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在成都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说法“金温江,银郫县”,这一个月来,几乎每周都要去两次温江,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在光华大道沿线,户外广告100%都是关于房地产的,在光华大道上来个狂轰乱炸。特别是化博会召开之后,有关与温江居住的种种利好就曾出不穷,开始我也动心了,也快要从众了,但是仔细想想,温江修建那么多的房屋究竟卖给谁?
直到2011年还是这个样子,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温江的房子又将是怎样的一个走势呢?结合自己这一个月以来所看,所闻,以及所观察,所总结的结果来看,温江的房子将在几年内滞销,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相信你看了之后就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了。
1温江老城区的绝大多数本地人是不会去买什么“格凌兰”“恒大城”“花样年花样城”,管他什么一期二期,即使这些楼盘紧挨着温江最密集的政治资源区,那又何妨呢?政府又不是他家开的,再说了,作为普通的老百姓,谁整天没事和政府打交道啊。
2温江本地的农民,这点也值得商榷,温江本地的农民本来就偏少,再者随着温江城乡一体化联动发展,很多温江农村,特别是紧挨着城区的农村随时都面临着拆迁补偿,很多温江本地农民是整天盼星星,望月亮,接等待着政府的拆迁补偿,所以现在温江城区再建的一些什么“格凌兰”“恒大城”“花样年花样城”之类的房屋等待着温江本地农民去买,那真的是痴人说梦,他们真的不把钱当钱,大玩人民币,我相信温江农民现在还达不到那个水平吧。即使温江再怎么贴金。
加之,国家大力提倡修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更是对在温江的房地产开发商严厉一击。
3温江上学的外地大学生,说一个数字报道,在金强大学城上学的80%的外地学生不会留在温江工作,要么回老家,要么到成都中心城区去工作,而温江本地籍的学生家里,很多是有两套房屋的,而且房屋的质量还不错,他们父母一套,自己将来结婚一套,所以这里谈不上太强的刚需需要。
4温江周遍的诸如象崇州,大邑的百姓去温江买房子,除非是因为特殊的原因,否则?但既然是特殊原因,这就只能说是少数,对于普通崇州,大邑百姓来说,卖了老家的房子再去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买房子,甚至还活活背着一个“负翁”的名字,吃多了撑着了吧,如果真是这样,那恐怕还真的有点受宠若惊吧,哈哈,是不是很搞笑。
5你会说,温江不是还有一个海峡两岸科技园嘛,不过告诉你的是。两岸科技园里面的工人很多是温江本地人,并且因为科技园因为成立得早,所以很多科技园里的工人都已经买房驻足了,并且很多是一次性付清,当然也就买赚了。
5成都中心城区的市民,这点还只能说有可能,不过仔细想想,一个常年在中心城区上班的市民有多少时间留在温江,他买房子真的纯粹是当观赏品嘛?真有实力在温江再买一套房子且一次性付清的人,放在国色天乡的高档别墅,环境风景好于光华大道沿线几倍的房子不买,而去买普通高档住宅,那也未免有点太说不过去了吧,哈哈。
6四川省内其他地方的人,这里我要说两个在温江买房的自贡人,他们之前听说温江的房屋怎么怎么的环境好,生活便利,结果就因为一时脑袋昏,分别买了一套温江的房子,结果真的入住了之后,才真的感觉到很多不适应,首先,对于自贡人来说,一出门就是山,看惯了各种各样山的自贡人,再去看平原,一望无垠的平原,那还真的不习惯;在平原,一旦吹大风的话,你无处躲藏,除非是在室内,所以也很不习惯。
说实话,温江这个地方的交通还真的不敢恭维,去四川省东南东北的一些城市还是挺绕的,比如去南充,去泸州还要先到成都青羊区区,然后上高速,再者远期的高铁规划也没有温江到四川省其他城市的,所以从心理距离上来说的话,就已经有点隔阂了。
7中国其他省市的市民在温江买房子,你觉得呢?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其他什么原因,叫你在江西或者山东买套房子呢,你会买嘛?
到底温江的房子买来投资,买来租售,谁来租啊,温江本地人,温江上学的大学生。现在成都的郊县,到双流买房的百姓也不在少数。
什么媒体整日在大肆宣扬温江买房是多么多么的划算,环境是多么多么的好,政府东迁,光华大道落成,试问,光华大道是那些开发商的吧,又不是他家修建的,还整日拿光华大道说事,更嚣张的时候居然说,光华大道沿线的房子要超过成都市区的,结果呢?降价的降价,赠送的赠送,开发商把这些招数反复回锅,结果呢,还是有那么多空的房屋。
在温江的开发商啊,开发商,好好想想自己以后的出路吧,不然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哈哈。
说明:本文没有恶意,只是实事求是的说出一些分析,望大家客观的来看待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