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15|评论: 106

[原创]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还网民纯净网络环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3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无形的虚拟空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互动的快捷、个性化的使用方式、非中心化的文化特质等,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有益补充。但网络虚拟空间绝非一个乌托邦,其中大量不良言论、沉溺于黄色网站的青少年、匿名诽谤等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事件等,都在提醒人们:虚拟空间需要他律和自律的双重规范。

    所谓他律,是指源于虚拟空间外部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监督、管理和规范。虚拟空间的主体与现实空间中的同一主体并没有明确分界,虚拟空间中主体的行为与特征同样也会影响到现实空间中的事件进程。因此,对于虚拟空间必须建立一定的规则,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形成自治。而这种具备惩罚效力,保护大多数公民正当权益的规则就是法律法规。当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已颁布相关网络法规,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行为进行监管。这些法规多是基于已有的新闻法规等现实社会中的法律规范来对互联网中的信息内容和行为进行分类、分级的指导管理。在进行网络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这一新的、急迫的课题,加快新闻法规特别是网络法规的建设步伐,因为文明的进程要有法律的保障。

    他律的第二个手段是社会整体的道德评价体系。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为人们逃脱道德约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道德舆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寻求一种与网络特征相适应的方式。例如,可对某些发布不良言论者进行警告乃至禁止其进入该社区,并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而这些方法起作用的关键仍在于提醒公众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所谓自律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网站运营商行业内部自治。近日,北京千龙网等十四家网站发出文明办网的倡议书,唱响“八荣八耻”的主旋律,成为国内行业自治的范例。不过,要想真正实现文明办网这一目标,仍需建立一种行业内部常规行为的日常规范和保障其长效运行的机制,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倡议层面上。二是科技精英的技术管制。西方学者认为,由网络的技术特性带来的社会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科技的进步或完善。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开发出网络过滤软件,建立网络分级制度。三是网民的自律。这一途径是最有效最积极的,但也是最难以操作的。如果虚拟空间的主体每个人具备较高的辨识性、道德自律性,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必须利用各种方式,对网民进行培训。尤其是青少年,目前已成为上网大军的主力,但他们往往又是最缺乏自我控制和辨别能力群体。应将媒介素养等相关培训内容引入学校常规教育,以开设课程、讲座等方式来培育合格的青少年网民。

    在自律和他律之间,其实还存在第三种管理方式,即成立共同管理的咨询委员会、基金会一类机构。该机构可由运营商代表、网民代表、技术专家、法律顾问、政府代表等相关人员组成,共同达成某种协议对网络进行监管。此种方式可兼顾各方利益,了解各方现状,实现有效的平衡。目前国外已出现了这样的组织,如英国的网络观察基金会。在当前仍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背景下,我国可采用此种方式,以适时地引导与相对的监管来实现网络和谐。

    国际上通行“少干预,重自治”的管理思路,这可以保障网络原有的文化优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对于网络而言,无论是他律、自律,还是共同管理,实现规范运作、和谐稳定是其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更是网民、运营商、管理者内化于心中的标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回复,自己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100 发表于 2013-8-24 13:27
谣言是隐瞒的孪生子,没有屏蔽真相打压舆论之处,就少/没谣言,你看欧美发起过打网谣运动吗?台的谣言多还是 ...

不能说你不知道就是没有
给你说个案例:
美印多国四招严打网络谣言 屏蔽断网加立法宣传



2012年08月23日09:18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爆发流血事件后,社交网络和短信谣言导致超过30万人逃离居住地。图为阿萨姆邦的抗议活动。 [保存到相册]


  多国四招打击网络谣言
  蔽、断网、立法、宣传
  专题撰文:邢磊
  近日,印度南部城市“将对阿萨姆邦的移民进行报复”的谣言,造成了全国性恐慌,数以万计的东北部打工者从南部大城市逃回他们的东北部老家,事件被认为是1947年以来印度最严重的人口恐慌性流动之一。
  为制止谣言继续“发酵”,印度政府不得不颁发禁止短信群发15天的禁令。随后的20日,巴基斯坦内政部长马利克也表示,当局在开斋节期间可能随时中断手机通信,以防止恐怖袭击。
  而在去年,网络上曾传出“突发新闻:巴拉克·奥巴马遇刺,两处枪伤,足以致命”,最后证明不过是虚惊一场。
  在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网络谣言无处不在,网络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不稳定的社会形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各国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
  网络谣言后果严重
  平民、总统都可能“中枪”
  本报讯 在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网上的任何谣言,都会对目前的形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
  印度30万人恐慌转移
  从7月下旬起,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土著居民与穆斯林移民爆发大规模的流血事件,死亡人数超过80人,400多个村庄被毁,40多万人流离失所。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暴力事件爆发后,带有敌意的谣言和威胁通过社交网络和短信广泛传播,谣言称“将对阿萨姆邦人进行报复”,造成了数以千计的来自印度东北部的人恐慌,有超过30万人逃离了目前的居住地。
  2011年7月4日凌晨2时左右,名为“福克斯政治新闻”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让世人震惊的消息:“突发新闻:巴拉克·奥巴马遇刺,两处枪伤,足以致命”。
  美法总统也不能幸免
  随后,该账号又发布了更“惊爆”的消息:“奥巴马过世。大约45分钟前,他身中两枪,位于盆骨下部和颈部,枪手身份不明。” 两小时后,美国特勤处清理了消息源,福克斯新闻台当天夺回了被黑客入侵的“舆论阵地”。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也是网络谣言的受害者,2010年,法国媒体曾报道萨科齐和妻子布吕尼婚姻亮起了“红灯”,引起全球关注。最后法国情报部门不得不介入调查。
  对策1
  印巴:应急性关闭网络
  本报讯 尽管印度此前也出台了一些治理网络谣言的相关法律,但在大规模恐慌面前,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因此在报复谣言传出后,印度政府颁布了一道禁止短信群发的禁令,以防止误导和有潜在危险的信息继续传播。这个临时禁令将持续15天,其间印度人每人每次不得给超过5个手机号批量发短信。
  而巴基斯坦由于担心恐怖分子开斋节前夕可能在多个大城市发动袭击,巴基斯坦内政部长拉赫曼·马利克20日说,当局在开斋节期间可能随时中断手机通信,防止恐怖袭击。
  对策2
  欧美:立法治理网络谣言
  本报讯 欧美在治理网络谣言时,更多的是未雨绸缪通过法律手段来治理。
  美国在互联网方面制定了130多项法律,对包括谣言在内的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范,早在1991年就有关于网络谣言方面的案子。近年来,美国司法部门对网上造谣的惩处有加重的趋势,2006年,美国一女子因在网上被另一名女子称为“骗子”持续时间达十个月之久,于是起诉对方诽谤罪,获赔1130万美元,创此类案件的最高赔偿纪录。
  法国法律规定,制造网络谣言最高可被判处3年徒刑和4.5万欧元的罚款。德国早在1997年就在《民法典》和《刑法典》框架内逐步建立了涵盖11类法律的互联网法规体系,以规范互联网秩序。
  对策3
  俄罗斯:主动发布信息
  本报讯 近年来,俄罗斯信息产业发展很快,网民数量达到6000万,其中超过5000万网民比较活跃,目前已经超越德国成为欧洲网络第一大国。而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网民倾向于相信社交网站上的信息,而不是政府发布的信息。
  俄政府为夺回舆论阵地,着手在网络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上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引起网民关注,逐渐消除不信任感。俄罗斯总统普京呼吁开展“数字外交”,外交部已经在一些知名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梅德韦杰夫在去年国家杜马选举后,在个人主页上发表支持政府的言论,产生很好的效果。
  对策4
  德国:屏蔽违法网页
  本报讯 德国政府对“破坏国家民主秩序”的网络言论从不手软。目前,德国有权实施“网页内容审核”的政府部门主要有两个:一是内政部下属的联邦刑警局;二是家庭部下辖的“青少年有害媒体审核署”。
  2009年,德国政府先后199次要求谷歌公司提供网络用户资料或屏蔽特定网页,数量在全球仅次于巴西,其中94次要求谷歌在搜索结果中不显示特定网站,10次要求屏蔽“违法博客”。
  在2011年的英国骚乱中,暴徒通过社交网站和黑莓手机大肆串联,短时间内就把“锁定”的商家洗劫完毕,卡梅伦考虑今后再发生骚乱时,将关闭微博、社交网站和“黑莓信使”服务,以阻止骚乱者利用这些社交网络工具串联。


 楼主| 发表于 2013-8-24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100 发表于 2013-8-24 13:27
谣言是隐瞒的孪生子,没有屏蔽真相打压舆论之处,就少/没谣言,你看欧美发起过打网谣运动吗?台的谣言多还是 ...

不能说你不知道就没有
2012年8月23日搜狐网就报道了一则关于美国网络谣言的事情:
 2011年7月4日凌晨2时左右,名为“福克斯政治新闻”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让世人震惊的消息:“突发新闻:巴拉克·奥巴马遇刺,两处枪伤,足以致命”。
  美法总统也不能幸免
  随后,该账号又发布了更“惊爆”的消息:“奥巴马过世。大约45分钟前,他身中两枪,位于盆骨下部和颈部,枪手身份不明。” 两小时后,美国特勤处清理了消息源,福克斯新闻台当天夺回了被黑客入侵的“舆论阵地”。

而且果果都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511295519 发表于 2013-8-24 11:22
秦火火就遭了撒

每个网民都应该对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言行负责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511295519 发表于 2013-8-24 11:22
现在都不晓得网上那句是真的那句是假的了

如果每个人都是是负责人的人那么我们就可以相信,所以要加强自律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啊 发表于 2013-8-24 13:54
虚拟空间的主体与现实空间中的同一主体并没有明确分界,虚拟空间中主体的行为与特征同样也会影响到现实空间 ...

同意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拟空间需要他律和自律的双重规范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