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3
返回列表
楼主: juanke

【红牌楼 七律三章】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09:31 |
熊克武还是我同学母亲家族的长辈,辛亥革命的老同盟会员,但懋辛也是同时代人物,最后败于刘湘。杨森家族曾 ...
又一村 发表于 2010-7-6 22:16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原来一村兄与民国先贤但老懋辛,有一脉之源,难怪先生酷爱书法。90年代一位故交香我展示过一把

扇子,一面是陈子庄的水墨兰草另一面就是但老的墨宝……

发表于 2010-7-8 00:00 |
呵呵!原来一村兄与民国先贤但老懋辛,有一脉之源,难怪先生酷爱书法。90年代一位故交香我展示过一把

扇子,一面是陈子庄的水墨兰草另一面就是但老的墨宝……

------------------------------------------------------------------
虽是有那么一“脉”,全然是文史资料读物里来的,实无任何瓜葛,毕竟时代相去甚远,也就是神交而已---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以前因工作关系多次到威远荣县井研一带,熊,但二人的家乡,虽无任何历史遗迹可寻,但想起他们在辛亥革命的所起作用,也不免敬仰。刚才也搜了一下,两位先贤的概略在列。刘伯承,贺龙还曾是熊克武的部下。
但懋辛诗稿
一九五六年将如京师告别赋诗留念无量书赠应乾扇面七律一首   
杯酒从容惬素襟,   
还乡不觉二毛侵。   
馀生尚有观周日,   
远别难为去鲁心   
邛竹一枝扶蹇步.   
秋光千里送微吟;   
山川草木怀新意,   
他日重逢感倍深。
未详细了解当时情况,这首诗不好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0:11 |
呵呵!原来一村兄与民国先贤但老懋辛,有一脉之源,难怪先生酷爱书法。90年代一位故交香我展示过一把

扇 ...
又一村 发表于 2010-7-8 00:0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试解但老名篇:说得不对欢迎拍砖。

一九五六年将如京师告别赋诗留念无量书赠应乾扇面七律一首

杯酒从容惬素襟,

还乡不觉二毛侵。

馀生尚有观周日,

远别难为去鲁心

邛竹一枝扶蹇步.

秋光千里送微吟;

山川草木怀新意,

他日重逢感倍深。

“杯酒从容惬素襟,”

1956年但老已是古稀之年,彼时但老任中共中央军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司法部长、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四川省委主委等职。可以说是闲职一个,对但老来说浊酒青衣、淡泊人生
即是当时心情的写照……但老表是惬意而无任何怨尤之言……

还乡不觉二毛侵。”

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杜预
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葛洪
《抱朴子·遐览》:二毛告暮,素志衰颓。
苏轼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胡韫玉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病馀人事懒,愁畏二毛侵。对于古稀之年的但老来说华发新生也有迟暮之感。

“馀生尚有观周日,

观周—周游列国是孔子早年的重要经历,但老所言指要做一翻远游尚有时间(其实暗指中央邀请他赴京工作之事),但是:

“远别难为去鲁心”但老说自己其实是不想离开家乡的,去鲁 孔子是鲁国人,这两句都是借孔抒怀。

“邛竹一枝扶蹇步”.

“秋光千里送微吟;”

此联是但老对自我生活与心情的写照。蹇步谓步履艰难不良于行,当然是说自己不可能去说送别之谢老,老友相别以诗相酬,岂是微吟而已。

山川草木怀新意,

他日重逢感倍深。

看来但老当时感觉会在北京待上一段时间的,(但最后的结果是但老回到了四川,而且由重庆来到成都。)所以他说在此新时代,人生的意义应该不同与过去了,当老友再度相逢时感触会更多。

纵观全诗可以看出但老当时其实还是希望能为新社会有所作为的。所谓其言所非也,其意属之焉。



[发帖际遇]: juanke在论坛原创版块又发新帖,系统奖励小米椒12个.

发表于 2013-3-25 09:16 |
请问,这三首诗是您写的还是其他诗人写的??

发表于 2013-3-25 13:01 |
度在记忆的海洋里复苏,遗落的花瓣已然谢去了最初的纯朴,再美的记忆,终会随着岁月的推移而风化。故事的结尾,只余下一丝的凌乱的足迹,伴着淋漓的泪水,辗转在流年的风声中。
彼年花开,醉了满襟的思愁,掺杂在拥挤的人潮中,连遗忘都需要勇气。熟悉的街道,倒映着你离去的痕迹,曾经的画面,一幕幕重演,无尽的 随绪而至,我知道,即便肝肠寸断,对彼此而言,也只不过是迷途的过客。
假若时间能够倒流,记忆的牢笼,能否让我记住你最美的瞬间,即便注定擦肩,也要铭刻你的笑脸。最恨不过流年,斑驳的再素雅的回忆,也终究逃脱不了岁月无 的席卷

发表于 2015-2-8 04:07 |
第一次玩,还不太会操作,我来发一张节孝坊的图片

发表于 2015-2-8 04:13 |
据《华阳县志》记载,“红牌楼堡距县南十里,明嘉靖中蜀王于此建坊,名曰红牌坊。”相传当时在红牌楼场镇南北街头各建有一处牌坊,蜀王建坊的目的是迎接西藏前来送贡礼、做生意的藏族同胞,故按藏族的风俗习惯将牌坊涂成红色。牌坊设三道龙门,门柱雕有龙凤图案,中间大门通车辆,两边过行人。进了牌楼,两旁皆为红色街面,场中又有一过街红楼,场尾(南街头)有红恩祠,祠内亦有一排红楼,真可谓街头红牌坊,通街红楼宇。因此,红牌坊亦被称为红牌楼,它作为红牌楼场镇的标志性建筑和民族和睦、商贸繁荣的象征,雄踞街头,壮观达远,盛名累世。——可惜这样一个曾光耀久远的一方胜景,不知何年何月因何而坍毁了。

发表于 2015-2-8 04:19 |
这个是节孝坊吗?

发表于 2015-2-8 04:26 |
按照县志所描述程派青衣的图片倒像是红牌楼,场中间不正好就是过街红楼吗?或者是红恩祠

发表于 2015-2-8 04:30 |
这个是节孝坊
节孝坊.jpg

发表于 2015-2-8 04:40 |
成都有好多牌坊,我再给大家发张牌坊,看看这有是什么牌坊?

发表于 2015-2-8 04:45 |
说是北门进入成都的牌坊
北门.jpg

发表于 2015-2-8 04:47 |
这个牌坊没说是哪儿,只是说成都,看有坡,会不会是东门啊?
图个好看·东门?.jpg

发表于 2015-2-8 09:34 |
    拜读老兄新作,祝新春快乐!

123
返回列表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