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26|评论: 3

公交挺进山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7 13:27 | |阅读模式
建管养运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将农村交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探索的发展模式,得到副省长王怀臣的肯定。省交通厅厅长吴果行认为,这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公路的发展内涵,值得“十一五”期间在全省推广。 在农村享受“城市公交” “梅树村到了,下一站潼梓村。请要下车的乘客做好下车准备!”坐在崭新的大巴上,看着车窗外四川广元山区特有的美景,加上平稳而舒适的行车,“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美好感受不禁浮上心头。 11月1日,对元坝区环线路沿途13万人来说,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在连接12个乡镇的130公里环线农村公路上,4辆农村公交车准时对开。以前晴通雨阻的机耕道、烂泥路现在跑起了公交车,这和元坝区近几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 据统计,五年来元坝区完成投资1.8亿元,改造和新建县乡村道806公里,协助完成国、省道改造67公里,建成纵贯南北12个乡镇、全长130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生态环线公路和横贯东西10个乡镇、全长102公里的磨(滩)沙(坝)公路路基,所有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上了公路,70%的乡镇和20%的建制村通上了油路或水泥路,每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达17.4公里。在地处贫困山区的元坝地区,公路网络基本成型,公路等级、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明显提高。 在朴素的为民办实事的思想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下,元坝区始终坚持公路与客运站点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建设、同步投入、同步使用,然后通过区中心站、乡镇等级站、村招呼站的客运站点连成网络,并采用优惠政策吸引运输企业开通农村客运,最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客运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同时,该区积极探索农村客运公交化的路子,开通了环线公路农村客运,使沿线群众享受到了城市公交的便捷服务。 “现在路修好了,坐车也便宜了,我们赶场也方便了。我以前在外地打工,路好了以后就回来买了辆面包车搞运输,现在正在修新房准备娶老婆。”广元市元坝区紫云乡金华村村民冯迎松谈起农村客运笑得合不拢嘴。大山里孕育出“元坝模式” 一个总人口仅24万,辖区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本级财政收入不足2000万元的革命老区贫困县,到底是凭借什么干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元坝要发展,交通必先行。我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坚持在干中争,在争中干,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投入低成本、建设高质量、配套增效益、服务富百姓’的农村公路综合协调发展路子。”元坝区委书记赵修云的话掷地有声。 以“五同步”(建设、管理、养护、运输、服务)为显著标志的,俗称为“元坝模式”的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出现和形成,靠的不是“等、要”,政府和交通部门从一开始就坚定穷财政也要办大交通的信念。他们靠着一股敢打敢拼、善打善拼的精神,在“国家投一点、政府给一点、经营者和群众出一点”这一思想指导下,多方筹措资金,努力破解投入难题。他们有序引导“村民自治、一事一议”,通过宣传发动,农民群众自发投劳400余万个、投资2000余万元。同时,机关干部也为交通建设献计出力,近三年间捐资300余万元,区级部门捐赠钱物200余万元,全区干部职工利用双休日义务参加农村公路建设劳动6000余人次。区财政挤出200余万元用于补助路面工程和对乡镇以奖代补,各乡镇也多方筹措300余万元用于购买爆破物品启动工程,总投资中的大部分来自于地方自筹。梅树乡梅树村2组农民张玉荣说:“集资是经过村民大会一事一议定的,大家都没意见。看到现在这么好的路,都觉得出点钱值,以前我们卖猪卖粮全靠背,现在通车了,买啥卖啥方便得很。” “点滴积水汇成大海”。元坝区就是靠着一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将一颗颗小石子,铺成了130公里农村公路,新建起了7个客运站、20个招呼站,形成了以车站为依托、以公路为纽带的区内运输基础设施网络,走出了一条广元市元坝区初步探索出的建设、养护、管理、运输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11月10日,在明觉乡场镇上,来赶集的红岩镇九龙村一社60多岁的刘云文坐上公交车回家,他激动地说:“我活了一辈子,到老了还享受一回城里人的待遇。我们平时赶场大部分时间都得走路,要两个小时,娃儿上学最恼火。现在好了,出一块钱,坐公交车10多分钟就到家了。” 目前,该区农村客运迅速发展,全区29个乡镇(办)中有28个开通了客车,109个建制村中有93个村开通了客车,乡镇和建制村的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了97%和85%,全区日发农村客运班车达到162班次,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农村运输的“黄金期” 11月15日,四川省农村公路发展现场会在广元市举行,广元市以现场参观元坝区环线农村生态公路和会上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解读了“元坝模式”的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模式。会后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发展的新高潮即将到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大力改善农村百姓出行和运输难与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农村交通运输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全省人民和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农村交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脱贫致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早在2004年年初,省交通厅厅长吴果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四川省的农村公路建设“是要拼命干10年的大事”。肯定的言语中流露的使命感,折射出该省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2005年成为最为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承上启下,举足轻重。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在经过全省交通系统两年多来脚踏实地的不断探索和开拓实践之后,借着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实现第二阶段“建管协调发展”的东风,在11月15日召开全省农村公路发展现场会上,我们分明听到巴蜀大地上新一轮农村运输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 可以预见,伴随各地对农村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和管理力度普遍加大,四川省农村交通发展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的黄金时期。
建管养运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将农村交通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探索的发展模式,得到副省长王怀臣的肯定。省交通厅厅长吴果行认为,这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公路的发展内涵,值得“十一五”期间在全省推广。 在农村享受“城市公交” “梅树村到了,下一站潼梓村。请要下车的乘客做好下车准备!”坐在崭新的大巴上,看着车窗外四川广元山区特有的美景,加上平稳而舒适的行车,“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美好感受不禁浮上心头。 11月1日,对元坝区环线路沿途13万人来说,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在连接12个乡镇的130公里环线农村公路上,4辆农村公交车准时对开。以前晴通雨阻的机耕道、烂泥路现在跑起了公交车,这和元坝区近几年来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 据统计,五年来元坝区完成投资1.8亿元,改造和新建县乡村道806公里,协助完成国、省道改造67公里,建成纵贯南北12个乡镇、全长130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生态环线公路和横贯东西10个乡镇、全长102公里的磨(滩)沙(坝)公路路基,所有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上了公路,70%的乡镇和20%的建制村通上了油路或水泥路,每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达17.4公里。在地处贫困山区的元坝地区,公路网络基本成型,公路等级、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明显提高。 在朴素的为民办实事的思想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下,元坝区始终坚持公路与客运站点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建设、同步投入、同步使用,然后通过区中心站、乡镇等级站、村招呼站的客运站点连成网络,并采用优惠政策吸引运输企业开通农村客运,最终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客运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同时,该区积极探索农村客运公交化的路子,开通了环线公路农村客运,使沿线群众享受到了城市公交的便捷服务。 “现在路修好了,坐车也便宜了,我们赶场也方便了。我以前在外地打工,路好了以后就回来买了辆面包车搞运输,现在正在修新房准备娶老婆。”广元市元坝区紫云乡金华村村民冯迎松谈起农村客运笑得合不拢嘴。大山里孕育出“元坝模式” 一个总人口仅24万,辖区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本级财政收入不足2000万元的革命老区贫困县,到底是凭借什么干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元坝要发展,交通必先行。我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坚持在干中争,在争中干,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投入低成本、建设高质量、配套增效益、服务富百姓’的农村公路综合协调发展路子。”元坝区委书记赵修云的话掷地有声。 以“五同步”(建设、管理、养护、运输、服务)为显著标志的,俗称为“元坝模式”的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出现和形成,靠的不是“等、要”,政府和交通部门从一开始就坚定穷财政也要办大交通的信念。他们靠着一股敢打敢拼、善打善拼的精神,在“国家投一点、政府给一点、经营者和群众出一点”这一思想指导下,多方筹措资金,努力破解投入难题。他们有序引导“村民自治、一事一议”,通过宣传发动,农民群众自发投劳400余万个、投资2000余万元。同时,机关干部也为交通建设献计出力,近三年间捐资300余万元,区级部门捐赠钱物200余万元,全区干部职工利用双休日义务参加农村公路建设劳动6000余人次。区财政挤出200余万元用于补助路面工程和对乡镇以奖代补,各乡镇也多方筹措300余万元用于购买爆破物品启动工程,总投资中的大部分来自于地方自筹。梅树乡梅树村2组农民张玉荣说:“集资是经过村民大会一事一议定的,大家都没意见。看到现在这么好的路,都觉得出点钱值,以前我们卖猪卖粮全靠背,现在通车了,买啥卖啥方便得很。” “点滴积水汇成大海”。元坝区就是靠着一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将一颗颗小石子,铺成了130公里农村公路,新建起了7个客运站、20个招呼站,形成了以车站为依托、以公路为纽带的区内运输基础设施网络,走出了一条广元市元坝区初步探索出的建设、养护、管理、运输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11月10日,在明觉乡场镇上,来赶集的红岩镇九龙村一社60多岁的刘云文坐上公交车回家,他激动地说:“我活了一辈子,到老了还享受一回城里人的待遇。我们平时赶场大部分时间都得走路,要两个小时,娃儿上学最恼火。现在好了,出一块钱,坐公交车10多分钟就到家了。” 目前,该区农村客运迅速发展,全区29个乡镇(办)中有28个开通了客车,109个建制村中有93个村开通了客车,乡镇和建制村的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了97%和85%,全区日发农村客运班车达到162班次,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方便车”、“经济车”。农村运输的“黄金期” 11月15日,四川省农村公路发展现场会在广元市举行,广元市以现场参观元坝区环线农村生态公路和会上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解读了“元坝模式”的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模式。会后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发展的新高潮即将到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大力改善农村百姓出行和运输难与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农村交通运输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全省人民和各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农村交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脱贫致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早在2004年年初,省交通厅厅长吴果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四川省的农村公路建设“是要拼命干10年的大事”。肯定的言语中流露的使命感,折射出该省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2005年成为最为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承上启下,举足轻重。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在经过全省交通系统两年多来脚踏实地的不断探索和开拓实践之后,借着全省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实现第二阶段“建管协调发展”的东风,在11月15日召开全省农村公路发展现场会上,我们分明听到巴蜀大地上新一轮农村运输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 可以预见,伴随各地对农村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和管理力度普遍加大,四川省农村交通发展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的黄金时期。
家门口乘上“经济车”。

家门口乘上“经济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6-10-17 13:51 |
交通便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发表于 2006-10-18 09:07 |
好安逸哟![em31][em32][em19]

发表于 2006-10-19 16:51 |
党委和政府真真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实在令人敬配.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