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嫘祖文化学校校歌蕴涵掣肘 和炎黄文明与盘古文明的蕴涵掣肘 学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侠先生说:“必须下大力气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之从对人的过分关注转向对外在事物的关注,把文化的视线从修齐治平上超脱出来,逐渐使之成为引领行动的进步纲领,并能够为自主创新提供恒久的精神动力”,这是对的。但如果说中国自然大国学在近一万内完全没有“引领行动的进步纲领,并能够为自主创新提供恒久的精神动力”的文明和文化,那就错了。从约公元前8000年到约公元前3150年的几次灾难性地震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分化为后期的炎黄文明和前期的盘古文明两个阶段。 盘古文明的主旨是什么呢?大体来说,它关涉对于外在自然与永恒之物的追求与热爱,这类似包括禁欲的、节俭的、勤奋与刻苦地工作等行为指向,它指涉了一种入世的禁欲主义的行动纲领。在盘古文明看来,盘古时期人们所坚信的颂扬盘古大帝,导致了功利主义的发展,因为盘古文明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就,恰恰是对盘古大帝的赞美与颂扬,善行被理解为现世的业绩,而通过节俭与刻苦勤奋正是赢得善行的不二法门。这种盘古文明理念,主导了盘古时期职业的选择与原始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原始科技在盘古时期社会里的发展。原始科技不但可以增加对于财富追求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原始科学研究可以发现盘古大帝之杰作的伟大,从而能够更好地颂扬盘古大帝,并获得自身的拯救。这里还有一点是盘古时期人们积攒下的财富,如果被用来从事奢侈享受,被认为是有罪的,如果留给后代,导致后代不去努力,也是对盘古大帝荣耀的冒犯。所以,盘古时期人们取得的财富,只能用于投资扩大现世的业绩或者捐赠,因为这被认为是对盘古大帝的赞美。在这种盘古文明的主导下,职业选择的标准只有两条:选择那种使你最能有效地为盘古大帝服务,并且对公共福利最有贡献的职业,再者就是最能为公众行善的职业。这种职业理念促成了原始科技的快速发展,因为原始科技可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盘古文明极大地促进了原始科技的发展。 如果说盘古文明命题是正确的话,我们可以对照一下,检视后期的炎黄文明。回到后期的炎黄文明现实中,灾难性地震之后,炎黄文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关涉对于外在自然与永恒之物的追求与热爱,是一种中庸文化。炎黄文明的主要工作领域,是灾难性地震之后的人伦范畴,倡导一种孝仁义礼智信等美德,通过塑造严格的长幼尊卑的等级划分,维持日常生活秩序的稳定有序。这种炎黄文明架构,对于社会运行具有圆融通透的特点,但是,这种炎黄文明对于人生意义的形而上追求,以及超越与永恒的梦想缺乏关注,盛行盲目崇拜,并以压抑理性的批判精神为能事,这种价值取向与盘古文明是完全相反的。坦率地说,炎黄文明传统是一种退化的混世文化,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种炎黄文明的最高表现形式。从这种意义上说,炎黄文明传统非常不适于创新的发展。炎黄文明里的出世与入世,虽然与盘古文明具有同样强烈的功利主义取向,但导致的结果却是南辕北辙。炎黄文明传统里,学而优则仕,学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即便攒下一些财富,除了个人的奢侈享受外,也多是为光宗耀祖,并梦想着留给子孙后代,没有对于公共福祉的关注,更谈不上对于形而上的追求,由此导致的教育与职业选择,也多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一己或一族的发达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炎黄文明传统,是缺乏远大目标的短视的现世享乐文化,它无力为创新活动提供具有永恒性的信仰支撑,因此,目前流行的炎黄文明小国学复古主义,对于中国的自主创新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阻绝中国自主创新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