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706|评论: 32

[平昌摄影] 刘百坚烈士记念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0 15:11 | |阅读模式
LPL.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1-9-20 16:04 |
欢迎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20:39 |
楼主第一次瞻仰伯坚烈士纪念碑吗?梵音你!

发表于 2011-9-23 10:58 |
这个图片舒服 保存 了 多发个

发表于 2011-9-23 11:09 |
忘记历史就等于是背叛

发表于 2011-9-23 11:41 |
在烈士的阴灵庇佑下却站起了一群麻将赌徒,不知道革命前辈在上天看到今天的平昌,心里作何感想!也不知道赌徒们坐在麻将桌前是否还记得在他们头上悬着3把革命烈士的利剑。茶楼的老板不知道惭愧不,你们不配做红色苏区,英雄儿女的平昌人中的一员……

醒醒吧!平昌人……
我们还得在努力来创造美好的明天……

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不是让我们拿来享乐的,而是希望看到我们屹立在东方之强国……

发表于 2011-9-23 20:14 |
:):):)
发表于 2011-9-23 20:37 |
可是你的标题有错别字!百应为伯。。。。。。。。。。。。。

发表于 2011-10-4 15:00 |
: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1-10-4 16:33 |
回复 品牌电子维修 的帖子

标题还不一个错别字呢!“百”应“伯”,“记”应“纪”。
发表于 2011-10-4 17:35 |
3把刀:lol:lol:lol

发表于 2011-10-4 19:05 |
:lol:lol:lol:lol

发表于 2011-10-4 20:26 |
感叹,四川平昌——一个平昌人的心声 发表于:2008-1-5 10:08    点击:3115    回复:8    回复 收藏 关闭

   作者:龙剑客  

头  衔:凤凰少将 只看楼主

   发送消息


一提起平昌,心中总免有太多的感叹和愁思,因为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平昌人。我出生在平昌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宝坪乡(据说现在已经不叫乡了,与龙岗合并了),在孩童时候的记忆里总会听到老人们唠叼,娃儿呢,一定要走出平昌,因此在幼小的心灵里面总会想着怎么走出平昌。现在想起来,一别平昌已经有将近十个年头了,虽然身处在大都市,可一提到平昌,心中不免有阵阵涟绮,毕竟平昌是我的根。
最近一段时间我特别关注平昌的发展,总希望家乡有一些具大的变化。我真的不希望现在一代的年轻人还在教育着下一代,还要走出平昌。平昌到底要怎么啦?
1、 没有经济收入
我记得小时候,乡亲们交粮,交**,交蚕等等,也所谓的食品店,粮站,茧站,很难拿到一分钱,绝大多数都是白条,白条干什么?抵税收。多余部份要跑无数次或许可以拿到,或许根本就拿不到。
2、 各种税收让人揣不过气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提留,农业税,教育附加费等等,还有各乡各村各社的分摊款,人均每年要上交的各种税收300元左右。
3、 信息闭塞,交通不畅
没有外界的任何信息,交通不畅,赶场少则半天,多则一天的时间就花费在上街买点日用品,或者用土产品换点生活用品。公路是通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辆进县城,只要一下雨,连唯一一班的班车都得停下来,因为没办过去。如果要进城,晚上四五点就得起床摸黑赶路。就根本别说什么电话了。
4、 官员做摆设
计划生育牵**牵牛,拆房搬家,政府部门那一级真正想过老百姓要如何发展?都是想方设法怎么样在老百姓身上圈钱,官味十足。我批条子,没有一包烟没有一顿饭,试问有多少批下来的?我曾经记得我们街上唯一上档次的一家饭馆,每天都可以看到所谓用的官员消费。
……
这或许不单单是平昌这个样子,可能跟整个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仅仅不是这些,我就不在一一列举,因为就算列举再多有什么用?我在此的根本也不是要讨什么说法,只是把问题分析出来,前车之鉴呀!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平昌是什么样子?我没有亲眼见过。只是偶而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让我谓之担忧,比如:
1、 很多所谓的优秀老师,基本上都离开平昌(偶然联系了以前的一些优秀老师,包括我的班主任和后来分配的优秀毕业生,我的同学等等都基本上来在平昌教育系统工作),温总理减免学费等等一系列的动作,不都是为了培养下一代吗?
2、 以前的民办教师,现在还在教育着下一代,很多村小老师不到5个人,试问,现在小学生都在学英语,民办教师本来的知识也在初中或是没有,怎么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当然,我没有诽谤老师,更是民办老师,我也是民办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我只是针对一个体制的问题)学生呢?试问又有多少?
3、 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我想这也是整个国家的社保体制改革之必须,可要报销一个社保费用,你们知不知道盖一个章是要收费的呀?究竟是利民还是利官?
4、 每年基本上都有拨款,试问老白姓有没有看到一分钱?
5、 家家通公路,的确是通了,又有多少道路能通车?
6、 十年前的公路下雨不能通车,现在照样如此,有没有想过解决办法?
7、 民主选举有多明主,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村官都可以自建高楼,钱从何来???
……
诸多种种,也难怪会是如此。我想说什么?一个体制,一个行政的责任,一个领导者的意识。当然我相信也有很多优秀的党员领导的确很务实,但个别务实有什么用?需要个个都能务实。
平昌,一个劳务输出大县,不知道县委县政府有没有了解过有多少人想回平昌?原因在哪里?又有很多热血平昌男儿,不处可洒。要建设好平昌,最关键的还是平昌人自己,靠财政拨款,社会积资,都不是解决的办法。我最近看了很多平昌的网站,平昌政府网的平昌新闻我基本上每天都看,可就是更新时间好像不是很快,比如说我昨天看的还是2号的新闻,可新闻的内容,不外乎就是党政宣传。
平昌到底该怎么办?我相信平昌县委县政府已经有一个完美的规化,也有很多平昌人再为平昌考虑,献计献策。笔者也把自己的一些浅见道出来与大家讨论。
1、 加大投资宣传,塑造新平昌形象。
平昌的投资优惠政策,现在的投资优秀成效。平昌新区的靓丽造型等等,都急时的加大宣传,通过网络向全平昌人表达。我个人认为,平昌的招商引资,不是很现实,因为去平昌投资的理由不是很充分。平昌要发展,只有平昌人自己努力,首批引资的,只有在外的平昌人唤起对家乡建设的热情,这是唯一的理由。
在现在的信息化社会当中,宣传是很重要的,比如看平昌网络新闻一下,90%以上都只有平昌人去看,因为要关心家乡的建设关心家乡的亲人。我翻查了很多网页,就根本没有比如说房产,物价,消费观念和消费状况等现实生活基本上找不到。
2、 整合优势资源,平昌人共同努力。
平昌最缺的是什么?我想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应该是平昌人对家乡的情感。平昌也算是劳务输出大县,更有很多平昌学子,都在异地他乡。每一个人就是一个资源,家乡人充分利用平昌地理、人文、环境等现有资源,合理开发,与异乡人进行信息互通,资源整合,共同发展平昌的经济,这何尝不可?
3、 纠正不正政风,提供优惠投资环境。
切实改变‘官’形象,做到真正服务。农业税免了,政府靠什么开支?企业。平昌现有闲置土地完全可以合理利用,闲置也是闲置,何不研究一种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调研,做好合适的区域和产业细分,再将相关的信息及时传递出来,配之优惠的政策扶持,肯定能够吸引平昌人回乡创业。这样一来,税收上去了,就业率上去了,何乐而不为呢?
做为平昌人,此文仅仅想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平昌人支持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共同探未来美好平昌。同时声明:由于笔者离家将近十年,部份列举事实仅限耳闻,写这篇东西绝对没有诽谤和伤害某些人的意思,虽然我现在不是平昌人,但我出生在平昌,仅仅想表达对家乡的关注。言语不当之处,敬请海涵!同时也希望平昌人真正能够共同关注平昌的发展,共同探讨平昌,也祝愿平昌越来越美好!!


发表于 2011-10-5 00:07 |
有人知道平昌的红军领袖是谁吗?

发表于 2011-10-5 00:09 |
其实刘百坚与红四方面军一点关系也没有

发表于 2011-10-5 00:10 |
有哪个知道平昌的红军领袖韩宗银吗?

发表于 2011-10-5 08:29 |
回复 惠姐 的帖子

讲得很好!

发表于 2011-10-6 01:09 |
我们唯一的标志性建筑

发表于 2011-10-6 15:42 |
爱家更爱国;惠姐,作为平昌人,看到你们的讨论我很汗颜。平昌的现状,也倍受启发。我觉得你们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平昌现在缺乏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大家都在混沌的过日子。【我是这样觉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22:51 |
:):):)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