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今冬流感流行水平高于近几年来的同期水平。国家卫计委时隔7年后再次更新流感诊疗方案,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等明星抗病毒药物被列入方案。曾被誉为“万能药”的板蓝根,却并未纳入常用药。
新版方案在抗流感病毒推荐药物方面更加明确 ↓↓
01 明确流感抗病毒药物使用范围 新版《流感诊疗方案》对流感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范围做了进一步明确: 抗流感病毒药物,只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包括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其中排名首位的是奥司他韦,此次最强流感季,全国各地出现“奥司他韦”抢购潮。 “不过流感有自愈性,抗流感病毒药物其实没有必要人人都吃。”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流感的治疗和预防,建议高危的患者使用,比如老人、儿童或免疫力低下等人群,剂量和疗程需要医生的指导。
02 中药治疗 在中药治疗流感方面,方案将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的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以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均列入常用中成药。
03 儿童用药 国家卫计委这次发布的新方案还首次推荐了儿童抗流感的中成药,并特别提醒,没有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给儿童使用。其中儿童可选药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04 药物预防 在药物预防上,方案强调,药物预防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但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疫苗接种才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受感染动物也可以成为传染源。
流感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能超过1周。 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等,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没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国家卫计委同时发出通知,医疗机构应采购足够的抗病毒药物,保证抗病毒药物及时足量供应,对符合《方案》的患者要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不得因任何理由影响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万能药”的板蓝根并未列入方案。一听说板蓝根没有入选,网友们都伤心了……毕竟,那是我们能当饮料喝的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