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43|评论: 1

中法洞穴专家七天考察 找到药王谷溶洞40余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5 00:17 | |阅读模式
中法洞穴专家七天考察 找到药王谷溶洞40余处
  中法联合科考队结束药王谷高山溶洞群科考,收获颇丰,首次判断出药王谷溶洞群主洞,有利于掌握该处地下水网络分布系统
    昨(23)日,中法联合溶洞探险科考队结束了在北川药王谷为期7天的考察,带着沉甸甸的科考成果离开北川。在药王谷考察期间,成都理工大学和法国喀斯特洞穴协会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共考察溶洞25公里,在洞内发现了数百年前的猴类头骨、异化的透明鱼等,并在洞内发现多处暗河,存在大量水资源。
1.jpg
  在药王谷酒店的一楼大厅,记者见到了法国喀斯特洞穴协会的副会长、地质学家力普斯,一个胡子花白,但却精神抖擞的老人。得知记者要来采访,不太精通英文的力普斯还特意请来了科考队成员朱莉担当翻译。见到记者,力普斯和朱莉都显得格外高兴,他们还没顾得上休息,就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讲述这几天来所经历的一切。
  据力普斯介绍,药王谷属于南方喀斯特地貌,景区内山体中空如蜂巢。他们发现,大大小小的溶洞有40余处。此次科考,中法联合科考队主要对莲花洞、鲢鱼洞、躲兵洞等较大的溶洞进行了探测,其中最深的一处累计距离达到4500米。一周内,科考队员共“走”了25公里的路程。这个数字,在常人看来或许并不稀奇,但是对于每前行一步,都必须借助工具来攀爬的科考队员们来说,则非常不容易。
  在溶洞内要进行哪些科考活动呢?力普斯告诉记者,科考队员进洞后,一边前行,一边要随时利用激光测距仪,对洞穴进行系统的测量,收集长、宽、高、湿度、地下水等数据信息,并调查洞穴内的生物状况,观察洞穴内的地质现象。
  科考过程中,科考队成员发现了一具猴子的骨骸,成都理工大学的万新南教授推测,这大约是300多年前留下的。“从骨骸的状况推断,药王谷一带的生态环境与几百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万教授还告诉记者,在几年前对药王谷溶洞的勘探中,科考队员们在洞内发现了老虎牙,还发现了身体透明的异化鱼类。万教授说,这种鱼在暗河世界里比较常见,是从外界游入洞中,然后游不出去,长年累月地生活在黑暗世界中,缺乏光照,身体逐渐变得透明。
2.jpg
  据介绍,中法联合科考队曾经于2004年、2006年、20093次对药王谷进行科考,通过这几天的科考,结合往年的资料,力普斯和万教授推断,鲢鱼洞是北川药王谷高山溶洞群的主洞。“找到鲢鱼洞的地下暗河分布规律,我们就能够判断出药王谷岩溶洞穴群整个的地下水网络分布系统。”力普斯兴奋地告诉记者。
  除了对药王谷地区的岩溶洞进行勘探,科考队成员还担当起了“环保卫士”。朱莉告诉记者,每次进洞前,除了要携带一整套攀爬装备外,每人还会随身带上一个塑料口袋。“碰上洞穴内老乡丢的瓶罐等垃圾我们就把它们捡起来,带出洞。”朱莉说。据万教授介绍,药王谷地区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地下暗河水资源,是因为这一带的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保护完好。但在考察中,他们发现有人向洞内丢垃圾,对溶洞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到岩溶洞穴的地下水资源。万教授表示,将向当地政府和景区建议,对村民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万教授也通过本报,呼吁到药王谷去的游客,不乱扔垃圾,特别是不要将垃圾扔入溶洞内,以免破坏地下生态系统。
  (邹帆 李云东 绵阳日报记者 孙兴伟 邓娟 /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9-1 15:31 |
楼主介绍哈具体位置蛮。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