识,又叫他设计国旗,就把它难住了,好久都没有眉目,这天他做煎饼时不小心烙糊了,一下来了灵感,就用这个作国旗不是很有创意吗?于是他用一块白绢画上一个烙糊的烧饼交给天皇,天皇很满意。于是下旨:武大郎是日本的文化功臣,世世代代都得敬仰,为了尊重他,国民起名永世不得用‘大郎’一词。所以,现在日本人的名字,只有太郎、一郎、二郎、三郎等,没有大郎。”
“这么说来,日本人是中国种了,还敢来和他老祖宗争钓鱼岛?”一位青海客人说。
“真是他妈的不肖子孙啊!”山西客人长长叹息道。
汽车仍在海边行驶,不大一会儿,但见山峦起伏处,靠海的一面一马平川,马路两旁绿化很有特色,一排平房的顶上悬着一块二十多米长的牌子,上书宋体“崂山风景区大河东检票站”赭红色大字,说明到了崂山风景区。导游很快搞定了门票,让我们把贵重物品带上,其余的扔在旅游车上。带着我们从检票口进去,坐上风景区的观光车出发了。
“现在是上午的11点35分。”导游的大嗓门又打开了,“该是吃午饭的时候了,今天的午饭就在风景区内的饭店里吃。这家饭店有崂山的黄花鱼很好吃,鱼头鱼尾做汤,剩下的红烧,一条鱼就什么菜都有了,大家难得来一次崂山,这个机会不容错过。但是,提醒大家,千万别犯口舌,这山上的人不太讲理,说不准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一齐上,我也没辙哟!”
导游说到这儿,观光车嘎吱一声刹住了。
“就在前边这家店吃午饭。”导游说,“吃了午饭后,先上太清索道自费坐缆车游明霞洞,上下共80元。时间两小时。下午两点半还在这儿集合上车,不许迟到。”
大家交了缆车费,走进了这家饭店,服务员们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店门侧边的水槽里确实养了些鱼,还免费供应开水。这天太阳特别大,口也很渴,我拿出随身携带的茶杯接了一杯喝了,还不解渴,又接了一杯喝了,才把茶杯给老伴儿递过去。服务员很礼貌地问我吃什么菜,我说就来条黄花鱼吧。她把我带到水槽前,问我要那条,我顺便指了一条小点的,她抓来称了一下说一斤二两,问我要不要,我想今天有点饿了,两人能吃完,就答应了。接着,同行的那几家客人也点了黄花鱼。过了不大一会儿,鱼头鱼尾汤端来了,尝了一口确实不错;红烧鱼也端来了,因为有点儿饿,大家都吃得很起劲。三下五除二就杯盘狼藉了。
“今天我们又上当了。”坐在前面的那位安徽女同胞回过头来,笑着对我说。
“我知道呀,哈哈哈……”我也忍不住笑起来。坐在侧边的东北客人也笑了。接着,大家都笑了。因为偌大一条鱼拿进去,端出来就一小盘了。
我喝完最后一口汤,拿出一张百元大钞,走到服务台前去结账。
“一百七十五元。”坐台的服务员看着面前的单子说。
“多少,一百七十五元?”我大吃一惊。
“是呀,你点的二斤二两黄花鱼,每斤七十九元,加上两碗米饭,共计一百七十五元,没有错。”
坐台的给我解释了一遍,我想说我点的一斤二两鱼,咋就变成了二斤二两了?又想起了在车上导游的忠告“千万别惹怒了她的八大姑七大姨”,只好一笑了之,又掏出一张百元大钞一并交给她,回头看着大家笑,大家也看着我笑。
今天这顿饭大家花的钱最多,但今天也最开心。因为大家眼见店里以少报多,加工又短斤缺两,为了兑现导游的忠告,都笑呵呵地给了冤枉钱,还无怨无悔,你说好笑不好笑?
下午第一个景点是坐缆车上山游明霞洞。据导游介绍, “明霞洞”在崂山南部昆仑山腰,开凿于金大定年间,洞额“明霞洞”三字为清代书法家王序所题。明代道人孙紫阳曾静修于此。洞前平崖如台,由此遥望大海,空蒙浩渺;俯视崖下,沟壑纵横。崂山胜景“明霞散绮”即此。
饭后导游分发了上山的门票就消失了,我们随着大流来到“太清索道”检票口,这儿与别处不同,不但要查门票,还要录指纹。这时游客不是很多,也不像泰山索道那么险峻,一点都不刺激。我和老伴顺利地坐上了缆车,从山下慢慢向山上行驶,脚下的苍松翠柏缓缓向山下移动。翻过一个山头,缆车徐徐前进,通过一道沟壑,再往上滑,看着远处的山近了,近了,更近了,约十分钟到了终点站,缆车吱呀一声自动开了门,我扶着老伴走下缆车,开始步行去明霞洞。
途中除了稀落的青松和漫山遍野的石头外,就是不时闪现在路边的货摊,商贩不停地向客人兜售各种并不十分稀奇的小玩意儿。我拿出相机,随意给老伴儿闪了几张照片,鼓励她加油往上爬。我俩爬呀,爬呀,终于能看到明霞洞了。老伴实在走不动,就坐在路边干净的石头上歇息。我耐不住性子,冲上去交五元门票费,来到洞口一看,一座小庙宇前一棵硕大的银杏树很显眼,除此而外别无他物。回望大海沟壑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根本无法享受“明霞散绮”的崂山胜景。
我们乘兴而来,却败兴而归了。
下一个景点是华严寺,原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位于崂山东部海滨的那罗延山西南麓。三面环山,东邻大海,乃崂山现存唯一佛寺。
观光车在海边蜿蜒曲折的水泥路面上奔驰着,游客一路透过玻璃窗尽情欣赏大海的空蒙浩瀚,广阔无垠。可惜粼粼波光搅碎了崂山的倒影,不然,这崂山的绿水青山又是一大奇观。海边凡遇沟壑平坦之处,就是一大片渔村,琉璃黄瓦盖顶,房舍俨然齐整,没有高楼大厦的踪影。渔村的前后左右都是茶梯,茶梯上矮矮的翠绿的茶树从海边成梯步形状一直延伸到山腰。看来村里的渔民不但从事渔业,还从事茶叶的种植与销售,这就是很有名气的“崂山茶”。
观光车沿着海边继续蜿蜒前行,经过一个又一个渔村,来到华严寺停车场停下了。导游带着我们步行上山游览华严寺。
首先看到的是停车场西北角一个平台上,站着一位两倍于真人大小的和尚雕塑,项戴一串念珠,身披浅蓝色袈裟,右手扶着行囊,左手杵着一根高过头顶不成形状的柴棍,作行走状,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基座上有一行字是“法显崂山登陆纪念”。据导游说,法显是东晋高僧,义熙八年(412年)赴印度、尼泊尔等国取经,由狮子国(斯里兰卡)乘船渡海返国,遇风抵长广郡,后在崂山南面登陆,这尊雕塑就是为了纪念他西行取经数十年又回到中国而雕塑的。
从法显雕像左侧上行,不远处又有一尊观音菩萨的神像,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她站在莲台上,右手屈肘伸掌于胸前,左手贴胸托着一个法论,神态慈祥而端庄。圆柱形基座周围有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神话故事浮雕。继续前行,不远处闪现一座牌坊似地石雕大门,上书“华藏世界”四个蓝色大字。大字上边雕刻一尊如来佛像,双手合十坐在莲台上。顶上雕塑三尊皂色兜状群佛像,造型很特别。
从大门进去,沿着石梯上行,两边翠竹夹道,杂以青松。梯步上从大门到华严寺共刻有108朵莲花,导游说,如能随意踩上必会逢凶化吉,遇事呈祥。再往前行,路侧石崖上有石刻“崂山华严寺重修碑记”,介绍了历代僧人及政府修建华严寺的历史沿革。再往前行,路边一块元宝形的石头上,有雍正壬子年题写的“观澜”楷体大字。
再往前走,经过一段“之”字路,转弯处有几间平房。屋里出来一位穿短袖白衬衫的年轻女人,带着送话器,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导游说这就是华严寺的专业导游,带我们游华严寺。她手里拿着一叠黄色的纸条,笑盈盈地走到游客面前,抽出一张撕掉贴纸,把黄色的纸条主动给游客贴在胸前左侧的衣服上说:“这是神符,可以驱邪避灾。”她耐心地一个一个地贴。该轮到我和老伴了,我向她招手示意不用贴了。她很遗憾的缩回了手,说:“不信?没关系。但在神灵面前不要乱说话哟!”她把这路游客带着,一边往上走,一边讲述华严寺的前世今生,大家回转身上十几级台阶,就到了华严寺了。
华严寺南面是条石砌成的古城墙一样的高墙,一道坐北向南的拱形大门嵌于高墙之内,大门顶上的横额繁体楷书“华严寺”三个黄色大字,大门两边挂一幅对联:
瞻那罗延窟方悟兹山真佛地,
到华严世界当知吾法本应空。
对联左边挂了一块“青岛崂山华严寺寺务管理委员会”的牌子。
从拱形大门进去,有一道朱红木质对开大门,门前两边有一对石狮子栩栩如生,门内迎面墙上画了一尊开口大笑的弥勒佛像。从佛像两边的十几级台阶走上去,就到了四合院式的华严寺内,便能听到钟磬木鱼之声和诵经的佛歌了。眼前香烟缭绕,僧尼积极向游客兜售佛物,主动上前为游客抽签问卦;由此看来,这寺庙也商品化了,知道搞活经济了,早年化缘的习俗可能没了。
我不信神,在寺内走了一转就出来了,所以僧尼对我的兜售都是徒劳。我刚出寺门,同路的山东客人站在那里,我与他谈到寺庙兜售佛物的事,他说现在寺庙里和尚尼姑也学会骗人了。
随后他讲了一个故事,很耐人寻味——
有一次,我随团到山西一个寺庙里游玩,和我同路的安徽客人就上当受骗了。这夫妻俩大约六十多岁,旅途中非常节俭,怕把儿女们的钱花多了,大部分时间的中晚餐都吃面包馒头咸菜。这天我们一起进寺庙前,像今天一样,导游给贴上灵符。走进寺里,僧尼主动前来热情接待,一个年长的和尚看了看他的脸,又看了看他妻子的脸,一下皱起了眉头,又仔细端详了一下说:
“看施主俩印堂发紫,两耳赤红,家中儿女必有大灾呀!”
“师父……有……没有办法……化解?”老两口听了这话如雷轰顶,语不成句地问。
“办法是有,常言道‘破财免灾’,施主只有……只有破财才能免除这场灾祸。”和尚看着老俩口说。
“要多少钱,请师父明示。”老俩口最疼爱儿女。
“先去烧一柱高香吧!再买两块灵石带回去,放到你儿子和女儿的房间里,但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如果知道了就不灵了。”和尚装作语重心长的口吻说。
老两口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儿女的安全最重要,花点钱没关系;于是花了一百八十元买了一对高香点着,插到寺庙里的香炉里。又花了两千元买了两块“灵石”用纸包好神秘地带上旅游车,放在坐垫下面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又开始到下一个景点去旅游,老两口又和大家一起高高兴兴游玩结束回到了宾馆。晚上睡到床上才想起买的灵石放在车上忘记带了。你看,这位和尚多缺德呀,专门蒙骗老人,还不让别人知道,其目的是怕别人报警吧。唉,现在骗子是防不胜防啊!
他刚讲完,我正在为老两口受骗抱不平,到华严寺的游客出来了,导游带着我们回到停车场,登上观光车,又顺着海边的水泥路前行,过了一个渔村,转过山口,一尊巨石立在公路北侧,石头上镌刻着一块文字,我一一考证标点,录于此:
“余夙闻崂山之胜,兹阅兵海上,裹粮起登,将至华严庵,路旁一巨石,延袤七丈余,高六五丈。询之土人称为砥柱石。余徘徊其下,仰视层齐之岩,尝俯瞰大海之浩瀚,烟云变灭,倏忽万状,真平生之奇观也。因题此镌诸石兼志其由,使后之登是山者,知余履专所到焉。乾隆五十六年岁在辛亥春三月。惠龄并跋。”
读了这段文字,才知道这尊巨石叫砥柱石;这个自称叫惠龄的人,既然能“阅兵海上”,就一定是朝廷的大官了,“乾隆五十六年”即公元1792年,可见此石刻距今已有二百二十年了。
观光车继续前行,窗外的大海一览无余,靠海的山坡上有了茶梯,再往前又是黄瓦盖顶的渔村,汽车从渔村北边绕过,再转过一个山梁,前行不远的山崖上,不知是那位书法家用行草书写“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八个红色大字。下面的平台上塑造一个巨型海螺,和真海螺形状色泽无二。游客们都下车在这里拍照留念。这里就是崂山景区这条旅游路线的终点——八水河了。
一连两天游青岛,看得最多的是大海,感受最深的是大海,经久难忘的还是大海;因为青岛是座海滨港口城市,除了看大海,其余的什么名山呀,什么古寺呀,都没有大海那么诱人,那么中看,那么让人流连忘返啊!
因为即使有名山古寺,也都与大海有着这样那样的渊源;离开了大海,它们就失去了光泽,没有了韵味和灵性,所以,只有大海这道风景线,才是恒久迷人永不退色的金典……
作者: 4567821 时间: 2012-12-14 23:34
:Q:Q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bbs.mala.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