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柔情·深情
———记安岳县公安局鸳大派出所副所长毛丽华
■李绵成
她用真情调解纠纷,维护辖区稳定;她不辞辛苦感召失足青年,传送法律柔情;她无微不至为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服务,彰显着警民深情。她就是资阳市第二届“爱民模范”候选人、安岳县公安局鸳大派出所副所长毛丽华。
她用亲和力和真情调解纠纷,维护辖区稳定
现年30岁的毛丽华,200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在已是三级警督警衔。多年的基层工作使她深深明白,农村矛盾纠纷若未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愈演愈烈,极易导致“民转刑”案件或者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带来更加严重的次生危害,形成社会稳定隐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产生,对于构建和谐新农村,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派出所民警既是做基层防范工作的主力军,又是直接接触和调处群众矛盾纠纷的第一责任人。群众之间出现的矛盾纠纷错综复杂,调解处理起来也较为棘手。毛丽华说:只要因情施策、因人而异、方法得当,就能使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
她到鸳大派出所工作的4年里,共排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169起,其中重大疑难11起,调处并成功化解169起,化解率100%,同时,将29起引发矛盾纠纷的诱因阻止在了萌芽状态,成功维护辖区的和谐与稳定。
2010年,毛丽华和一名民警在鸳大镇玄庙村走访时,突遇两名村民因土地边界发生纠纷。两名村民们一个拿出锄头,一个拿着扁担,由语言冲突即将升级为械斗。毛丽华不顾自身安危,奋不顾身冲上高处,向双方喊话,经过一个多小时劝导,最终双方放弃械斗,各自回家。事后,毛丽华又同村社干部一起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成功地化解了两名村民的纠纷。冷静后的两村民为当时的冲动感到很后悔,同时又因有毛丽华的及时制止而感到庆幸。
2012年5月袁某走路跌到李某挖的水池被水淹死,袁某家属将李某告到法院,要求李赔偿30万元。毛丽华在走访中获知,李某因生意掺淡,身患重症,对未来生活失去动力。官司赢输他不在意,他根本不想去赔。如此一来,原告即使是赢了官司得到赔偿也狠困难。毛丽华知道后不厌其烦做双方工作,最终在开庭前双方和解,原告得到合理赔偿后撤诉。
就这样毛丽华调解了辖区一件又一件纠纷,为维护辖区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她走到哪里都向群众公开她手机号码,把警民联系卡发给群众。她用亲和力和真情将群众视为亲人,使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不辞辛苦感召失足青年,传送法律柔情
农村劳动力流动导致的留守儿童,使得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中国农村地区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如何通过情、理、法多种手段并举对其进行道德感召和灵魂拯救,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促使其改过自新、回归社会。作为年青一代的执法工作者毛丽华也清醒认识到这一局势,并也用实际行动感召失足青少年,传送法律柔情。
在2011年全国开展的清网行动中,鸳大派出所辖区康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列为网上逃犯。毛丽华通过了解发现康某犯案时情节轻微,且当时还是安岳一职业中学学生。如果康某能够投案自首就能够得到从轻处理。于是她深入在逃人员康某家中查访,但其父母均对她的到来抱着强烈的抵触心里,不愿意道出康某的藏身之处。毛丽华思来想去她觉得其家属不信任她。为了取得其家属的信任,毛丽华改变过去的查访方式,她隔三差五往康某家中跑,每次到康某某家中不是谈工作而是谈生活,积极了解康某某家中遇到的困难。就这样,康某的父母终于愿意道出了他们的难处:其儿子还小, 还没有找儿媳妇,家中就是他们俩老人在家。担心康某被抓后被判刑,以后不好找儿媳妇的想法。毛丽华耐心向其父母解释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可获从轻处理。在毛丽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工作中,其家属最终愿意让康某回来投案自首。后来,鸳大派出所率先在全局100%完成了网上追逃任务,此举得到县、市公安局的充分肯定,并获得资阳市公安局嘉奖。
鸳大镇是全县的无毒害乡镇,这与辖区派出所的禁毒工作的有效开展禁毒工作密不可分。2012年6月鸳大镇一青年小周因从小性格叛逆,交友不善,不慎吸食合成毒品,又涉嫌参与一起摩托车盗窃,被列为网上逃犯。毛丽华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大量做小周本人和其亲属的工作最终敦促小周投案自首,并参加强制戒毒。
毛丽华用自已的实际行动感召着辖区的失足青年,促使其改过自新、回归社会,传递着法律的柔情,为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
她无微不至为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服务,彰显着警民深情
“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在我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出现在我的身边。”安岳县鸳大镇鸳鸯村81岁空巢老人熊某说着便竖起了大拇指。老人说他因为没有户口本,政府的什么补贴全部没有他的份儿。他自身又没有文化,不知道该怎么办理。毛丽华立即向老人了解情况。自己掏腰包为老人办身份证、户口本,又到镇民政办为他办低保等手续。老人家非常感激毛丽华,逢人便夸:“小毛真好,胜过我女儿”。
每年重要节期,毛丽华还到辖区敬老院,只走进老人中间问寒问暖,看到老人房子凌乱时还会动手整理,见到老人衣服上的扣子没扣好,她就会为老人把衣服扣好……她说,她把这些老人当成亲人。
鸳大镇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问题的凸显。毛丽华带领全所民警结合县局“警民亲.名誉家长”活动,用“真情、真心、真爱” 关爱着留守儿童。她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积极做好留守儿童心理辅导,针对学习差、偏科等儿童重点辅导功课;每月用自己的电话让留守儿童和父母交谈增强感情……,培育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间,鸳大镇五凤村留守儿童小荣,因家庭困难几乎辍学,毛丽华得知情况后,与之形成结对帮扶。通过各方努力,2011年7月小荣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一所重点中学。为此,鸳大派出所还被列为县局“警民亲.名誉家长活动”的参观点。
她是同事眼里的“老黄牛”,老人身边的“女儿”,留守儿童心中的“妈妈”。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警民亲”活动中,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倾力促进警民情深。
“人民公安为人民,不是一句大话,更不是一句空话,她体现在为群众做好每一件实事,实现在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毛丽华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也正因为如此,她多次被市、县表彰,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协委员”、 “先进个人”、 县局“十佳青年”、 县局“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