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61|评论: 7

[转帖]文字里失落了的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9 10:01 | |阅读模式

   

作者:孙喜玲                            出处:新华网河南频道

   一

闲来无事的时候,喜欢琢磨玩味文字,文字里面蕴藏的生活哲理能给人很多的启示。可惜很多形象的比喻,现代人虽然能够理解其意,却已经无法在生活中体味了,每每想来,就会生出许多感慨。社会在进步,有些生活方式不可避免的会被淘汰,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总有那么一种文化的亲和力让人不忍从心底割舍。《荀子。劝学》:“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意思是说柴是一样的,但燃烧起来火势总是往干燥的方向走。地是一样的平,但水流过来,会往有湿气的地方走。这是物性的力量,用物以类聚,来比喻人以群分,这样的现象原本在生活中最为常见。记得小时候玩捏泥人,把水到在底上,那水散漫地洇开来,缓缓的,遇到湿处,哗的就被吸过去了。后来读荀子的《劝学》,对这样的话就理解的格外准确明白。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或许还能体会到,但城市里的孩子是不会懂得了。那些简单的比喻,在他们的心里大概成了不知所云的晦涩。

二

说“日月如梭”,都知道是指时光飞快流逝的意思,但为什么说“如梭”现代的孩子怕是已经不大理解了。以前唱过一首歌“太阳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月亮像一把银梭。”就是从日月如梭中化出来的。梭子是从前用来织布的工具,两头尖尖的,中间鼓起,年深日久在手里磨的光滑明亮,透出木头原本的枣红色和美丽的天然花纹。把拐好的棉线塞进去,从中间掏出一根线头来,在上下两层经线中,伴着脚上挎拉挎拉有节奏的机杼声,梭子在手中一递一还,动作利索而敏捷。古人有感于光阴飞逝,把时光的流逝比做了“日月如梭”。今天语言还活着,而这样的生活情景在现代生活中已经看不到了。

三

从前的理发,多是由剃头匠来完成的。剃头匠担着剃头挑子,到处走街串巷,一头是带抽屉的小凳子,一头是炭火盆子和手巾杆。所以生出一句歇后语,叫:“剃头挑子——一头热”,用来形容那种一相情愿的事情。剃头匠担着那个“一头热”的担子,一边走一边拨动手里的音叉,俗称“唤头”,发出噌噌的金属声,那声音柔和动听,穿透力很强,是剃头匠招徕生意的响器。老远一听就知道是剃头匠来了。剃头匠人的“唤头”和买豆腐的梆子声混合在一起,有一种浓浓的市井气息。那剃头的刀子很锋利,有谁家叫住了,把担子上的东西卸下来,水烧热,把剃头刀在长长的、油腻腻的磨刀布上掸几下,熟练敏捷地游走在顾客满脸的胰子泡沫里,很快一张干净的面孔就油光铮亮,焕然一新了。有一副对联系说剃头这一行道:“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又云:“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头发剃过了,脸面干净了,为了对得起那颗新鲜的脑袋,戴帽子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用手指把帽子上灰尘弹弹干净,而此后的若干日子也不会再去挠抓发痒的头皮了。老北京的剃头匠有十六种技能,——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很有些讲究。社会进步了,许多旧行业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出局,“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样的语言还活在人们常用的文字中,可是这样的生活情状已经永远地消失了。想象着再过若干年,下一代的下一代,已经不可能知道“剃头挑子”是什么玩意了。

四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青灯,是十分值得玩味的回忆,它不只是一盏照明的用具,更是一种可以入诗入画的意境。儿时的多少个夜晚是在灯头如豆的昏黄里度过的。在黄河边上的吕梁山里,用的是陶瓷特制的“灯树”,天黑了,人们把高高的灯树放在炕头,灯树上有一只小碗,叫“灯瓜瓜”,灯瓜瓜里放着些蓖麻油,用棉花搓一条粗粗的棉线,浸在油里,挑出一点头来,点着,就有昏黄的灯光亮起来,将窑洞照的影影绰绰。那种灯光下的夜,有一种宁静神秘的味道,一家人吃罢饭,妗妗对着灯光,或者纺棉花拐线,或者就着灯头戴着老花镜缝补衣裳,兵表哥转着拨掉捻羊毛,一边捻,一边唱着山西梆子。舅舅教我对着灯光用手指做出各种形状,兔子,狼,农人锄草,那手指的形状映在墙上,活灵活现,饶有趣味。在这样的灯光里,山村的夜格外的静谧,山村的月光格外的明朗,清辉潇洒,充满诗意的朦胧。在繁星灿烂不见月色的夜里,灯,还有着一种抚慰心灵的温馨,告诉你,在灯光亮着的窑洞里,是你的家,是你的安全,是你的归宿,在昏黄的灯光下,有亲人守侯着你,保护着你。一只大手的轻轻的拍打中,伴着絮絮叨叨的家常里短,伴着古老的歌谣:“天上星宿,地上豌豆,公鸡啄辣子,强盗撵瞎子,大姑大姑开门来,二姑二姑点灯来……。”耳边的声音渐渐地远去,朦胧地进入甜美的梦想。在儿时的记忆中,还有各种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那是属于清灯的意境,只有在清灯的氛围里,才会有属于艺术的丰富想象。位于太行山家里的灯,是一盏绿色玻璃的煤油灯。造型漂亮,扁圆的肚子里盛着煤油,灯头可以用一个旋钮调节大小,一年四季油灯的表面蒙着些毛毛的灰尘。母亲干活干累了,就爬在炕沿上就着灯头,吧吧的吸几口小烟……。村人说,当灯芯结成灯花,灯花爆开发出啪啪的响声,家里就会有喜事或者是要来贵客了。灯花和院子外大槐树上的喜鹊一样,都是报喜的吉祥象征。俗话说“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灯捻燃的时间长了,灯头会变小变弱,此时就需要用针或者锥子把变焦的灯捻拨一拨,让灯心吸油的过程变得通畅,此时,灯的周围就会飘落一些黑灰,灯光会重新亮起来。青灯的生活意蕴是在通明的电灯下绝对不会产生的。而留下的也只是从曾有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来的文字和语言。

明月清风淹没在城市的灯火辉煌里,许多乡村,包括黄河边的故乡,也早就通了电,生活好起来,感觉却少了味道。那些失去的东西,永远都找不回来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5-10 09:33 |

  楼主好文章!

  赞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0:55 |
QUOTE:
以下是引用自在烟雨在2007-5-10 9:33:00的发言:

  楼主好文章!

  赞一个!

  


版主你该表示哈嘛!!

发表于 2007-5-11 11:21 |
QUOTE:
以下是引用孤独的等待在2007-5-10 10:55:00的发言:

版主你该表示哈嘛!!

    硬是呢,,,只顾欣赏了~~~

  表示什么呢~~~~~

    哦,这样吧,你签名售书的时候,我来当粉丝~~~

发表于 2007-5-13 16:11 |
[em05]

发表于 2007-6-8 09:49 |

好文章
发表于 2007-6-8 22:18 |
让经历的人回忆一次,让未经历的人想像一次
    写得好!看了你的文章,不禁让我想起我那久远的回味无穷的童年。但是,现在的少男少女和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接着你的话说----比如“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他们就不知道我们小时候的情形:饿着肚子眼被烟熏着,还得双手拽着风箱把,使劲拉推风箱的样子,更不知道风箱的构造,怎么也想像不出耗子在运行的风箱里面怎么样受气了。还有,谷子黄时,我们光着脚到田里捉蚱蜢,到小河里捉鱼逮泥鳅的快乐时光,他们只知道整天沉迷网络打游戏。
    好了,喧宾夺主啦!希望有机会向楼主请教。QQ372833645,中江人。
发表于 2007-6-8 21:51 |

让经历过的人回忆一次,让未经历的人想像一次。

   写得好!但现在未经历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是很难理解的。比如接着你的话题继续说---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现在的少男少女还有孩子们,他们是想像不出来我们小时候肚子饿着眼被烟熏着,还得双手拽着风箱把,使劲拉推的样子,更想像不出风箱的构造,怎么也想不出耗子在运行的风箱里怎么受气。还有,稻子黄时,我们赤脚到田里捉蚱蜢,挽起裤脚到小河沟里捉鱼逮泥鳅的欢乐,他们一点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整天沉迷网络,打游戏。

   好了,喧宾夺主啦!很希望有空向楼主请教。QQ372833645  邮箱qiumingya@sina.com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