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44|评论: 1

[信息动态] 【梨园盛会】与其厚古薄今,不如一起创新 ()新闻晨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10:37 | |阅读模式

            与其厚古薄今,不如一起创新(图)

                 2014-12-03 02:06:08 来源: 新闻晨报(上海)

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将以自述体方式呈现其从艺55年专场演出

  晨报记者 邱俪华

昨天,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第八届东方名家名剧月”揭晓了2015年3月13日至4月26日的演出时间和演出阵容—整个演出月,来自各地的50位戏曲名家粉墨登场,献演18台26场京剧、昆剧、越剧、淮剧等优秀剧目。东艺总经理林宏鸣给出了一个惊人数字,“8年前,‘名家名剧月’第一次亮相,我们做了一个问卷,结果有86%的人是第一次走进剧场观看传统戏曲”,而如今,这个数字降到了14%,并且“还在一年年降低”。

申城五大院团齐亮相

每年的“名家名剧月”都聚焦沪上戏曲院团的优秀剧目,明年也不例外,届时,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五大院团将分别带来新编历史京剧《春秋二胥》、新编历史剧《景阳钟》、新编历史故事剧《双飞翼》、古装越剧《铜雀台》、沪剧《魂断蓝桥》、新编淮剧传奇剧《赵氏孤儿》。此外,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也将带来由沪剧名家华雯主演的原创大型沪剧《挑山女人》。

明年新面孔锁定秦腔

本届“名家名剧月”以北方昆曲剧院今年2月新鲜出炉的《影梅庵忆语·董小宛》开幕,开幕后一周为“北昆展演周”,观众还将看到《续琵琶》和《红楼梦》(上下本)两部新创作品。而“名家名剧月”创办至今,剧种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除了沪上观众熟悉的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剧、评弹、滑稽戏以外,黄梅戏、粤剧、甬剧、川剧、南音、新昌调腔都成为“座上宾”,每年增加一个新剧种也成为“名家名剧月”的“传统”。

明年的新剧种锁定秦腔这个盛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古老剧种,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将带来新编大型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和大型秦腔历史剧《庄妃与多尔衮》。同时,来自成都川剧研究院的新编无场次民族风情川剧《尘埃落定》是10月刚刚离世的川籍大导谢平安的心血之作,汇聚陈巧茹、王超、王玉梅等4位“梅花奖”演员;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继《女驸马》之后,携“徽州三部曲”中的《徽州女人》、《徽州往事》重返“名家名剧月”。

新老名家相约共创新

特地赶来的尚长荣昨天表示,“无需辩论‘厚古薄今’还是‘厚今薄古’,传统需要激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必然之路”。而本届令人亮眼的创新之举也不少,无论是年轻的京剧名家史依弘、王珮瑜,还是昆曲老艺术家张静娴,都不约而同地亮出新招。“情分四季·戏里姻缘—京剧生旦对戏四联展演”是为史依弘和王珮瑜量身定做的。两天的演出将以四季为主题,将春、夏、秋、冬与《游龙戏凤》、《坐宫》、《武家坡》、《御碑亭》相对应,赋予4出戏以不同的品格,两人将联袂出演其中代表“秋之萧然”的《武家坡》和“冬之离索”的《御碑亭》。

“娴情偶记—张静娴水磨情缘清音会”则是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从艺55年的专场演出,以自述体的方式,运用当代剧场的意念表达和纪实结合,倾谈一名戏曲演员洗尽铅华、不忘初心的悲欣况味和对这门剧种的记忆和情怀。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css13/img/end_news.png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2-3 13:04 |
:):):):):victory: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