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川剧“四大名旦”指黄金凤的四个弟子杨素兰、杨双兰、林金桂、刘芷美。
周企旭
黄金凤(1850~1909) 男,本名少泉,自号“青台金凤”,四川中江县人。光绪初年即在川北一带颇有名气,后至成都自建戏班演出。他以嗓音清亮,唱腔新奇,讲白幽默,表演灵活而闻名于世,擅长青衣、花旦戏。能饰演《金钗钿》、《檄文诏》、《丑洞房》等剧目中不同性格的女性,有“文行泰斗”、“成都第一名旦”之誉。代表剧目如《琵琶记》、《洪江渡》、《春秋配》等。他跷工极好,善创绝活。例如在《龙凤剑》一剧饰演“村妇”被“比干”(常为周名超等名家配演)碰倒于地时,能表演顺势将跷鞋抛至高空,落下来恰好挂在台边木狮耳朵上的绝技。由于他技艺出众,久负盛名,时人以“成都三绝”赞叹之。例如民国初诗人刘师亮《成都竹枝词》载:“钟晓帆书入世评,刘安全相使人惊,青衣花旦黄金凤,三绝而今尚有名。”陈秋舫1934年出版的《梨园感旧录》评价他“为伶界文行之泰斗,今享有盛名之花衫、青衣,皆出起流派。初居西昌书院,收徒罗群豸受心法,人以黄妈呼之。然一笑一颦,得之者皆可成为绝技。”他曾于光绪二十年(1894)自营“宾乐班”, 聘请过不少名角在该班习艺演出。他一生艺徒众多,曾培养出一批杰出的川剧旦角表演人才。他的弟子杨素兰、杨双兰、林金桂、刘芷美当时被称为“黄门四大名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