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84|评论: 1

印在青川大地上的足迹———“十佳实干型干部”陈安援川日志摘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5 10:10 | |阅读模式
印在青川大地上的足迹———“十佳实干型干部”陈安援川日志摘抄
作者: 严志亮 发布时间: 2011/02/27 责任编辑: zps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严志亮

    去年底,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前期办主任陈安完成在四川地震灾区的援建任务凯旋。他的努力和付出不仅得到灾区人民的肯定,也受到了金华人民的褒奖,前不久他被评为市“十佳实干型干部”。
    记者翻开陈安的《援建日志》,从中感受到了援建工作的艰辛、磨砺和光荣。

    2008.8.29,凌晨0:10
    昨天下午2时30分的飞机,到成都已近5时,到广元市区已经是晚上10时多。
    乐乐这几天感冒发烧,中午还在金华中心医院输液,甚忧。中午赶时间,只能边吃快餐边陪乐乐输液,小家伙还问我到地震灾区去工作,要几天回来呀?我说很快就回来。
    今天还要到青川去,早点睡。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安向市发改委党组递交了援川申请书。2008年8月28日下午,他踏上奔赴灾区的征程。在几年的援建工作中,他获得了省援建指挥部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青川县2008年度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还被授予广元市和青川县荣誉市民称号。)

    2008.9.14,晚上8:15
    今天是中秋节。余震震感仍很明显,板房也在震动,睡不着。
    上午又与乡里的王平书记等讨论怎么安排项目,这几天主要是沟通、调研和走访,为编制三年援建规划和项目计划作准备。中饭后,邱建中指挥长、我、基明、光辉在乡里老苟书记的陪同下,去了锣鼓湾。
    山路又窄又颠,二十几分钟后就因前方道路塌方,改为步行上山。
    水源处真远,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大山沟的水量倒是很大,但全是地震下来的大块乱石,坡度又大,难怪乡干部和村民都说锣鼓湾的水是很好、也很想喝,但只能是想想而已。6时多才回指挥部,大家累坏了,吃的是炒粉干。
    (锣鼓湾供水站可解决2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可接水口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要铺设20多公里长的水管,建设难度可想而知。在陈安的直接负责下,孔溪乡在全县率先完成乡场镇供水站改造提升,走在全省指挥部系统前列。由于工作突出,2010年春节后,陈安被省援建指挥部借调到省指挥部饮水办工作,主要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

    2009.7.18,晚上11:00
    暴雨、洪灾,灾害深重的青川又一片狼藉。
    昨晚真是有惊无险,上万人大转移的场面太壮观了。指挥部所在的县城上坪坝板房区地势太低,又在乔庄河边上,河水超过警戒水位已连续好几天,雨还一直在下。晚上12时左右,整个板房区开始转移,我和光辉没有上县里安排的大客车,而是打着手电冒雨边走边拍录像。
    今天,指挥长和大家一早就到孔溪去查看灾情。我自己联系的青峰村赵家院是个农房改造示范点,老百姓的过渡房没什么损失,但田里的蔬菜都泡水里;村里原来的水沟不见了,洪水把泥路和水沟全抹平了。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孔溪乡青锋村赵家院农房安居示范点成为全县特色农村安居示范点,获省指挥部和广元市政府、青川县政府表彰,后又升格为广元市示范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3-6 10:30 |
义务顶贴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