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檐村:以“三引三带”为抓手,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蓬溪县高升乡阶檐村第一书记 段尚辉 file:///C:\Users\admin2\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E53.tmp.jpg 以易地搬迁聚居点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长线产业杂柑基地建设 file:///C:\Users\admin2\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E54.tmp.jpgfile:///C:\Users\admin2\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E65.tmp.jpg file:///C:\Users\admin2\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E66.tmp.jpgfile:///C:\Users\admin2\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E67.tmp.jpg 图为:“农民夜校”实践课培训教学现场 蓬溪县高升乡阶檐村总耕地面积1314亩,共有8个村民小组,农户225户828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162人,贫困发生率19.56%。按照县乡统一部署,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紧围绕“村摘帽、户脱贫”的目标任务,从长远着眼,向实处着力,创新开展以“三引三带”为主要内容的扶贫攻坚先锋示范行动,群策群力绘蓝图,携手共进谋发展,加快了阶檐村脱贫奔康步伐。 一是引强项目,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阶檐村充分利用气候、劳动力、市场等优势,按照“培育主导产业,引进主打品种”的思路,发展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水果种植产业,采取“农户+蓬溪县阶檐种植专业合作社+中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模式,签订生产销售合同,按股分红。目前,已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发展核桃、杂柑种植250亩,规划建设优质李子种植200亩,预计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带领村民找到了脱贫致富新路子。 二是引深教育,创新开办“农校”带领村民自主创业。 充分利用结对帮扶部门工作和资源优势,与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等单位密切联系、协调配合,以创新开办“农民夜校”为依托,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将教室“搬”到村民院坝、田间地头,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学习掌握种养殖业专业技术,推动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2016年以来,积极联系驻村农技员共同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种养殖业专业技术培训20余场次,培训培养350余人次,进一步激发了村民自主创业热情,增强了自我脱贫能力。 三是引新理念,加快易地搬迁聚居点建设带领村民共谋发展。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扶贫理念,以易地搬迁聚居点建设为契机,提前谋划部署、细化工作举措,将易地扶贫移民搬迁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紧密结合,为实现“宜居宜业”同步推进、互促共赢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探索实践。按照“三保障”和“一超六有”要求,阶檐村实行易地移民搬迁37户,其中分散安置22户,集中安置15户。按照乡党委政府前期规划,村党支部结合聚居点周边环境,计划在集中安置点附近发展杂柑100亩、李子200亩的水果种植基地,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分享经营性红利,还可就近在水果种植基地里打工增收,确保了村民“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以创新发展理念和务实行动凝聚起阶檐村同步奔康的强大合力。
|