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32|评论: 0

美丽的青川之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2 20:43 | |阅读模式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文明和谐。三次产业比由2002年的51:12:37调整为2007年的41:28:3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435元达到20072683元,平均每年新增249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557元,达到2683元,农民从森林产业中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084元,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

(一)创新发展思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是破解“三农”问题,重点在统筹产业发展,切入点在体制机制创新,落脚点在富民惠民。青川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地”的山区农业县,98%的面积是山区,如何做好山的文章,真正把林的优势培育起来、利用好,对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至关重要。现代林业作为物质、生态和文化产品供给的重要产业,联接城乡、涵盖三次产业,在统筹城乡、统筹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森林资源是可再生性资源,林业产业是资源性产业,其生态性产品是二十一世纪最具优势的产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青川要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目标,希望在山,潜力在林,重点在森林产业,突破口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对此,我们确立了“大森林、大资源、大产业、大发展”的林业发展思路,按照“四大产业兴县,十五亩林地富民”的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理念,重点发展以黑木耳、香菇、竹荪为主的森林蔬菜,以森林土鸡为主的森林畜牧,以短周期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森林工业,以唐家河为龙头、青竹江沿线生态旅游带为重点的森林旅游业。争取到2011年,建成标准化的工业原料林100万亩、山珍原料林100万亩,全县森林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林农从森林产业中获得的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4800元。

(二)突出发展重点,突破性发展森林产业。林业产业是现代林业的重点和抓手,是我县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潜力所在,是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突破口。一是强力推进原料林基地建设。2007年新造工业原料林8万亩,今年春季新造工业原料林6.5万亩,总规模达到54.5万亩。2007年新发展山珍原料林7万亩,总规模达到77万亩。2007年新建茶园1.3万亩,累计达到13万亩;建成油橄榄种植基地8万亩,2007年完成果水配套工程1万亩;2007年新建核桃园1万亩,累计达到7万亩;建成中药材基地30万亩。二是强力推进森林工业发展。以林板、林果、林药、林茶为重点,做大做强森林产业集群。2007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9家,比2002年增加了12家,增长了150%。青博木业仅6个月时间,就建成了8万立方米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2007年,川珍实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填补了我县农产品加工亿元产值企业空白。森宇木业产值增长3倍,蓉成制药实现产值5000万,七佛贡茶集团已经建成营运。“青川黑木耳”、“四川七佛贡茶”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中国名茶之乡”已完成国家评审,“碧岭茶”等2支茶叶获“中茶杯”一等奖。三是强力推进森林蔬菜业发展。充分发挥菌材资源富集优势,依托川珍实业等骨干龙头企业和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重点发展以黑木耳、袋料菇、竹荪为主的森林蔬菜产业。强化基地建设,建成2100万棒段木密植黑木耳、1万亩竹荪、60 万窖天麻、600万袋袋料菇等产业基地。四是强力推进森林畜牧业发展。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依托森林家禽、简家禽业、凯歌牧业等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森林土鸡、兔、羊等森林畜牧业。2007年存栏种鸡6万套,新增森林土鸡出栏260万只,年出栏700万只;新增生猪出栏3.7万头,年出栏29万头;新增毛兔存栏20万只,年存栏64万只。2007年新建成网箱850箱,累计达到3600箱,水产品年产量达到1.3万吨,建成了沙州居山十里生态鱼寨。五是强力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确立了以唐家河为龙头、青溪古镇为补充、青竹江沿线为纽带的森林休闲旅游发展思路,提出了用35年时间,把唐家河打造成国际国内一流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按照“倾其全力、攻坚克难、挑战极限、打造精品”的总要求,创新机制,启动了关虎游人接待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金唐沿线“农家乐”上档升级,今年将完成唐家河创AAAA景区基础工作,确保200951创建为AAAA景区。青川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先进经验,得到国家林业局、省政府原副省长郭永祥的充分肯定。

(三)强化市场开拓,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我们始终坚持用产业化经营的理念、按产业化规模发展的思路,突出资源就地转化、加工增值和资源综合利用、配套高效。县财政每年用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不低于500万元,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节能减排和基地建设。积极搭建国有林融资平台,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2007年,龙头企业总产值达到2.73亿元,比2002年增加2亿元,增长242%;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平均销售收入达到2600万元,比2002年增加1670万元,增长180%。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全县已培植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77个,专业协会38个 ,其中省级示范协会1个,市级1个。

(四)破解发展瓶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开局良好。一是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紧紧抓住广元被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重大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以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为突破口,以产业统筹为核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精心编制试点方案,重点落实森林四大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城镇体系发展规划。总体方案已上报审批,各专项方案正在加快制定。坚定不移地走“小县大镇”之路,将竹园、青溪、木鱼等确立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镇先行启动实施。二是强力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突出产业培育和“二建四改”,着力改变农村面貌。去年全面完成29个生态小康新村建设任务,目前已累计建成新村58个。2007年新建通达通畅公路263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万亩,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03处,解决了2.7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沼汽池6497口,实施金土地工程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