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海南三亚亚龙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下简称亚龙湾)内发生一起悲剧:一名7岁男孩被一辆旅游大巴车碾压导致身亡。记者从三亚市12345热线了解到,此事发生在亚龙湾玫瑰谷停车场,目前应急、交警等部门均已介入。吉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正在调查中,后续会发布通报。
28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海南三亚亚龙湾内,一辆旅游大巴车碾压到一名孩子。该网友在评论区回复网友称“听说孩子已经去世了”,但不清楚事发原因。网友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一辆大巴车停在路上,有两人趴在大巴车底,旁边有一男子正在与围观者交谈。
记者联系到三亚市吉阳区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证实确有此事,事件发生在28日上午10点半左右,涉事旅游大巴属于旅行社,并非景区内部车辆,事发后他们已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有关部门也及时赶到,目前此事正在处理中,善后事宜也在进行中。但由于事故鉴定结果等还未确定,所以对于具体经过、原因不方便透露,建议记者联系吉阳区委宣传部。
吉阳区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被碾压的孩子经现场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当地宣传部正在持续关注此事,后续也会及时与家属沟通,开展善后工作。她称,若需了解事件原因等调查处理情况需要咨询公安部门。
事发地所属的三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吉阳大队对此表示,涉及案情等具体情况无法告知,如有进展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记者从三亚市12345热线了解到,事发地点位于吉阳区亚龙湾玫瑰谷停车场,是一名7岁男孩遭旅游大巴车碾压导致死亡,当日该中心接到110指挥中心来电后紧急通知了吉阳区政府等部门。29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后续处理结果的反馈。
根据旅游大巴车身上喷印的公司名称,29日下午,记者联系到涉事大巴车所属的海南吉宏道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领导在28日已赶到三亚处理此事,涉事大巴是该公司从海口到三亚的旅游客运车辆,
事故系司机存在“视线盲区”导致。她称,不清楚男孩是不是这辆车的乘客,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处理此事。
======SUV视觉盲区可以装下75名孩子======
河南郑州交警做了一项测试,测试中,交警让幼儿园老师坐进一辆SUV警车的驾驶位并戴上眼罩。随后,引导75名幼儿园小朋友分别站在车辆四周的盲区内。待车辆前方的孩子蹲在地上后,老师摘掉了眼罩。然而,通过环顾车辆周围和观察后视镜,老师竟连一个孩子也没有发现。
郑州交警请幼儿来测试,正是因为以幼儿的身高,进入盲区是很难发现的,幼儿对危险也缺乏认知和判断力。但也不代表成年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事实上,多起大卡车大货车碾压行人或者非机动车的事故,都源于行人进入了盲区。可以说,血的教训很深刻,而与此相关的安全教育却相当缺乏。
不得不说,这一事实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大家都知道车子有盲区,可盲区究竟在哪,不同车型的盲区有什么不同,很多人并不清楚。哪怕是一些开了多年车子的老司机也从未想过,自己的车子周围还存在这么多目力不能达到的地方。SUV只能算是小型车辆,可想而知,如果是一辆大巴车,甚至是一辆大卡车,它的盲区面积、分布的情况会有多惊人,又会挡住多少个孩子?
这样的视频不仅应该向幼儿园普及宣传,也该向成年人向社会普及宣传。交警部门不妨多做几则视频,选取不同的车型作更详细的解读。轿车、卡车、客车各是什么样的情况,哪些部位需要重点关注,静态下是什么样的,行车过程中又是什么样的,把真相告知大家其实就是把防范危险的办法告知大家。
======而盲区+内轮差=致命危险======
所谓的车辆盲区就是驾驶人位于正常驾驶的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所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即下图所显示的红色区域。
大型车辆在右转时会形成“内轮差”,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会呈现出弯月的形状,俗称“死亡弯月”,此时若进入视觉盲区范围内的非机动车和行人来不及避让,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如何避免大型车辆盲区事故?
注意观察,保持距离
行人、非机动车准备通过路口时,首先一定要停在安全的位置,行人要停在路缘石或施化的行人等待区内,非机动车不要越过停止线停车。同时,要留心观察身边是否有大型车辆,如果有,一定要与其保持足够的横向距离,不要让自己处在车辆盲区内或者“内轮差”的区域内。
不要与大型车辆并肩同行或试图超越
很多行人、非机动车在看到大型车辆以后,自认为可以快走几步或者加速骑行抢过去,特别是躲过了车辆的前轮,就认为自己是安全的,殊不知这种抢行行为恰好让自己进入了危险的“内轮差”区域。此外,还有人认为驾驶人可以看见自己,会减速让行,而实际上,由于盲区、车速等因素,大货车驾驶人未必会看见,有时即便看见了也可能因为刹车不及时而发生事故。
不要抱侥幸心理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他肯定能看得见我”、“他肯定得让我”等等,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他真的没有看见你,后果会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