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虫草价格疯涨以来,越来越多既熟悉藏区环境又具有崇商思想的回族人进入流通环节。他们有的人从牧区收购几百条虫草,便开始进入这一行当。数十年间,来自青海、宁夏的回民垄断了虫草批发的主要环节。图为勤奋巷内,做虫草交易的回族人。 徐晓林/摄 回族人延续了古老的议价方式,讨价还价用几个指头就成。图为青海省西宁市勤奋巷虫草交易市场,买卖双方采用“手谈”的方式商谈价格。 徐晓林/摄 如果你看见两个回族男人互相握着对方的手,还用一块白毛巾遮盖起来,他们可能正在谈论一笔几百万的交易。图为青海省西宁市勤奋巷虫草交易市场,买卖双方采用“手谈”的方式商谈价格。 徐晓林/摄 虫草的价格在过去30年间上涨了上万倍。1980年前,国家对冬虫夏草实行统销统购,它的价格大约20元一公斤。此后市场力量介入,虫草价格开始成倍地走高,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达到约5000元一公斤;2003年SARS时,冬虫夏草被认为是包治百病的神药,产地价格突破3万元一公斤;今天,品相好的虫草产地价格已经超过20万元每公斤。图为青海省西宁市勤奋巷虫草交易市场,买卖双方正在讨论交易。虫草商人身背LV。 徐晓林/摄 虫草价格奇高,勤奋巷内的批发交易涉及的资金动辄上百万。在西宁的虫草交易圈里流传着“抖一抖,一头牛”的说法,意思是在大宗虫草交易中,买家会拎起虫草抖一抖,去除掺杂的泥土等杂质,称重时可能便宜相当于一头牛的价钱。图为勤奋巷内,一群人正在进行虫草交易,一名小伙子紧张地把交叠的双手压在膝间。 徐晓林/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