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入冬以后,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内又开始动工,将建一栋供电子商务、文秘、旅游等专业实训的商务大楼,时至元旦,校长李婷曦还在工地上亲自参与丈量商务大楼的基建数据。
在如今109亩的校园土地上,李婷曦亲自见证了电子计算机大楼、机械制造大楼以及多个实训车间、校办工厂的拔地而起,而总价值近2000万元的实训设备让学校在资阳市中职教育投入方面名列前茅。
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改善,作为全市两所国家级重点职中之一的乐至县高级职中,已按规划完善了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接下来,学校将和简阳高级职中一起,争创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做大做强资阳的中职教育。
树立品牌保质量
其实,李婷曦最近忙的还不只是建实训大楼的事,正在工地上测量数据的他还一边打着电话和几个企业洽谈“冠名班”事宜。
“冠名班是学校办学特色之一,由企业出资冠名一个班,冠名费用作班费与优秀师生的奖励,校企双方还将根据企业职业标准,共同开发特色教程,定向培养专业学生。”李婷曦说。
据了解,乐至职中的冠名班多集中在省级重点骨干专业电子技术类和市级重点骨干专业机械工程类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和汽车制造与检修已是品牌专业,正是通过着力打造这种品牌专业,乐至县的中职教育新生流失率大大降低,而新生入学比率则大为提高。
如今,在推行德国双元制教学的乐至职中,除了专家、行业、学校三方合作共同开发教程,还将企业生产线直接开进学校车间,此举不仅提高了顶岗实习生的规模,毕业生签约后的专业对口率也大有提高,“目前,有八百余名学生在外实习,其中很多都在上海和宁波的大企业。” 李婷曦说。
这种“以品牌保规模”的模式在乐至县教育局职教股的张彬看来,是县级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保规模和创品牌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而要做大做强品牌专业,更要打造专业特色并赋予文化价值。”
在2011年资阳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上,乐至职中在新兴的汽车专业项目中囊括了所有一等奖,而以建筑类为品牌专业的雁江区职中则获得了建筑类所有比赛项目的一二等奖。
通过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资阳市2011年向企业输送顶岗实习生和教学实习学生共计12245人。
调整结构要质量
2011年既是资阳市职教全面实施完成攻坚工作后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年”。资阳市通过加强中职骨干师资培训,调整师资结构。
2011年资阳市共有5人参加了国家级培训,36人参加了省级培训,其中,简阳市职中还组织了由校领导、专业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参加了省级课改培训。
通过送培、招聘等形式,资阳各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幅提高,如雁江区职教中心通过外聘试用,双师型教师比例已提升至30.7%,而乐至职中目前则达到了87%,其中还有34位工程师。
李婷曦表示:“提高老师的学历水平和职业技术水平,是中职学校促质量创品牌的基础,乐至职中大力支持愿意深造的老师,只要是本科以上学历、40岁以下的老师攻读硕士,学校可以支付全额学费。”
与此同时,资阳市还加强了职成教学术团体工作,成立了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以及各职成教学校共同参与的资阳市职成教学会。
会长李克金表示,学会将协调组织各会员单位展开对包括中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的各类热点难点的调研,为中职学校提供改革发展建议,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发挥好咨询和参谋作用,以解决质量和结构上的发展问题。
合理布局建网络
随着雁江区职中迁入119亩的新校区、安岳县投入2亿元完成的职教中心新建任务,目前,资阳市已基本形成了以5个职教中心为重点,近10所特色学校为补充的中职教育发展网络。
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全市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如雁江区进行了2所公办学校和2所民办学校分别合并,整合成3所中职学校;乐至县也通过合并,形成一所民办、三所公办的校点布局;而安岳县3所公办中职学校也拟整合为1所。
与此同时,县级政府还完成了职教专项经费的落实,简阳市政府投入了2158.74万元用于特聘教师、校舍维修、教学设备购买,市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段钊表示,加上省职教专项经费补助项目的落实,全区已基本完成了职教中心建设和实训中心建设。
“除了不断完善各县(市、区)职教中心,并力争有1-2所学校进入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建设行列,我们还将逐步改善其余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使全市有15所左右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指标达到教育部2010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段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