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733|评论: 3

易碎的农村医疗保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6 11:49 | |阅读模式
《中国扶贫》杂志 记者 韩世雄

一个大病家庭艰难求生路
整整4个月,覃飞都没有注意到南充已经完成了春夏交替。100多个难熬的日日夜夜,他的妻子金小利一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随时都有逝去的可能。覃飞的父母也没闲着,一边靠卖菜换回微薄的治疗费用,一边替儿子和媳妇照看刚刚两周岁的女儿。
4月5日,覃飞的妻子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不知所措的覃飞从主治医生处和网络上得知,再生障碍性贫血(又名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再障有“软癌”之称,在血液病中再障的死亡率占80%,而急性再障的死亡率能达到95%,治愈难度极大。
因病致贫,农民对这个词并不陌生。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我国有医保的人只占1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民和没有医保的居民,只能“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普遍。2009年,初出校园的覃飞开始了他三年的村官生涯,而经过数年的酝酿,新一轮医疗改革也在同年顺势起航。
从2011年底到今年年中,“三年新医改如期完成”、“参合率稳定在95%”等语句频繁见诸报端。而在农村基层工作的覃飞,却依然要面对妻子遭遇医疗事故、举家借债保命的窘境。
三口之家遭遇医祸
原本,这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2009年,毕业于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覃飞积极响应当地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号召,成为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槐树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每月1500元的工资虽算不上多,但农村却成为覃飞实现扎根基层梦想的根基。
“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现状。在政府工作期间一直恪尽职守,努力做事,尽我所能帮助群众,为民解愁。”这是覃飞工作总结中的一句话。作为下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同时也是村里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年轻人,覃飞将大量的工作时间都放在了吃透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并为村民服务上。
2007年,覃飞和妻子金小利相识。2010年1月,覃飞和金小利喜结连理,四个月后,他们便有了自己的女儿。覃飞原本以为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会就此展开,但当地镇卫生院的一次医疗事故却使一切戛然而止。
2012年2月10日,意外怀孕的金小利前往镇里的义兴中心卫生院做人流手术。
“在没有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卫生院的医生让小利药物流产。医生说卫生院药贵,就在他办公室里拿了点儿药给小利吃。结果,吃药后小利的牙龈一直出血,月经不止,到现在也不知道吃的什么药。”
随后,卫生院连续给病情恶化的金小利做了两次血常规,第一次血常规血小板50余个,红细胞52个,白细胞2.5个。
“当时义兴卫生院诊断为贫血,要求我们继续住院,中间输血两个单位,药也从医院药房买了。不过当小利做清宫手术时医生依然没有做任何检查。”第二次血常规结果依旧不容乐观。血小板20个,红细胞41个,白细胞1.5个,卫生院仍然诊断为贫血,没有大问题。3月24日,金小利出院。
3月28日,4月4日,覃飞陪妻子到卫生院复查了两次。“吃了医院开的药后,虽有流血,但很正常,医生让我们继续观察。”
第二次复查后,小利开始出现脸色苍白,头昏无力的症状,出血不止,昏死在床上,被家人火速送到南充市内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当时查出是三系下降,血小板只有4个单位,只有输血和输血小板才能捡回性命。但那时仍流血不止,当天就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覃飞说,妻子每天都要输血和血小板,此外还要注射雄性激素,但依然没有止住流血。
4月6日和9日,金小利做了骨穿检查,11日被医院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因其本身已经失去了造血功能,只能靠激素和输血与血小板维持生命。
“主治医生说要根据病情分三步走,第一步,吃环孢素4至6个月,看血小板是否有上升的机会。如果没有效果就要走第二步,靠ATG(一种激素),大约10万元1个疗程。如果第二步还没好转就只有骨髓移植。”对于治疗步骤,覃飞问的最多。
从2月10日到4月11日,50多天的时间里,覃飞的妻子从一个健全人变成了一个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重症病人,这让覃飞和一家人无法接受。
“我们认为这是医疗事故,但卫生院只认为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程序不合规,未及时检查、治疗,导致病情延误,有一定责任。”经双方协商,卫生院一次性赔偿覃飞一家医疗费、输血费、误工费等费用共计3.1万元,记者看到,在一张抬头为义兴镇卫生院的手写调解协议上,卫生院代表、覃飞夫妻三人都按了手印。
“当时,得知小利患上了再障,我感觉天都塌了。”覃飞认为,虽然卫生院知道闯祸后马上来南充市里解决此事,但正是由于卫生院的医疗事故,才造成如今妻子的病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我们当时对于这个赔偿很不满意,我们不是想要钱,只是想把人治好了就行,但他们却威胁我说,如果他们下岗了,我的工作也就没了。”迫于卫生院的压力,力单势薄的覃飞一家只能选择无奈接受调解结果,不情愿地到法院作了公证。覃飞知道,这三万多块钱,在妻子的巨额治疗费用面前,于事无补。这三万多块钱的赔偿款,只是卫生院想尽早甩掉这个无底洞。签协议时卫生院还承诺搞一次全院募捐,后来也没了下文。
覃飞事后在博客里写道:“我们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能斗得赢它,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解决恶霸,还社会一片清新的空气。”对于这个结果,他既愤怒又无可奈何,妻子还不省人事,一旦自己的工作再被搞丢了,那整个家庭就完了。
网络求助
得知儿媳妇患上绝症,覃飞的父母在家里哭了一整天,他们的哭声撕碎了覃飞的心。面对不可预见的结果,覃飞的世界恍如天崩。
以往在村里,覃飞一旦遇到有患上大病的农户,都会尽己所能去帮助、指导他们办医保报销,申请低保。如今,当自己的家人患上大病后,他对未来早已心知肚明:除了新农合能报销的那部分外,其它治疗费用都得自己承担,而能不能申请下来大病医疗救助,还得另说。
手握一份新农合,再无其他商业保险。覃飞将希望全都放在了申请大病医疗救助上。
2012年初,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对媒体表示:“此轮医改重点在农村,随着保障制度的完善、筹资水平的提升,医改开始将一些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障。目前有8个大病种包括宫颈癌、尿毒症等,在试点的基础上已全面推开,仅2011年就有20多万患者获得补偿。”
“今年温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到,将‘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我还特意查了一次,小利的病并不在这20种大病名单内。”查完,覃飞的心就凉了一截,为妻子申请大病医疗救助没戏了。
想到再无其它筹钱渠道后,4月13日晚,覃飞在医院附近的网吧里打出一封网络求助信,而他的妻子金小利正躺在楼上的病房中,仍旧没有脱离危险。
“各位朋友,希望你们能帮帮我的妻子,我会铭记一生!如果她的病真的得到控制,我愿意将我的一生奉献给社会,一生做公益事业。我会认真工作来偿还大家给我的帮助。我所说的这一切,我以人格担保:每一句都是真的,如果有半句假话,不得好死!”他把自己所有的账号和信息都写在了求助信的末尾,并附上三张照片,一家三口合影照、一份医院开具的病情证明和他与义兴镇卫生院之间的调解协议。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大学生村官园地》主编、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专职副所长李义良在看到这封求助信后向记者直言:“很难想像,‘不得好死’这句话居然是出自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熟谙农村各项政策制度的大学生村官之口。”
此前,有多个大学生村官患重病的案例,他们的境遇有喜有悲,但无一例外,都要靠外界的帮助和施以援手。记者对比之后发现,他们的求助信息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在了网上,而覃飞在别无他法后也选择了走这条路。
“我的妻子一直乐善好施,当她手术前签字的时候,还让我和医生说:如果她不能从手术台上下来,死后就把她的眼睛和内脏捐献给国家。”一边叙述,覃飞一边抹泪。他说,妻子一席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可祸不单行,5月9日覃飞家中被盗,用于给妻子治病的10800元现金不翼而飞,而这也是覃家给金小利贷来的救命钱。覃飞的大学生村官同事王茂告诉记者,“那段时间,覃飞的精神几乎崩溃了,他不相信自己妻子的病能治好了,也不相信这个社会了。”
6月10日23点33分,当妻子住院的日子即将迈向69天时,覃飞把给妻子捐款的好心人的名字和数额贴在了网上。此前两个月,他陆续收到了社会各界的捐款7万元。上有70岁白发苍苍的老人前来看望,下有6岁的孩童送来祝福。他请记者一定要加上这句:“感谢你们了,好心人,祝福你们一生平安。”
7月11日,一篇名为《 绝望的呼吁,生命的呐喊——一个急重症再障病人的社会求助》的文章出现在了覃飞的博客里。这一天,他不得以为自己的妻子办了一次新农合终结,报销回来36000块钱。
此前,刚参加工作两年、没有多少结余的覃飞已经没有钱再让妻子住院了。他们已经花光了社会各界的捐款7万元,义兴卫生院赔偿的3万元,家人从信用社贷的6万元,四处拆借的6万元。“现在没有钱治疗了就去办一次新农合终结,报回来三万六,还了信用社的两万元贷款后,剩下的钱继续给小利治疗,然后没钱后再报,如此反复,直到没钱可报了。如果没有钱治疗的话,我们怕被医院赶出去。”
7月23日,覃飞加入了一个他熟悉又陌生的QQ群。说熟悉,群里都是大学生村官战友;说陌生,他基本上不认识群里的400多个村官。他在群里第一次发言就将自己11日写的文章链接贴在了这里,并希望群友能够转发。
“我们找过媒体。可媒体让我们找救助站,救助站让我们找红十字会,红十字会让我们找政府,政府又让我们找媒体。”覃飞被当成了皮球,踢来踢去。在一次又一次的奔波中,覃飞完全感受不到新闻中常提的人间真情、大爱无疆。
但村官群体却给他带来了一丝希望。有了他们的牵线搭桥,这篇文章24小时内被各大网络媒体刊发、转载,出现在了大学生村官网、中青网等行业媒体网站首页或头条。
四川籍大学生村官则将信息发到了当地的网络论坛中,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点击量破两万次。而全国各地大学生村官也纷纷为覃飞妻子组织网络捐款,一个星期内通过支付宝渠道统计出的捐款额就达上万元。
与此同时,四川本地媒体也不断接到反映这一新闻线索的爆料电话。事后,覃飞回忆道,当地的大成网、南充电视台、华西都市报、健康报、南充电台的记者都纷纷前往采访或来电询问情况。
舆论压力引来地方重视
“没想到,真没想到。”覃飞没有想到村官群体的力量会这么大。“报道发出后,病房里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陌生人,他们都是在网上得知我的妻子患病后特意来探望的。”覃飞告诉记者,他们之中好几个留的名字都叫“雷锋”。当覃飞父母收到由大学生村官网打来的、饱含各地大学生村官爱心的一万三千多元爱心款时,哭了很长时间。
王茂告诉记者,“我上网转帖,挨了不少骂,我耐心解释,也有人核实信息帮助转帖。但我坚持用真诚求助换取良知和帮助,现在看来是值得的。”
但令覃飞稍感遗憾的是,地方主流媒体采访之后基本没有刊发和播发,当地的舆论莫名其妙的一致噤声。他一位当地电视台的朋友,在覃飞妻子刚住院时就过来拍了一次,但因种种原因没播。7月底,市电视台记者又去病房拍了一次,但最终还是没能播出来。
每天,金小利都要靠吃激素和环孢素维持生命,每周输一袋血和血小板。如果月经来了,每天都会输入一袋血和一袋血小板。虚弱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和发烧感冒和感染做斗争,稍不注意,这个年轻的生命就会离丈夫和孩子远去。住院治疗的100多天,产生的医疗费用已超过20余万元,平均每天2000多元。
回忆他们认识的这几年,覃飞对一件事还记忆犹新:2008年汶川地震,工作不到半年的金小利就拿出一个月的工资750元捐给灾区,而一直贫血的她,还为告急的血库献血200cc。“以前新农合不报销血液使用费,输血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小利之前献过200cc,我前后一共献了1200cc。1400cc免费血液用完后我们才知道,免费用血是按血站的价格,而医院的血费比血站的贵很多。”
上面的领导此时也找到覃飞,希望他能冷静处理此事,“领导说上面也面临着很大的舆论压力”。覃飞说,事情闹大了,自己的压力也很大。
7月23日至30日,金小利历经数次抢救,并出现颅内出血和眼睛出血。在给妻子喂饭时,覃飞最不想见到的“吃多少吐多少”的现象却每天在上演。
月底事情出现了转机。
7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主办的《大学生村官报》负责人分别给四川省委组织部和西充县组织部打去了电话,表达了对此事的关切。
7月31日,西充县组织部副部长带着6000元的慰问金来到了医院看望金小利,并告诉他一家人,组织部正在与县妇联、县红十字探讨具体帮助措施。当天晚上,覃飞的父母惊喜地发现电视屏幕上打出了红十字会发出的爱心倡议,号召全县人为金小利献爱心。
医院也为金小利进行了专家会诊,确定先处理口腔内的一颗经常引起感染的坏牙的治疗方案。他从医生处得知,现在病情已经有50%的控制可能了。
8月6日,覃飞在电话里和记者沟通。“这两天县里没动静了,捐款的人也少了,但昨天还是收到了800元的捐款。”覃飞说,自己的妻子依旧昏迷在医院的病床上,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此前,为了治病覃飞和父母已经以个人的名义分别从信用社贷了2万元的贷款。“我现在身上还有两万多块钱,再加上新农合还能给报一万多,现在能有三万五接着给小利治病,ATG2000块钱一支,现在是能用一支算一支,走到哪步算哪步。”
当晚,医院急救室内,抢救又在进行,这次医院上了呼吸机。急救室外,覃飞望着门口上方的那盏灯,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急救了。每次站在门前,他都不知道:灯灭后,自己的妻子还能不能出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