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明中提着两封松花皮蛋和糕点到李氏纸坊找造纸师傅,自称是到邛州西路去走亲戚,因路过狮子桥顺便来看望一下师傅。在向师傅表示了微薄的礼物后,师徒二人在交谈中,他几次想问“花药”等辅料的勾兑技术,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他们的谈话被冷眼旁观的张师爷发现,这师爷何等聪明,他眨了几下眼睛,从李明中的神态中判断出他今天来必有其事。便假意去招呼明中吃饭,将其叫到账房,关好房门,问道:“明中,你今天来纸坊找师傅,究竟有啥事?”
“我确实是走亲戚路过狮子桥,顺路来看望师傅的”。明中滴水不漏地谎称。
张启中便冒诈他:“你会造纸,听说你最近在哪里发财嘛?”
“我能发啥财啊?混口饭吃都不容易”。明中继续打着逛语。
师爷把手中的纸扇一甩,也油腔滑调起来:“你这人真他妈的不够朋友,连对我都不说真话!哎呀,你就是发了财我也又不给你借。”
李明中想,王瑞全的造纸坊就在鱼岩翻山过去不远的地方,张启中又是狮子桥的本地人,啥事都瞒不住他,他会不会听见了什么风声才对我说这番话的。既然被他看透了,我就只好赌一把,反正造纸坊又不是我的,今天即使没有学到技术,对我也没得多大的损失,于是把来意向张师爷露了个底朝天。
启中拍了拍他的肩:“哎,其实我早就看出你肯定是有事才来找师傅的。既然如此,你何不早告诉我?我好帮你想办法嘛。”
“你又不会造纸,能有啥办法”?李明中也探着他的底。
“你也不看一下我是哪个”!师爷用右手拇指尖指着自己:“我虽然不会造纸,但我可以问他们,他们敢不给我说吗?”
“他们只给你说,又咋会让我晓得呢”?明中装得十分憨厚的样子。
启中有些发火了:“哎呀,我说你咋这么傻啊?他们给我说的时候,你不会在侧边听吗?”
明中为了更有把握,就激他说:“你就不怕李继武晓得吗?”
“他晓得又能把我咋样”?师爷阴笑着:“我又不是偷他的钱,只是偷他点技术卖钱,我们兄弟之间能各自找钱有啥不好呢?当然你也要为我保密。”
“果能如此,那就多谢张师爷了”!明中认为火候到了:“你放心,我们自然会给你保密。”
张启中的两眼停止了眨动,紧紧盯着他:“那你们拿啥谢我?”
明中为难了:“这……我得问一下王瑞全,因为纸坊是他的。不过请你放心,我们不会亏待师爷的。”
“我凭啥相信你呢,谁知你们得到技术后给我兑不兑现呢”?启中要他当即给个数。
明中要师爷开个价,启中从袖筒中伸出三根手指,明中始终只伸出一根。两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明中表示:“这样嘛,我先答应给你利润的一成,具体的分成等我回去给王瑞全商量后再说。”
张启中便让伙房加了两个人的饭,中午特意邀请李明中在账房同吃,并叫造纸师傅作陪。师爷又对造纸师傅说李明中是他的远房亲戚,大家一起吃顿饭叙叙旧,还给大家斟上了“卢沟春”酒,喝了几杯后,他便问师傅“花药”这个造纸辅料的勾兑数量和方法。
师傅觉得奇怪:这张师爷平时除了算账和找女人外,从来都不过问造纸技术的事,今天咋突然当着李明中问起这个?因为李东家再三打过招呼,造纸技术是绝不外传的。他在心中转了几个圈子:“师爷,你晓得我这人嘴笨,说不清楚。”
“你平时咋做的就咋说嘛”!师爷再三要求他。
师傅不好公开拒绝张师爷,只好敷衍着随便说了几句:花药嘛,就是花药树的叶片,你把它磨细后,按每缸料的多少,横顺放上二、三两在纸浆里搅匀就对了。
李明中以为得到了真传,饭后兴高采烈地走出了纸坊。
张师爷把他送到门口:“你看我这人如何?该说话算话嘛。其实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你我二人还真是不谋而合!”
二人哈哈大笑。
张启中压低声音说:“不要忘了你给我的承诺啊!”
“这个自然”。李明中高兴地回答。
造纸师傅躲在后面听见他们二人的谈话,庆幸自己刚才没有把技术完全告诉他们。
李明中回到王瑞全的纸坊后,又花了好些时间按照师傅所说的方法才造出第一批纸,盖上“李氏纸业”的条印,在王瑞全的纸店销售。王瑞全知道纸的质量肯定不如李继武的纸,只好降价出售。
李明中经与王瑞全商量,决定给张启中毛利的一成。张师爷得此消息后,便企盼王瑞全能多造些纸,自己也能多得点外惠。他一个人在账房时,手指就不自觉地把算盘打得“噼哩啪啦”的响,眨着眼睛算计着王瑞全每锅料能造多少纸,他们应分给我多少利润?这样算来,全年的外惠就比李继武给我的工钱还多了,我就可以再找个比小金花还要漂亮的姑娘来玩,也好出一出在王丽琼家所受的那口窝囊气。
用纸户们用惯了“李氏纸业”的纸,晓得价钱一般都不常变。当听说今天的价格便宜了,便问王瑞全:“今天‘李氏纸业’的价钱咋便宜了呢?”
“便宜了不好吗”?王瑞全反问人家。
用纸户们:“便宜好啊!但过去‘李氏纸业’的纸不随便跌价,今天咋突然降了呢?”
“降价有降价的原因。至于是啥原因,我也不晓得,我们进的这批纸降价了,自然也就降价卖。你不要管他啥原因,只管放心购买就是了”。王瑞全模棱两可地回答。
用户们想:管他啥原因,降价就降价嘛!反正降价对我们有好处。于是买了一些纸回家去用,发现纸总是掉渣,质量确实不如往天的好。大家产生了疑问:这个纸真是“李氏纸业”的纸吗?便去找王瑞全,要他给个说法。狡猾的王瑞全反问他们:“你们说这纸能不能用?”
“总是掉渣,勉强能用”。用纸户们说。
王瑞全圆滑地说:“这就对了嘛,能用就行。我说你们这些人也真是的,管他哪个的纸,只要能用就好,价钱又便宜,能有这样的好事还不安逸吗?至于掉点渣嘛,我也不晓得是咋回事,最近李东家的纸都是这样,我一定把这事向他转达,要他提高质量。”
听王瑞全这么一说,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
随着李明中的纸在王瑞全的纸店销售得越来越多,王瑞全就向其他纸商介绍,他们也在王瑞全的纸店顺便进些纸来卖。
邛州有个好心的纸商知道这一情况后,仍然坚持去李继武的纸坊来进纸,他本想把这一消息告诉李继武,但因继武不在。他找到账房师爷张启中,想这账房也是李东家的二舅子,相信他能把话转给李东家的。当他悄悄把这一消息告诉张启中后,启中在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但他没有喜形于色。只在嘴上说:“兄台说的消息太重要了。难怪这段时间来我们纸坊进纸的人不多,原来是这样!我会把你这话转告李继武的。”
这个纸商离开时还再三叮嘱:“张师爷,你一定要把这消息转告东家啊!”
“这个自然,李东家是我的妹夫,我还会不告诉他吗”?张启中满脸笑容。
当天下午,张启中看见李继武时,对此事却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