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本是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表达深深思念的名句,但因教师燃烧自己点亮学生这一特性与春蚕、蜡烛这两种意象具有本质上的相似性,这句诗更多地被用来赞扬教师“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在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我们更是确定了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自1985年起到今年,已是第31个教师节了。每逢9月10日,老师们都可以收获满满的感动,这些感动可以是学生认真制作的一张精美卡片,也可以是送给老师的一块糖果,或者干脆是提前写在黑板上的由衷感谢。但曾几何时,这些简单的小感动逐渐变成了金额不小的购物卡、包装精美的高档礼品——学生自主表达感恩逐渐变为家长们展开送礼大赛,教师节怎么过渐渐变成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博弈”,成了名副其实的“教师劫”。
家长们担心不给老师送礼会让自己的孩子疏于老师的关心,礼物所蕴含的感恩越来越少,讨好的色彩却越来越浓。也正是随着送礼之风大行其道,昔日甘愿以三尺讲台为人生舞台奉献一生的老师,不少变成了贪图物质、不讲奉献讲酬劳的“知识贩子”。同时,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也与日降低,不少人将教师作为具有“钱景”的职业来奋斗,于是出现了课上不讲课下讲、逼着学生上补习班的老师,出现了不仅收受礼品、甚至主动索取的老师。教师这一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正在褪去昔日耀眼的光芒。
我们不禁要问,那些不忘初心、辛勤教书育人的老师到哪儿去了?是家长们积极的送礼大赛吞噬了老师奉献的初心,还是老师们自我放逐于物质主义之流,任其肆虐侵蚀自己忘我的神经?也许谁都有错吧。家长们的错,在于不能给老师一份信任;教师一方,则是部分为师不尊、贪图财物、败坏师德,损坏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还教师节以“原味”,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只要我们能赋予一份信任和尊重,多数老师都会恪守职业道德。教师则应该严格加强自律,严守职业道德,将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学技巧、提升教学水平上。三尺讲台,不应仅是教书的阵地,更应成为育人的摇篮,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里播下正能量的种子,真正成为人生之师。
今年的教师节,请家长带孩子一起,由衷地对老师们道一声“谢谢,您辛苦了!”也请老师们真诚地还以一句“不客气,应该的!”让家长和社会送老师一份信任和尊重,让老师还以一份自律和责任,让教师节回归本色,让尊师重教之传统回归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